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口,讀音是yù kǒu ,漢語詞語,意思是販賣人口。出自《新唐書·孔戣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鬻口
- 拼音:yù kǒu
- 注音:ㄧㄩˋ ㄎㄡˇ
- 釋義:販賣人口
- 出處:《新唐書·孔戣傳》
鬻口,讀音是yù kǒu ,漢語詞語,意思是販賣人口。出自《新唐書·孔戣傳》。
鬻口,讀音是yù kǒu ,漢語詞語,意思是販賣人口。出自《新唐書·孔戣傳》。解釋 販賣人口。出處 《新唐書·孔戣傳》:“南方鬻口為貨,掠人為奴婢, 戣 ...
鬻渡,漢語詞語,讀音是yù dù ,是指以擺渡為謀生之業。解釋 指以擺渡為謀生之業。出處 《列子·說符》:“操舟鬻渡,利供百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
博異志·張不疑》:“偶獲婢僕等三數十人,自浙右已歷南荊,貨鬻殆盡。”金王若虛《哀雁詞》:“捕者伊何?貪於貨鬻;用者伊何?悅乎口腹。”
【封口鬻】鬻式之一。見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夾砂白陶器,圓口上有蓋封住,蓋上有篩眼,口部斜伸出鳥喙形流,細頸,鼓腹,三袋足。頸、腹間安寬鋬,腹部飾...
白陶鬻是由高嶺土經1 200℃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胎壁較薄,質地卻很堅硬,體現了制陶技術的又一進步(見彩版1]“龍山文化白陶鬻”)。在山東省大汶口文化...
【長頸鬻】鬻式之一。流行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細泥紅陶,直口朝天,圓唇,口與流分開。細長頸,高襠,袋足瘦長,橋形鋬手連結頸和袋足。長頸鬻是長江...
《鬻婦嘆》是宋代詩人陳棣所作詩詞之一。作者 宋陳棣 詩詞正文 凶年老弱難相保,歸與婦謀謀不早。啼飢滿耳不忍聞,待得麥秋人已槁。有辭欲說重酸辛,欲說...
犬形鬻 【犬形鬻】也稱“狗鬻”。鬻式之一。陶製。見1957年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器,狗形,狗尾上卷為鋬,背部一直頸侈口為入口,狗嘴為流口,造型奇特。
【雙鋬鬻】鬻式之一。流行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時期。夾砂白陶製品。橢圓形口,鳥喙形流上翹,頸部細而高,腹部微鼓,三袋足。頸、腹間豎置、尾部橫置扁...
【龜形鬻】鬻式之一。見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器,紅色陶土中夾雜有雲母。器呈圓龜形,前有流,流下有龜首,腹呈圓筒形,腹上安提手,腹下安四足,尾部附有...
【袋足鬻】鬻式之一。又稱“空足鬻”。古代炊具。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有夾砂陶和紅陶製品,由三空足形似布袋而名。一般有流,流口呈鳥喙形上翹,...
黃河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出土于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遺址。器具線條流暢,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是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典範。從豬的形態上觀察...
豬形鬻 【豬形鬻】鬻式之一。見1957年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器,陶製。豬形,背部一半環形寬鏨,臀上部一喇叭形匝口作入口兼出口。腿部殘。
【雙袋足鬻】鬻式之一。見馬家浜文化夾砂紅陶製品,橢圓口,口一側有流,流微翹,頸細且高,鼓腹,分襠,雙袋足,實心足尖。肩腹後部有一鏨手,作圓扁...
迄今發現兩件,分別出土於I貝東省膠州市三里河遺址和泰安市大汶口遺址。三里河遺址的獸形陶鬻,獸首前伸上仰,雙耳立聳,張口露齒,雙目前視,體態較肥,四肢...
饘,讀作:zhān。漢字基本字義是稠的意思,例如:饘粥之食。也指煮或吃(稠粥)的意思。“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編碼筆順 詳細字義 煮粥 [cook ...
《宋史·高宗紀》:“[紹興三年]禁掠賣生口入蠻夷嵠峒。”又《光宗紀》:“[紹熙四年]禁邕州左右兩江販鬻生口。” [2] 參考資料 1. 生口 .漢典[引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