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片名:鬼磨坊
更多中文片名:克拉巴特
更多外文片名: Крабат.....Russia
影片類型:奇幻\劇情
片長:120 min
國家/地區: 德國
對白語言 :德語
色彩:彩色
級別 :Germany:12
製作成本:€10,0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2006年10月2日 -
攝影機: Arricam ST Arricam LT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膠片長度:3.279 m
職員表
編劇:
Michael Gutmann ....writer
馬可·科因茨沛恩納 Marco Kreuzpaintner ....writer
原創音樂:Annette Focks
攝影:丹尼爾·高茲查克 Daniel Gottschalk
剪輯:Hansjörg Weißbrich ....(as Hansjörg Weissbrich)
選角導演:An Dorthe Braker
藝術指導:Christian M. Goldbeck
美術設計:
Daniel Chour
Christian Schaefer ....(supervising art director)
布景師:Ernestine Hipper
演員:
演員表
上映日期
加拿大Canada2008年9月7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烏克蘭Ukraine2008年9月7日
德國Germany2008年10月9日
瑞士Switzerland2008年10月30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日本Japan2008年10月31日......(Deutsche Filmfestival in Tokyo)
劇情簡介
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以德國少數民族的傳說故事為本,以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德國東部勞齊茨地區為背景,講述一個有魔法的磨坊師傅和學徒之間的鬥法故事。
十四歲的小乞丐克拉巴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要他前往黑崑崙的磨坊!這個磨坊可不是普通的磨坊,原來右眼蒙著一塊黑色皮罩,身材粗壯的磨坊主人,是教導他們魔法的師傅,不過就在幾個好友們的死亡,讓他發現到師傅的黑暗面,他決定以他習得的魔法對抗以師傅為代表的邪惡勢力。
每年新年到來的前一天,磨坊里的學徒們都焦躁不安,他們在害怕一件即將發生的可怕事情。
年紀最小的學徒克拉巴特只有14歲,這天晚上做了一個可怕的夢,他夢見磨坊里最照顧他的佟達,躺在荒地的墳墓里。一覺醒來,克拉巴特全身顫抖。他記得佟達曾送他一把刀:當你有危險時就拿出這把刀,它的刀身變黑就表示真的危險;他記得佟達曾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如果有天你愛上了一個女孩,要小心別讓師傅知道。
噩夢成真,克拉巴特從此再也見不到摯友,但佟達的刀和叮囑,他都牢牢守護著。克拉巴特在心裡暗暗立下誓:他要找出佟達離開人世的真正原因,並且完成佟達想離開磨坊到外面世界自由飛翔的願望。
然而究竟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擺脫磨坊師傅的控制,真正獲得自由?而此時,克拉巴特發現他心中又多了一個必須要守護的秘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心愛的她能否幫他解除死亡的魔咒,從黑暗魔法的束縛中徹底解脫呢?
幕後製作
原著小說與著作權
馬可·科因茨沛恩納的這部電影改編自
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的同名暢銷小說,此小說被譽為是普魯士勒的巔峰之作,曾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歐洲青少年文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優良圖書獎”等多國的獎項,並已成為德語區家戶
喻曉的青少年及家長們的讀物,不同語言的譯本多達三十一種,包括英、法、日、俄、希伯來語等,全球銷售量高達已超過210萬冊。對於所有年齡層而言,該片都是一部激盪人心的冒險佳作,以其大氣磅礴的氣勢和純真的情感力量,加上巧妙利用、恰到好處的特技效果和神秘莫測的故事情節,真正引人入勝。
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期間,小說的著作權最初是落在製片人蒂爾特·吉斯勒(《大魔域》The Neverending Story,1984)的手中。他一開始是想在美國的一家製作公司完成這部電影,只不過由於資金問題最終沒有留住著作權,計畫不幸夭折。到了80年代,本片的製作人克勞森·沃克買下著作權,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籌措資金之路。此前聯繫過另一位德國導演
漢斯-克里斯坦·施密特,只不過克里斯坦更加傾向於關注現實主義作品,他寧願拍攝最真實原始的現實世界,而不是神奇魔幻里的,他很堅決地放棄了《鬼磨坊》。製片方也覺得施密特並非是該片的最佳人選。當時馬克還在製作《
我的夏日戀曲》Sommersturm(2004)和執導《交易》trade(2007)。《交易》製作完成之後,意識到自己有必要創作稍微輕鬆一些的作品,不能總是面對黑暗。雖然《鬼磨坊》並不具有太多的幽默元素,至少是一部幻想題材。在與製作人接觸過幾次之後,雙方達成意向開始真正切入主題。
《鬼磨坊》的故事既是全球性的也是一則
法西斯寓言。原著作者
奧德弗雷德·普魯士勒將自己的二戰經歷融入到了小說的創作中,當時還是一名士兵的他在俄國被捕入獄。如果說影片中有基督教的成分,那么或許可以追溯到德國人的根源。
普魯士勒通過撰寫《鬼磨坊》來自我療傷,他的所見所聞提供了靈感,當時的德國民眾也正是在一個“
黑巫師”的領導下,所謂自由和人權的問題都不得不放棄。正因為如此,小說才會在歐洲如此大獲成功,在眾多青年文學獎項中不斷摘得桂冠。導演之所以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就是想告訴年輕人應該
捫心自問是否值得放棄自我而加入到某個組織中去。這就是《鬼磨坊》的
世界語言,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值得探討這一問題。
幕後花絮
·出演過《
再見列寧》的
丹尼爾·布魯赫得知電影籌拍之後,毫不懷疑其中有個角色非自己莫屬。於是立即找到了製作人克勞森,認真讀起劇本來,並且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拍攝計畫。事實上早在
布魯赫13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鬼磨坊》的故事就很喜歡佟達,並覺得自己就是他。因而在馬克面前曾吹噓說,一聽說馬克要拍《鬼磨坊》,第一時間在還沒有讀過劇本的時候,他就已經答應出演佟達。
·普魯士勒共有32本文學創作,並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高達五千萬本。代表作有《鬼磨坊》、《古堡中的小精靈》、《飛天小魔女》、《大盜賊霍震波》等。《鬼磨坊》早在1977年就曾被改編成
捷克語卡通片《卡拉巴特》。
影片評論
幻想文學,友情、愛情、冒險。令人動容的一部作品,有股衝動要去看看小說版的鬼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