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蒿

魁蒿

魁蒿(拉丁學名:Artemisia princeps Pamp)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側根多;根直立或斜上長,葉面深綠色,無毛,花期葉萎謝; 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圓錐花序;花序托小,花冠狹管狀,花柱伸出花冠外,兩性花,黃色或檐部紫紅色,瘦果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果期7~11月。染色體2n=34。模式標本采自中國華北。

分布於中國北部、東部、西南部和西部各省區。魁蒿民間入藥,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逐寒濕、理氣血、調經、安胎、止血、消炎的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魁蒿
  • 拉丁學名:Artemisia princeps Pamp.
  • 別稱:五月艾(內蒙古、江蘇、廣西、雲南)、端午艾、黃花艾(廣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春黃菊族
  • :蒿屬
  • :魁蒿
  • 分布區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快培技術,藥用價值,現代研究,化學成分,藥理研究,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粗,側根多;根狀莖直立或斜上長,直徑3-7毫米,偶有營養枝。
莖少數,成叢或單生,高60-150厘米,紫褐色或褐色,縱棱明顯,中上部以上分枝,枝長5-10厘米,斜向莖端;莖、枝初時被蛛絲狀薄毛,後莖下部毛漸脫落無毛。
葉厚紙質或紙 質,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 深裂,每側有裂片2枚,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再次羽狀淺裂,具長柄,花期葉萎謝; 中部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4-8厘米,羽狀深裂或半裂,偶有全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疏離或緊密,中央裂片通常較側裂片大,而側裂片中基部裂片通常較側邊的中部裂片大,先端鈍或尖,不再分裂或每側具1-2枚疏裂齒,葉柄長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上部葉小,羽狀深裂或半裂,每側有裂片1-2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具短柄;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橢圓形或披針形,近無柄。
頭狀了翻字多數,長圓形或長卵形,直徑1.5-2.5毫米,無梗或具極短的梗,密集,下傾,基部有細小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穗狀或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較小,卵形或狹卵形,背面綠色微被蛛絲狀毛,邊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圓形或橢圓形,背面微被蛛絲狀毛,有綠色中肋,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圓狀倒卵形,半膜質,邊緣撕裂狀;花序托小,凸起;雌花5一7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4-9朵,花冠管狀,黃色或檐部紫紅色,外面有疏腺點,花葯線形,頂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具睫毛。
瘦果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海拔或中海拔地區的路旁、山坡、灌叢、林緣及溝邊。

地理分布

產遼寧(南部)、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日本、朝鮮也有。

快培技術

愈傷組織的誘導
切取魁蒿幼嫩莖段,現在如有洗衣粉的洗滌液中漂洗10分鐘,再在自來水中沖洗1~2小時,然後在超淨工作檯上用75%的酒精消毒1分鐘,0.1%的升汞表面消毒5分鐘,最後用無菌誰沖洗5次,用刀切成帶有1個側芽的莖段,接種於培養基中,培養7天后,莖段開始膨大,叢基部切口處形成淺黃綠色愈傷組織。15天后愈傷組織開始生長,並變得疏鬆易碎。再過15天后繼代到培養基上,愈傷組織進一步生長,長勢良好。以後每隔28天繼代一次,可獲得大量愈傷組織。
芽的誘導與增殖
接種的培養基上代葉芽莖段,7天后葉芽啟動,15天后長處小芽,底部長出淺黃綠色愈傷組織。30天后新亞長成4~5厘米長的芽苗。將上述芽苗叢原莖段上切下或帶葉芽的莖段,轉接到新鮮配置的芽繁殖培養基上,促使幼莖長出更多的芽苗。將初代培養的試管苗切割成帶芽莖段,接種與培養基中,約7天后枝條基部形成綠色愈傷組織突起,20天后葉腋出現叢芽,芽叢數≥3的試管苗約占80%。多次繼代後,不僅生長隨繼代數的增加而增快,增殖率也會逐漸增加。
誘導生根及移栽
將較健壯的無根苗分成單株,取出基部的愈傷組織,接種在培養基上,1周后苗部分畫出不定根,20天后生根率達90%,待根長至2~3厘米時,將試管苗瓶蓋打開,室溫下(20~30℃)煉苗3天后,吸取根部瓊脂,移栽至盛泥碳土的花盤中,每周1/2MS營養液,保持75%以上的相對濕度,成活率大80%以上。

藥用價值

民間入藥,作“”(家艾)的代用品。艾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製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
魁蒿葉:辛、苦,溫。解毒消腫,散寒除濕,溫經止血。用於月經不調,經閉腹痛,崩漏,產後腹痛,腹中寒痛,胎動不安,鼻衄,腸風出血,赤痢下血。
藥名:魁蒿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魁蒿的全草。
功效:祛風除濕、調經安胎。
主治:治產後腹痛、月經過多、胎動不安、子宮出血、風濕症風寒濕邪、留滯經絡、阻痹氣血、肢節酸痛、遊走不定或痛有定處、苔薄白脈浮緊。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克。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按葉油素、側柏酮、側柏醇、倍半萜滯等。

藥理研究

⑴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
魁蒿ArtemisiaprincepsPamp.的全草提取物用於治療炎症、腹瀉和許多循環失調疾病,如月經失調、血尿和痔瘡。現發現它對體外培養的人腫瘤細胞系具有顯著的細胞毒性。由細胞毒性。
由細胞定向分離程式結合SRB(磺基鹼性蕊香紅-B)法(是美國NCI當前所採用的最流行的藥物抗癌活性初篩法)叢魁蒿中分離出4種細胞毒活性成分,可在體外對抗5種培養的人腫瘤細胞系:A549,SK-OV-3、SK-MEI-2、XF498和HCT-15。
乾燥植物(1.2kg)用甲醇室溫提取7天,濃縮提取液得到糖漿狀物質或(150g)將其混懸在H2O中,維之分別以CH2Cl2和ErOAc進行分配萃取。叢CH2Cl2萃取部分分離出下列活性成分:yomogin(1,170mg),jaceosidin(1,24mg)金合歡素(II,24mg)和芫花素(IV,20mg)。
與化合物連續解除48小時之後,所有的試驗腫瘤細胞的增生都收到顯著抑制,尤其是I,可強烈抑制每種試驗腫瘤細胞的增生。
⑵治療敗血症
叢魁蒿中分離得到的桉烷型倍半萜內酯-Yomogin可抑制細胞內一氧化氮合成酶及氨基糖脂酶活性。從而減少一氧化氮含量,抑制體內循環系統敗血症的發生。對桉烷型倍半萜內酯的生物活性及藥理研究的深入,可成為治療內毒素敗血症及相關炎症的新型藥物。另外,魁蒿揮髮油可抑制疾原真菌柄具有較強的化感(Allelopathy)作用,有成為生態型生物農藥的開發前景。
⑶抗瘙癢研究
抗瘙癢藥含有魁蒿(Artemisia prin-ceps Pampanini)的提取物,它可極有效地預防腎衰竭或肝膽疾病易發的瘙癢。例:在四月的最後10天裡,採集魁蒿的葉和莖,用水洗,陰乾3~4天。乾品(50g)用水(2L)煮20min,放冷過濾,濾液為液態濃漿(500ml),含有K43.8mmol/LCl 11mmol/L,Ca0.335mmol/L,Fe2.2mmol/L,Cu4.9μg/L,Mg0.38mg/L,澱粉酶0.8SU/L。濃漿用溫水稀釋為1500ml作為洗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