髶為古文中的字,意指頭髮亂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髶
- 發音:róng èr
- 部首:髟
- 部外筆畫:6
簡介,解釋一,解釋二,古籍解釋,
簡介
解釋一
髶
總筆畫:16
五筆86&98:DEBF 倉頡:SHSJ
筆順編號:1211154333122111 四角號碼:7240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AF6
基本字義
--------------------------------------------------------------------------------
解釋二
● 髶
èrㄦˋ
◎ (頭髮)散亂:“~髦被繡。”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如容切《集韻》而容切,𠀤音茸。《說文》亂髮也。《張衡·東京賦》髶髦被繡。《注》髶髦,髦頭茸騎也。《類篇》或作𩮙。
又《廣韻》而至切《集韻》《韻會》仍吏切,𠀤音二。去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