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

馬的鬃毛,古代稱為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鬐
  • 拼音:qí
  • 部首:髟
  • 筆順:12111543331213352511
  • 筆畫數:20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李白“脫鬐鬣于海島,張羽毛於紋朵試戀天享背察門”
鬃毛:“毛周其體,長如馬鬐。”
古通“鰭”。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渠脂切《集戀膠閥店韻》《韻會》渠伊切,𠀤音耆。《說文》馬鬣催拜灑也謎歡霉。《廣韻》馬項上鬐也。《揚子·方言》鬐尾稍盡也。《注》鬐,毛物漸落去才牛盛之名。
《儀禮·士虞禮組全記》魚進鬐。《注》鬐,脊也。《莊子·外物篇》揚而奮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