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介紹
魏家坡民居位於洛陽市區北5公里,連霍高速公路洛陽西站西北0.5公里處。魏家坡民居建於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是魏氏家族興盛時期建造的官宦住宅。現存建築面積25500m2,房屋248間,院落窯洞26孔。宅院青磚瓦舍,布局對稱,院內主僕、水路分明,房上有五脊六獸、獅子海馬等裝飾,宅院內保存有大量木雕、磚雕、石雕及匾額等工藝美術品,展示了清代民間建築的藝術風格。
魏家坡民居修建在清朝強盛時期,建築規模,布局、風格相對比較完整,在豫西地區較為少見,其時代風格、藝術特徵為研究清代中層官宦之家私宅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具有一定的歷史和利用價值。2006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魏家坡已三百六十多年歷史。明末清初,這裡東有土樓,南有婁家溝,西有李家圪垯;天祿公遷來時,住在李家圪垯北邊三孔窯洞內,人口不足十口,沒有土地,經過數十年的開墾,擁有了大量的土地,人口發展到上百口,人財兩旺。賑災舍茶,慈善為人,在當時名揚四方。定名魏家坡,後稱衛坡村。
衛坡村現在隸屬孟津縣朝陽鎮,總面積 2.25 平方公里,本村三面環溝,由西北向東南與瀍河交匯,包圍著衛坡村,山明水秀、四季分明、環境優美,屬北溫帶氣候。北面是北魏孝文帝陵。也是後周、北宋時,輔佐兩朝宰相魏仁溥的園林——魏氏池館,魏宰相在池館內培育出一代名花“魏紫牡丹”,栽培至今。村裡有古民居、靠山窯院、簸箕式窯院、天井窯院等 62 所;清代庭房建築現存 248 間,坑窪不平殘缺的青石板路貫穿東西,兩側是古建築,宅院內保存大量木雕、磚雕、石雕及匾額,它展示了清代民間建築的藝術風格,對研究清代建築藝術、社會發展、傳統文化、旅遊觀賞具有重要價值。
魏氏池館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如果有一個人在一個朝代為相,輔佐過兩三位皇帝,那不足為奇;如果一個人在不同的朝代為相,輔佐過“兩家”的皇帝,恐怕還僅此一人。此人姓魏名仁溥。他原為後晉樞密院刀筆小吏,後力助郭威“黃袍加身”,建立後周,他自己也一路飆升,位居宰相。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大宋,他又在相位上“堅持”了四年。魏宰相在洛陽有一處私家園林,人稱“魏氏池館”,位於今邙山腳下衛坡村。該館“甚大”,有山有水,看景要“登舟渡池”,也應該算得上名園。據說,魏宰相一生酷愛牡丹,已在池館中栽植不少,但只要聽說哪裡的牡丹好,還要不惜重金買回。一天,有一個砍柴人從洛陽壽安山中挖回一株野生牡丹,開紫花,十分耀眼,在街上叫賣。魏宰相正巧碰到,出五十金買之,栽在池館,慢慢培育出一代名花“魏紫”。古籍記載,有云:“魏紫,花後也”,“人有數其葉者,雲至七百葉”。魏家有名花的訊息就像魏宰相“金屋藏嬌”一樣引起人們極大興趣,花開時節,魏氏池館人滿為患。老先生一琢磨,乾脆賣開了“門票”。據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載“花初出時,人有欲閱者,人稅十數錢,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數緡”。魏老先生一不小心開了賣票的先河。
魏家坡景區內種有各色品種的牡丹可以供您欣賞體會,特別是姚黃牡丹,株形直立,枝條細硬,花蕾圓尖,花型狀如皇冠,花朵高聳豐滿,色澤純淨高雅。或嫩黃,或深黃,或金黃,其形婷婷玉立,其花光彩照人,其香沁人心脾。
古民居
衛坡古街,又稱老街,全長186米,依地勢而建,面南背北、東高西低蜿蜒而上如龍盤臥,古街地面由青石鋪就,歲月的腳步把每塊青石打磨的光滑發亮,就像龍體上閃閃發光的鱗片。古街被兩旁宅院的牆體形成封閉的胡同,而東西出口各有一棵百年老槐樹,東邊的因酷似龍頭被成為“龍頭槐”,西邊的自然而然的被叫做“龍尾槐”。
宅院坐落於古街兩旁,北邊稱魏家北院,南邊稱魏家南院,南北院各自獨立又通過古街相互依存統一成為整體,“院內有院,院中套院,院院相連,院院相通”是它最大的特點。如果說獨立的宅院就像一座宮殿,那么連在一起的宅院就是一座迷宮,幾百間房屋形狀各異,大小不同,錯落有序。魏氏古宅現有16所宅院,古街北邊有9所宅院,南邊有7所宅院,北邊的是三進院,南邊的多是五進院,人們習慣稱為三宅五院。
三宅五院連在一起共有房、廊、廳、堂567間,其規模弘大,猶如北京故宮的濃縮,人們常尊稱魏氏古宅為“民間故宮”。宅院從西往東呈階梯狀依次升高,每一所宅院的大門前都砌有台階,台階數量要與主人身份官位相符---官位越高,台階越多。
古民居周圍分布著12處清代窯院,種類齊全,構築巧妙精緻,堪稱地下宮殿。古民居內的窯院有三種形式:靠山窯、簸箕窯、天井窯(俗稱地扎窯),是魏氏家族興旺初期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與古宅遙相相呼應的是魏氏祠堂,一座南祠堂一座北祠堂。南祠堂叫衛族祠堂,北祠堂叫魏氏祠堂,魏氏祠堂早於衛族祠堂。雖然兩個祠堂的魏(衛)字不一樣,卻是一個家族,供奉的是同一個祖先。
看魏氏古宅不得不看“三雕”:磚雕、木雕和石雕。宅內磚雕極為豐富,大者幾米見方,小者一尺不足。在磚厚度不足二寸的有限的範圍內,或立體鏤空,或平面浮雕,把各種人物舉止表情,花卉的紋理脈絡,動物的神態造型雕刻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且巧妙的融合於自然環境。木雕是魏氏古宅的精華。將古宅的講究表現的淋漓盡致,幾乎每一幢房子的屏門、格扇、樑柱、走廊、屋檐都有木雕,特別是門窗的木雕,層次豐富,主題突出。宅內的石雕也同樣豐富多彩,圖案清晰逼真,線條勁挺有力,構圖生動自然,造型質樸渾厚,雕刻粗獷大氣,寓意吉祥美好,生活氣息濃厚。
傳統小吃
小街鍋貼
據傳,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喪事剛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賀新春,不思茶飯。午後獨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氣飄來,頓感心曠神怡,便尋著香氣走到了御膳房,但見御廚正將沒煮完的剩餃子放在鐵鍋內煎著吃,看到太祖進來大氣不敢出。這時太祖幾天也沒好生進補,此時香味勾起了食慾,就讓御廚鏟幾個嘗嘗,這一嘗不要緊,直覺得焦脆軟香,煞是好吃,一連吃了四、五個。後問這叫什麼名子,御廚一時答不上來,太祖看了看用鐵鍋煎的餃子就隨口說那就叫鍋貼吧。正月庚午十一太祖到迎春苑宴會射箭,宴請大臣時讓御廚做了這道鍋貼賞給大家享用,御廚們從口味到外形加以改進,眾臣食後倍加讚賞。後來這道鍋貼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又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研究和改進,最終成為今天的鍋貼。
“小街”牌鍋貼是馳名中原的特色小吃,2007年列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特點:一包汁、一團餡、一張皮,造型美觀、色澤透亮、外焦里嫩、灌湯利口、焦脆軟香。
魏家水席
魏家水席與洛陽水席同出一脈,是洛陽水席的一支,流傳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魏家水席與洛陽水席相比更大眾化,更平民化,更具地方特色,更突出地方風味,也更適合平民百姓,可根據自家經濟實力,隨意調整,可豐可儉可貴可賤,但不管豐儉貴賤,做工不變,程式不變,味道不變,這也是魏家水席長久不衰,深受百姓喜愛,享有極高聲譽的根本所在。魏家水席是老百姓的水席。
魏家水席就地取材,因材而做,因人而做,既有名貴高檔的食材,也有普通常見食材。但多數食材為農家自產自用的,需要購買的也就是各種調味品和農家不能自產的東西。如水席主要原料的豬肉、雞肉都是農家自養現殺的,扁垛丸子都是是農家自產的紅薯粉加工的,蔬菜是農家自種的,米麵更是農戶自磨的。
魏家水席最注重用湯,所有湯菜都是用老湯做成,所謂老湯就是用大肉,骨頭、母雞、火腿、菌類以及各種調料燉煮後過濾而成。其湯清澈透亮,味道鮮美,香氣四溢。
魏家水席延續洛陽水席24道菜的傳統標準,魏家水席可以用16個字高度概括。這16個字是:“酸、辣、鹹、甜,“冷、熱、葷、素”,“稀、稠、焦、軟”,“蒸、炸、燉、炒”。
魏家水席的24道菜,有8個冷盤,8個熱菜,8個湯類。冷盤精緻美觀,熱菜味道濃郁,湯類甜美鮮香。
漿麵條
據說清朝末年洛陽一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漿,隔了數日,發現豆漿發餿變酸,倒了捨不得,遂胡亂丟些菜葉,熬成糊狀,一吃味道鮮美,後來家家效仿。舊社會洛陽窮人多,一般人家買不起麵粉。常常以菜代面。花個三五分錢上街舀兩瓢酸漿,回家做漿飯。切少許蘿蔔絲或白菜葉下鍋,待漿起沫後勾點麵粉,稠稠的,謂之“挑漿飯”。若再下點小米,謂之“漿米氣兒”。每到飯時,滿院飄香。孩子們聞到漿味兒,興奮異常。三碗兩碗,風捲殘雲。若此時家中來客,漿飯招待,那比請他吃大魚大肉還過癮。當然一般小康之家做漿麵條兒講究了:白麵條、芹菜、大綠豆、(或油炸花生米),再佐以韭菜花或辣椒油,綠白紅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饞蟲給勾了去,“剩漿麵條兒”是漿飯中的上呂,民諺云:“漿飯熱三遍,拿肉都不換”可見其魅力。
糊塗面
糊塗面是洛陽頗具地方特色的漢族小吃。以前,淇縣農村經常吃一種飯食,名曰:糊塗面。南方的米,北方的面。麵條是朝歌人喜歡吃的飯食,但那時候糧食緊缺,尤其是細糧更缺。人們吃麵條的時候,就是在鍋里先放些玉米面、小米之類的粗糧,再加一些乾菜、薯乾、紅蘿蔔條之類的東西一起煮熬,煮至九成熟,下入少量的麵條,熟了,就是糊塗麵條。這樣,雜七雜八、糊裡糊塗一大鍋,既省細糧,又好吃,又擋飢,又有營養。
景區特色
照相館
魏家坡照相館,穿上古裝游魏家坡,你就是風景!來到魏家坡,必須要到照相館看一看,穿上一身古裝仿佛回到了過去的時光,在這裡可以租一身衣服在景區拍照。
景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