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羚骨(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鬣羚骨,中藥材名。本品為牛科動物鬣羚的四肢骨。拉丁動物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Bechstein.採收和儲藏:四季獵捕,剝皮取骨骼,掛通風處晾乾。功能主治為:強筋骨;祛風濕;通絡止痛。主腰膝酸痛;風濕痹痛;麻木不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鬣羚骨
  • 漢語名稱:Lie Ling Gu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相關論述,

來源

本品為牛科動物鬣羚的四肢骨。拉丁動物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Bechstein.採收和儲藏:四季獵捕,剝皮取骨骼,掛通風處晾乾。

性味歸經

味辛;鹹;性溫。歸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強筋骨;祛風濕;通絡止痛。主腰膝酸痛;風濕痹痛;麻木不仁。

形態特徵

鬣羚,體形中等,身長1.4-1.7m,尾長9-11cm,肩高1.1m,重可達120kg。耳寬大,頸背有鬃毛。吻端裸露,雌雄均有角,雄角較大,長達20cm,基部粗而先端尖,除尖端外均具環棱。全身黑色稍帶棕色,上下唇白色,耳背黑棕色。腹部及鼠蹊部黑褐色,尾尖黑色。個體毛角差異較大。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棲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石崖上,善跳躍,獨棲,性剛強。

藥材性狀

性狀鑑別:骨長而粗裝,常帶有蹄子,前後肢皆由3節組成,各節微彎曲。前肢上節與中節,各長約26cm,下節較細短。後肢上節長約30cm,中節長約35cm,下節亦較短小。外表灰白色。骨質不甚沉重,質硬,斷面灰白色,不透明,髓腔空虛,油質不重。氣微腥,味微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

注意事項

素體熱盛者慎服。孕婦禁服。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祛風、止痛的功能。主治風濕肢節酸痛、麻木不仁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