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魁閣

古城魁閣位於呈貢縣古城社區的魁閣,是中國社會學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該建築為三重檐四角攢尖土木結構,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建,2003年又行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城魁閣
  • 位置:呈貢縣古城社區的魁閣
基本簡介,相關介紹,

基本簡介

古城魁閣位於呈貢縣古城社區的魁閣,是中國社會學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該建築為三重檐四角攢尖土木結構,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建,2003年又行重修。

相關介紹

古城,漢代置益州郡時為谷昌縣呈貢鎮(城),大理國時期,岳候高智升遣土官伽宗在此築城(土城),故名伽宗城。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呈貢縣,縣治亦在此。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因伽宗城廢舊倒塌而奉命遷建今縣城。這裡人傑地靈、民風純樸,明末清初曾出了一位譽滿江南、著有《南來堂詩集》的高僧讀徹(趙蒼雪)。抗日戰爭時期,從1938年到1946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主持的雲南大學社會系研究室曾設魁閣。專家學者、文化名人陶雲逵、張之毅、許烺光、谷苞、田汝康、胡慶鈞等在此探索研究中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他們深入呈貢、祿豐、易門、玉溪等地調查,費老著有:《祿村農田》、《易村手工業》、《玉村農業和商業》,尤以1943年費孝通赴美講學翻譯改寫的《鄉土中國》和《雲南三村》成效顯著;費老詼諧地追憶說:“這是魁閣的成果”,並深情地感慨道:“雲南(實指呈貢)是我學術生命、政治生命和家庭生活的新起點。所以,我把雲南(實指魁閣)當作我的第二故鄉”。該項文物作為記載著抗戰時期我國許許多多大專院校從內地被迫輾轉南遷昆明的史實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等一批專家學者在呈貢魁閣進行社會學研究,形成的中國社會學研究“魁閣精神”的實物載體所承載的歷史人文等重要價值,呈貢的“魁閣精神”一詞,是中國社會學者及相關外國學者實地考察後所追崇並公認的學術研究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