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功球

鬼功球

鬼功球又稱同心球,鬼工球,牙雕套球,取鬼斧神工的意思,製作相當繁複,工藝要求極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鬼功球
  • 別稱:同心球、鬼工球等
  • 含義:鬼斧神工
鬼功球介紹,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建國後,

鬼功球介紹

傳說該球取自天然巨骨,不知是何怪獸。骨分內外五層,皆被打磨成球狀。每球周身百孔,最里一隻球為實心,顏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則潔白無縫。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撥之,則內中四球圓轉活動,日夜不歇,可謂精巧絕倫。

明代

雖有離婁、公輸,或亦不能施其心目!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珍奇·鬼工毬》中寫道:“嘗有象牙圓毬兒一箇,中直通一竅,內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或高宗內院中作者”。
鬼斧神工的象牙球是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內套球,逐層鏤空,每層厚薄均勻,球面刻上精細圖案花 孔,層層都能轉動。配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牙雕球柱和底座,就成為一件完美而別具風格的藝術。

清代

清代,因商貿的需求,民間藝人仿自石雕,創造了鏤空雕花、專門用作觀賞的象牙球。這種象牙球交錯重疊,玲瓏精緻,表面刻鏤著各式浮雕花紋。球體從外到里,由大小數層空心球連續套成,外觀看來只是一個球體,但層內有層。其中的每個球均能自由轉動,且具同一圓心。並且象牙球里外每一套球均雕鏤著精美繁複的紋飾,有百花、龍鳳及山水人物等數種。球與球之司相互連線,雕刻外層球體表面較易,但刻鏤內層許多球體時,因施工空間的限制,很難,所以象牙球工藝會讓人感到技巧的奇特和玄妙。牙雕套球又稱“同心球”,製作相當繁複,工藝要求極高。據《格古要論》載,早在宋代就已出現3層套球,時稱“鬼工球”。
到清乾隆時期,有了更大發展。起初廣州牙雕藝人借鑑石獅口中含珠的鏤雕形式,經過細心的設計與鑽研,並加以大膽的想像和巧妙的手藝,用象牙材料創作了球內套球的新花色。象牙球從開始的1層,至清乾隆時期發展到14層,廣州牙雕藝人在牙球製作上多有創穫,套球可達數十層。乾隆時套球已達十多層,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再到清末已達到25或28層,目前最多能刻至60層,確是我國象牙雕刻中的一種特殊技藝。

民國時期

廣州牙雕球,世界聞名。有一個家傳戶誦的故事:1915年夏天,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美國舊金山舉辦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廣州牙雕大師翁昭製作的24層牙球,越洋參展,而日本參展作品也是一個30層的牙球。二者大小相仿,表層雕刻與內部戳花,各盡其妙,但日本的比廣州的多了六層,人們都以為金獎非日本莫屬。這時,中國代表要求把兩個牙球放到沸水裡泡煮,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日本牙球頃刻四分五裂,而廣州牙球則完好無損,原來日本牙球是用膠水拼接粘合的,而廣州牙球是用整塊象牙雕成的。翁昭的作品因而獲得了博覽會特等金質獎章。
雕刻玉球的構想,不僅非常大膽,而且極具開創性,充分體現了廣東人和南派玉雕勇於創新的傳統,但亦不無顧慮,因為玉雕和牙雕不一樣,材質不同,使用的工具也完全不同,玉球的離層問題不好解決。有人質疑:玉雕在歷史上從來沒人搞過玉球,要是行得通,早就有人搞了。因為玉石與象牙的質地是兩碼事,玉石硬而脆,不容易雕入,車不入,雕不入,說什麼都是空話。

建國後

玉球的雕刻技藝失傳800年後,1966年中國第一隻現代玉球試製成功。這是一隻直徑12.8厘米大的八層轉動玉球。參考牙雕球的工藝,把玉石鏤成多層圓球,層次重疊,每層都可以靈活自如地轉動,球面上刻有雷鋒、王傑、焦裕祿、董存瑞四位時代英雄的浮雕半身像。這件作品被輕工業部確定為全國玉雕獨特品種,送到出口商品交易會上,馬上被外商作為藝術珍品買去了。
玉球的雕刻成功,是中國現代玉雕工藝上一個重大突破,對吳公炎也是極大的鼓舞。他打算再往前走一步,從單一球發展為一球帶多球的子母球,並廣泛地運用到各種座雕工藝品上。所用的材料,也從原來硬度只有四度的南方玉,發展到採用硬度達到七八度的白玉和翡翠製作玉球。南方玉雕廠也意識到玉球的發展前景和價值了,由吳公炎牽頭,成立了玉球專業生產組,大家一起研製了一套專用機械和雕琢工藝,陸續發展出玉雕吊鏈球、子母球、異型球等新花式品種。到1974年時,已經可以雕出16層的各種花色不同的玉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