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貢山豬因主產於雲南怒江州高黎貢山地區而得名,是雲南珍稀地方豬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北部高黎貢山山脈沿線的怒江州。高黎貢山豬原名明光小耳豬,因其產區明光鄉得名。經普查分布於騰衝縣北緯25°的高黎貢山脈西側傈僳族居住地的豬均系同一類群豬,經騰衝縣提出而更名為高黎貢山豬。該品種體型較小、生長速度慢、產仔數低、肉質較好,是一較適應惡劣自然環境和少數民族粗放飼養條件的小體型豬種。2010年,高黎貢山豬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黎貢山豬
- 外文名:Gaoligongshan Pig
- 別稱:明光小耳豬
- 保護級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產區分布,產地環境,體形外貌,生長性能,
產區分布
高黎貢山豬生長在海拔1800-2300m的山區、半山區養豬生產中的當家品種,以瀘水縣的洛本卓鄉、古登鄉、稱桿鄉、大興地鄉和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丙中洛鄉、獨龍江鄉六個鄉為核心產區,六個鄉現有純種能繁母豬約14900頭。在怒江州的瀘水縣、貢山縣和福貢縣的其它鄉鎮也有分布。該豬白天與牛羊混群放牧,自由覓食鮮嫩野生植物及草根等野生飼草,晚上回農戶周圍簡易圈舍用玉米等進行適當補飼,由於當地特殊的自然、地理及社會經濟條件,外來豬種較少,該豬一直處於一種封閉、自然近交和放養的半野生狀態。
產地環境
高黎貢山豬適應於高山峽谷、低溫高濕環境,還適應於舍飼和放牧。繁殖力屬於中等,母豬4月齡左右出現性行為,6-7月齡體重35kg可配種,初產母豬產仔數約6.5頭,經產母豬產仔數約8.8頭。性野,耐粗飼,能利用大量的青飼料。居住在特殊環境裡的少數民族,對當地的豬種經過長期的選育、飼養,但各民族歷來養豬都有選留公、母豬的習慣,但沒有專門飼養公豬的習慣,多用選留母豬自產的小公豬進行交配,由於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在一個小範圍內進行近親繁育,選育形成了不同的類群、外形特徵不同的高黎貢山豬。
體形外貌
高黎貢山豬體型中等偏小,全身被毛以純黑為主,間有部分麂子毛、“六白”或四腳白毛,鬃毛較長,延伸至肩部,頭中等大小,嘴筒尖直,上有二至三道橫紋,額面微凹,兩耳較小,前傾、直立、後傾或外排,背腰平直,腹大稍下垂,四肢短小,體型緊湊結實,部分斜尻。
生長性能
高黎貢山豬生長緩慢,產區以吊架子方式肥育,飼養管理粗放,營養不平衡,一般經10個月以上體重達55-60kg,日增重僅200g左右,料重比4-5:1。高黎貢山豬在高黎貢山山脈沿線傈僳族居住的山區和半山區飼養,其生存環境為高山坡陡的峽谷特殊地形,環境條件惡劣,當地農戶多數採用的飼養方法是豬白天與牛羊混群放牧,早晚進行適當的補飼,所用飼料是玉米和青飼料混合的稀湯料,圈舍是用木棍搭成懸空的豬舍或是在人住的下面用木棍圈成的圈舍,豬舍非常簡陋。在一小片地區,由於交通不便,農戶都有留小公豬的習慣,用完後去勢育肥,在這個地區長期閉鎖繁育,不同的區域形成不同的高黎貢山豬類群,使高黎貢山豬適應低溫高濕的環境,具有耐粗飼、抗病性強、體型小、生長慢、產仔數低、肉質好的特點,形成該地區獨具特色的當家豬種。
體重,體尺,屠宰性能等數據
高黎貢山豬體重及體尺 單位:(kg、cm)
品種 | 性別 | 體重 | 體高 | 體長 | 胸圍 |
高黎貢山豬 | 母 | 59.75±16.64 | 58.56±7.51 | 104.15±18.14 | 91.15±13.95 |
高黎貢山豬 | 公 | 31.74±7.10 | 45.81±7.34 | 76.56±8.80 | 77.00±7.10 |
高黎貢山豬屠宰性能 單位:(kg、%、cm、cm)
品種 | 胴體重 | 屠宰率 | 脂肪比率 | 背膘厚度 | 眼肌面積 |
高黎貢山豬 | 36.07±0.82 | 68.10±1.04 | 30.06±2.17 | 2.44±0.25 | 19.03±1.32 |
高黎貢山豬肌肉化學成分(鮮樣)單位:(%)
品種 | 水分 |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灰分 |
高黎貢山豬 | 68.32±1.09 | 22.25±1.03 | 7.08±0.48 | 1.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