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鰭帶魚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溫熱帶海域。台灣地區除了西部以外,各地皆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鰭帶魚
  • 地理分布:台灣地區除了西部以外,各地皆產
  • 形態特徵: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
  • 使用價值:油炸或醃食,甚或作生魚片均可
地理分布,形態特徵,使用價值,

地理分布

台灣地區除了西部以外,各地皆產。

形態特徵

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略長,向後漸變細,末端成細長鞭狀,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達40%左右。頭窄長,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前端尖銳,吻尖長;左右額骨分開。眼中大;虹彩白色。口大,平直;下頜長於上頜;齒髮達銳利,側扁而尖,排列稀疏,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2對;下頜倒鉤狀多於尖形齒。鱗退化;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向下彎,而後沿腹緣至尾端。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具III棘,共130-141軟條,肛門前背鰭數38-42;臀鰭完全退化,起始於背鰭第43-45軟條之下方,棘狀化,但通常埋於皮下;胸鰭短,末端可達側線上方;無尾鰭與腹鰭。體銀白色;背鰭及胸鰭淡白而呈透明狀,具不顯著之黑緣;尾端呈黑色。以前文獻記載尚有沙帶魚(Lepturacanthus savala)產於台灣灘,惜一直未有採獲標本,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臀鰭第I棘發達,超過眼徑之半。另有一種短帶魚(Trichiurus brevis)目前僅發現於中國大陸沿海及金門等海域,是否有分布於台灣海峽東側仍需再調查,其與白帶魚之差異在於肛門前背鰭數為34-35。

使用價值

產量甚大,是極重要的經濟漁獲,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00噸。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巾著網及定置網等。盛漁期在春夏間,也是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魚種。肉質佳,體型大者常分段出售,油炸或醃食,甚或作生魚片均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