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長,在傳統根卡的基礎上,改革製成高音根卡。全長67厘米,琴箱、琴桿均採用色木製作,琴箱用16塊木板條拼接膠粘後車旋而成。
在西藏民族樂隊中,已使用系列根卡樂器,它包括有高音、中音和低音根卡三種,它們已成為藏族民樂隊中的主要拉弦樂器。
高音根卡
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長,在傳統根卡的基礎上,改革製成高音根卡。全長67厘米,琴箱、琴桿均採用色木製作,琴箱用16塊木板條拼接膠粘後車旋而成。縮短了琴桿,增加了指板,琴箱前口改蒙蟒皮為面,並在琴箱內腔近後口處設定內皮膜,兩皮膜間置有音柱,以增加共鳴,使音量顯著增大。張三條鋼絲弦,用小提琴弓在弦外拉奏。由於琴座改為彎月形,可左右轉動,利於將琴置於腿上以坐姿演奏,它保持著傳統根卡的民族風格和音色特點,音響洪亮、音色清柔動聽,更富有濃厚的高原韻味。
50年代中期,西藏歌舞團陳大林、張祥生等音樂家,先將傳統根卡用於樂隊演出,後於1963年和1965年先後兩次改革根卡,製作出高音、中音根卡,並廣泛地用於音樂演出中。他們的高音根卡,全長77厘米。琴箱呈橫置的小壇,琴箱前口蒙以蟒皮,面徑12.6厘米,往後漸大,壇底最大處直徑16.5厘米,壇底為木製底板,中央開錐形音孔,外徑5.2厘米。琴桿設有烏木指板,板長35.2厘米。琴頭置三軸,張三條小提琴弦,琴弓用小提琴弓。琴箱下設木製彎月形底座,用金屬桿與琴箱相連。置琴於左腿上坐奏,音色清亮優美,可奏多種雙弦和音。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有一間改革樂器陳列室,在玻璃櫥窗里,並列著兩支高音根卡。其中一支琴箱呈壇形,箱長13.5厘米,箱壁用色木板條拼粘而成,壇底也用色木製作,箱前口蒙蟒皮為面,面徑12厘米,壇底最大處直徑17.2厘米,底板中央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孔徑5.6厘米,改革者在琴箱內腔近出音孔處,設定橫斷面內皮膜,將內腔分為前、後兩腔,前腔的箱壁兩側,各開有由五個小孔組成的花朵狀音窗,兩皮膜間支有音柱,蟒皮的振動通過音柱傳導到內皮膜上引起共振而增強音量。琴頭、琴桿用一整塊色木製成,長67厘米。琴頭為圓柱形,頂端呈葫蘆狀,下開長方形弦槽,兩側置三個弦軸。弦軸花梨木製,軸長13厘米,軸頂亦為葫蘆形。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上窄下寬,其上粘有紅木按弦指板。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馬高2.5厘米。張三條鋼絲弦。琴底設木製縛弦和彎月形木製可調琴座。此琴為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改革之高音根卡,選料考究,製作精良。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支高音根卡,則為西藏歌舞團改革之作。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根卡豎立於左胸前,琴底的彎月形琴座置於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桿,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均可用於按弦,右手執小提琴弓於弦外拉奏,演奏中琴體轉動較小,主要靠右手運弓調整馬尾擦弦角度。根卡按五度關係定弦,高音根卡常定弦為:d1、a1、e2,音域d1—e3。高音根卡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豐富,右手有長弓、跳弓、頓弓、碎弓、撥弦等,左手可奏雙音、和弦、泛音、顫音、揉音等,凡一般拉弦樂器的弓、指法和換把等,都可用於根卡之上。可以獨奏、重奏、合奏或為古典歌舞“囊瑪”、民間歌舞“堆諧”和藏戲“堆嘎”伴奏,擅長演奏藏族或各民族曲調,富有濃郁的高原風味。較著名的樂曲有:《阿媽勒火》、《仲巴囊松》和《啥林林薩拉拉》等。
高音根卡
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姚文林所長,在傳統根卡的基礎上,改革製成高音根卡。全長67厘米,琴箱、琴桿均採用色木製作,琴箱用16塊木板條拼接膠粘後車旋而成。縮短了琴桿,增加了指板,琴箱前口改蒙蟒皮為面,並在琴箱內腔近後口處設定內皮膜,兩皮膜間置有音柱,以增加共鳴,使音量顯著增大。張三條鋼絲弦,用小提琴弓在弦外拉奏。由於琴座改為彎月形,可左右轉動,利於將琴置於腿上以坐姿演奏,它保持著傳統根卡的民族風格和音色特點,音響洪亮、音色清柔動聽,更富有濃厚的高原韻味。
50年代中期,西藏歌舞團陳大林、張祥生等音樂家,先將傳統根卡用於樂隊演出,後於1963年和1965年先後兩次改革根卡,製作出高音、中音根卡,並廣泛地用於音樂演出中。他們的高音根卡,全長77厘米。琴箱呈橫置的小壇,琴箱前口蒙以蟒皮,面徑12.6厘米,往後漸大,壇底最大處直徑16.5厘米,壇底為木製底板,中央開錐形音孔,外徑5.2厘米。琴桿設有烏木指板,板長35.2厘米。琴頭置三軸,張三條小提琴弦,琴弓用小提琴弓。琴箱下設木製彎月形底座,用金屬桿與琴箱相連。置琴於左腿上坐奏,音色清亮優美,可奏多種雙弦和音。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有一間改革樂器陳列室,在玻璃櫥窗里,並列著兩支高音根卡。其中一支琴箱呈壇形,箱長13.5厘米,箱壁用色木板條拼粘而成,壇底也用色木製作,箱前口蒙蟒皮為面,面徑12厘米,壇底最大處直徑17.2厘米,底板中央開有一個圓形出音孔,孔徑5.6厘米,改革者在琴箱內腔近出音孔處,設定橫斷面內皮膜,將內腔分為前、後兩腔,前腔的箱壁兩側,各開有由五個小孔組成的花朵狀音窗,兩皮膜間支有音柱,蟒皮的振動通過音柱傳導到內皮膜上引起共振而增強音量。琴頭、琴桿用一整塊色木製成,長67厘米。琴頭為圓柱形,頂端呈葫蘆狀,下開長方形弦槽,兩側置三個弦軸。弦軸花梨木製,軸長13厘米,軸頂亦為葫蘆形。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上窄下寬,其上粘有紅木按弦指板。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馬高2.5厘米。張三條鋼絲弦。琴底設木製縛弦和彎月形木製可調琴座。此琴為1958年北京樂器研究所改革之高音根卡,選料考究,製作精良。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支高音根卡,則為西藏歌舞團改革之作。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根卡豎立於左胸前,琴底的彎月形琴座置於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桿,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均可用於按弦,右手執小提琴弓於弦外拉奏,演奏中琴體轉動較小,主要靠右手運弓調整馬尾擦弦角度。根卡按五度關係定弦,高音根卡常定弦為:d1、a1、e2,音域d1—e3。高音根卡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豐富,右手有長弓、跳弓、頓弓、碎弓、撥弦等,左手可奏雙音、和弦、泛音、顫音、揉音等,凡一般拉弦樂器的弓、指法和換把等,都可用於根卡之上。可以獨奏、重奏、合奏或為古典歌舞“囊瑪”、民間歌舞“堆諧”和藏戲“堆嘎”伴奏,擅長演奏藏族或各民族曲調,富有濃郁的高原風味。較著名的樂曲有:《阿媽勒火》、《仲巴囊松》和《啥林林薩拉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