魏復中

魏復中

魏復中(~),革命烈士,益都縣(今青州市)東聖水村人。出生於地主家庭。幼讀私墊。興辦學堂後在本村任教。1924年,侄魏玉聰在縣城之省立甲種農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他遂得閱讀《唯物史觀淺釋》、《社會科學講義》、《新青年》等進步書刊,逐步有了參加革命的要求。同年11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州團支部書記王元昌等常到東聖水宣傳馬克思主義,他負責召集農民。1925年1月,中共青州支部成立,他轉為黨員。在本村發展黨員,建立東聖水黨支部,任書記,並積極發展農民協會和童子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復中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8
  • 逝世日期:1926
  • 字號:字心齋
  • 性別:男
人物簡介,革命播火,

人物簡介

自編歌謠向農民宣傳:“我們種麥子,人家吃白面,還把白面嫌;我們種稻子,人家吃乾飯,還嫌於飯不香甜;我們忙養蠶,人家穿綢緞,還嫌綢緞不美觀;人家享富貴,我們流血汗。大家聯合起來呀!打倒土豪劣紳和貪官!”農忙時,他常將家中僱工召到桑園,或召田間僱工到樹蔭,宣傳革命。並利用農閒辦平民學校,平時教學生唱革命歌曲,常於星期天帶童子團去附近村莊演唱。1926年7月,中共青州支部改組,他當選宣傳委員,10月兼東聖水村黨支部書記。常派其弟或女兒代替上課,自己外出宣傳,櫛風沐雨,不避艱險。曾在益都火車站鈴木繅絲廠對工人進行反帝愛國教育,日本人見他演說滔滔,聽不懂,就向工頭查問,幸得工人掩護,免遭不測。1926年母故出喪,他強忍悲痛,站在棺材罩架上當眾宣傳:“農民要聯合起來,反對封建束縛。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此時軍閥混戰,張宗昌督魯,生民塗炭。他到處奔波,號召革命,民眾不甚理解,說他是“瘋子”。1926年秋病故,青島等地黨組織舉行追悼會。早期革命活動家羅章龍對他有深刻印象。

革命播火

在山東現代革命史上,位於古城青州的東聖水村曾經聞名全國,眾多進步青年前來學習參觀,被時人譽為“紅色莫斯科”。東聖水村當時成立了山東較早的農村黨支部,發動民眾開展反帝反封建運動,為黨的早期發展培養了一批骨幹力量,而其創立又與第一任黨支部書記魏復中密切相關。
魏復中(1878-1928),字心齋,益都縣(今山東省青州市)東聖水村人。出身書香門第,父親魏嵋是清末應試落榜的舊知識分子,但思想比較開明,追求進步,曾參加過興中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積極支持擁護孫中山推翻清王朝和討袁等鬥爭。魏復中幼讀私墊,受其父影響,接受新思想較快,後在本村新辦學堂任教。1919年7月,益都第十中學學生馬懷忠因參與抵制日貨運動,遭到日本士兵逮捕。日軍的暴行以及官府的無能,使附近的農民恨之入骨。魏復中父子等遂聯合了東聖水、十里廟等數村的農民,帶著乾糧,進城找縣長請願。他們一致提出:立即電呈省府與日寇交涉,不把學生放回決不解散。請願持續了5天多時間,最後,在民眾的壓力下,馬懷忠終於被釋放。1920年秋,魏復中同父親與黨的創始人之一王盡美、鄧恩銘建立了聯繫,參加了山東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對共產主義有了初步認識。他從中逐漸認識到社會主義革命比舊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從而逐步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把救國拯民的希望寄托在共產黨身上。1922年5月1日,他化名“滕沛昌”與王用章一起受命代表山東赴廣州參加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回鄉後即大力宣傳共產黨的反帝反封建主張。由於魏嵋與鄧恩銘的叔父、益都黃澤沛縣長私交甚好。因此,經常來當時位於益都的省立第四師範和省立第十中學活動的鄧恩銘、王盡美也多次到魏家去,魏復中得以接受到更系統的共產主義理論。1924年,侄魏玉聰在縣城之省立甲種農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回家時總帶一些進步書刊學習。他遂得閱讀《唯物史觀淺釋》、《社會科學講義》、《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堅定了參加革命的決心。同年11月,經魏玉聰引薦,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州團支部書記王元昌等常到東聖水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就負責召集農民,幫助宣傳。
1925年1月,中共青州支部成立,因魏復中的優異表現,轉為中共黨員。時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掀起的大革命高潮震撼全國,魏復中出於對本村地主陳大頭的憤恨和對傳統教育制度的不滿,為建立向農民宣傳革命道理的陣地,遂將其把持的村私塾奪了過來,毅然攆走了當時的教書先生,開辦了東聖水村平民學校,由他任教員,吸收貧苦農民孩子免費入學。開始時,他教學生學《三民主義》,講解“節制資本”、“平均地權”、“實行耕者有田”的主張。後與兩個弟弟根據農村訊息閉塞和農民多不識字的特點,編寫了以宣傳革命道理為主要內容,又能認字、學文化的新穎、簡明、易懂、易記、易傳唱的《平民千字課本》。
魏復中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和政治遠見,他認為中國是個農業國,農工階級主要是那些農民,農民不解放,等於我們的國民不解放。因此,魏復中除組織學生學習外,還經常利用晚上時間,深入附近各村,宣傳形勢,講解時局,向農民灌輸革命道理。
魏復中由於革命性強,工作熱情高,在黨內和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也引起了中共山東地區執行委員會的重視。1925年10月,山東地執委書記鄧恩銘和全體領導成員還在聖水村魏家召開地執委擴大會議,對魏復 中提出了表揚。魏復中對革命認真負責,盡責盡職,往往達到常人不易理解的程度。1926年母故出喪,他強忍悲痛,站在棺材罩架上當眾宣傳:“農民要聯合起來,反對封建束縛。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魏復中夏天戴的葦笠上也寫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口號,隨時隨地向民眾宣傳。當地的許多工農民眾,見他如饑似渴地宣傳革命,都說他對共產主義入了迷。在魏復中的宣傳鼓動下,東聖水的農民民眾覺悟了,益都城裡的工人民眾覺醒了,青州學校的學生運動也更加活躍起來。東聖水村一帶,在魏復中的引導下,很快發展了一批黨員,於1926年成立了以他為書記的東聖水村黨支部。他還在當年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工作部署要求,成立了村農民協會和童子團,兩個組織的人員各發展到30多人。青州地區尤其是東聖水村附近的黨的活動蓬勃開展起來後,在全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受到許多人,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敬仰。1927年7月,中共青州黨支部改組,魏復中被選為宣傳委員並仍兼村支部書記。1928年10月,不幸因病去世,時年50歲。噩耗傳開,四里八鄉的民眾都忍不住痛哭失聲。他的逝世也引起了上級黨組織的重視,濟南、青島等地的黨組織都為他召開了追悼會。
值得一提的是,魏復中一家為名副其實的革命之家,全家傾力資助支持共產黨。除了魏復中外,魏嵋的其餘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孫子和兩個孫女都先後參加了共產黨或社會主義青年團,共有9名親屬為革命獻身,為山東早期共產黨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後人曾把魏氏一家與廣東農民運動的領導者彭湃並稱,謂為“南有澎湃,北有魏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