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閣(魁星閣)

魁閣(魁星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魁閣即魁星閣。魁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奎星的俗稱。奎星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28宿主一,即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樞,也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中國民間信仰認為魁星是主宰文運之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魁閣
  • 別名:魁星閣
  • 拼音:kuí gé
  • 注音:ㄎㄨㄟˊ ㄍㄜˊ
  • 意義:乞求保佑金榜題名
  • 相關人物:魁星
詞語解釋,讀音,簡介,社會學中的魁閣,

詞語解釋

猶高閣。 元 范梈 《寄題集賢周司直悠然閣》詩:“ 番陽 東下萬山圍,魁閣崢嶸面翠微。”

讀音

拼音:kuí gé
注音:ㄎㄨㄟˊ ㄍㄜˊ

簡介

魁閣,即魁星閣。魁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奎星”的俗稱。“奎星”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28宿主一,即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樞,也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後世被稱為主宰文章興衰的神。最初在漢朝緯書《孝經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說,後世遂建奎星閣(樓)並塑神像崇祀。清·顧炎武《日知錄·魁》:神像“不能像魁,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斗”。故,魁星神像頭部紅髮綠面像鬼;一腳向後翹起,如“魁”字的大彎鉤;一足立於螯頭、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間的“斗”字;一手執筆,意謂用筆點定中試人的姓名。加之“魁”有“首”之意,“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也由此而出。魁閣(樓)為文廟(孔子廟)配屬物,“春秋仲日上丁致祭”,“州縣官行釋奠之禮”(春秋仲日上丁致祭,也稱丁祭或祭丁,即每年陰曆二月和八月上旬第一個丁日祭祀孔子。該制始於唐代,見《太平御覽》535卷《拜奠》引《唐六典》。)。科舉時代,凡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者都虔誠崇拜魁星,乞求保佑金榜題名。所以,全國各地均建有魁星閣(樓),且明朝時期最為盛行。
易門縣建魁星閣始於唐之夔任易門縣知縣的明萬曆二至五年(公元1574至1577年)間,現存魁閣(位於龍泉鎮西門行政村西門村1號,縣政府辦公樓旁。)則於姜其垓任易門縣知縣的康熙三十至三十四年(公元1691至1695年)建成,清·道光七至二十一年(公元1827至1841年)進行過修整。之後,也不乏進行過多次的修整。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內部陳設全部拆除,其真實功能完全消失,但是仍然基堅架穩,流光益彩,風華依舊。
2001年8月3日,易政發[2001]24號檔案《易門縣人民政府關於將靜樂庵、龍泉大寺等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決定》,魁閣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學中的魁閣

指的是本世紀40年代在中國銀行的資助下,費孝通先生與燕京大學合作建立的社會學研究室。後為躲避日軍轟炸,研究室遷至昆明東郊呈貢縣古城村的魁星閣上,後來即被稱為“魁閣”。“魁閣”的研究工作以吳文藻先生所倡導的實地社區研究為方針,從一些尚未受到近代工商業影響的農村開始,進而至農村手工業,直至近代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也許是偶然的巧合,當時聚在魁閣中的成員,以他們出色的成績使魁閣名符其實,事實上,魁閣當時的工作風格和學風,大體可以說是早期中國現代學術集團的一個雛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