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峰(郭氏正骨傳人平樂正骨學院院長)

高雲峰(郭氏正骨傳人平樂正骨學院院長)

女,漢族,1906-1976年,生於河南省洛陽縣海資鄉高溝卞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雲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洛陽縣海資鄉高溝卞村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76年
  • 職業:郭氏正骨傳人平樂正骨學院院長
個人經歷,成就榮譽,

個人經歷

1926年,與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郭燦若結為伉儷。
1929年,生子郭維淮
1930年,因丈夫郭燦若突患重症--鼓症,恐郭氏正骨醫術失傳,經十幾年刻苫學習,悉數掌握正骨八法。1950年,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郭燦若在上海與世長辭。
高雲峰獨立承擔起郭燦若的事業和傳授兒子郭維淮的雙重使命,以家院為診所,以兒子郭維淮為助手,
以桌、椅、床、板為設備,接收診治應接不暇的骨傷患者。
平樂郭氏正骨起源於1793年,距今已有224年的歷史。1905年,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看病從不收錢。清代時醫過慈禧太后,民國時治過國民黨政要,解放後,又先後給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醫療。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高雲峰,就是《大國醫》劇中女主人公雲鶴鳴塑造的原型。

成就榮譽

嫁入郭家 承擔重任
“祖上沒幹過的事我們就不幹了?只要對事業有利,我們就能做。走,你不但要認字,還要認藥!”
1926年,20歲的高雲峰與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郭燦若結為伉儷。世俗的觀念不僅需要她扮演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而且特定的家庭情況更需要她承擔起傳承平樂郭氏正骨事業的重任。
丈夫身患疾患,高雲峰四處求醫,效果甚微。郭燦若生怕絕技在他手上失傳,便衝破“傳男不傳女”的封建束縛,支持高雲峰學習正骨醫術。從此,她頂住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的輿論壓力,承擔起家庭重任,用其聰明睿智和刻苦勤奮,書寫起“大醫精誠、無私奉獻”的傳奇人生,成為平樂郭氏正骨跨越式發展的開拓者。
刻苦學習 終成正果
“病人的骨頭都在肉里呢,即使大白天,不也像在黑夜裡一樣,只能靠感覺來把握了。所以,我把燈熄了!”
學會“摸骨”,才能“正骨”。要熟練掌握平樂郭氏正骨醫術的精髓,就要熟悉人體骨骼的形狀、結構等情況,這是一項極其枯燥的工作。但不懈的努力,執著的信念,使她很快掌握了平樂郭氏正骨的要領和技巧,在當時沒有x光機等先進影像設備的情況下,以“桌、椅、床、板”為工具,熟練準確判斷、整復各種骨折、脫位,尤其對難度較大的陳舊性肩、髖關節脫位的整復得心應手,恢復快,後遺症少,痛苦小,前來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
學習傳承正骨醫術,這對於一個當時還“不識字”的高雲峰來說,無疑是極其困難的。高雲峰白天在丈夫旁邊當助手,晚上就把丈夫寫成常用的中成藥“黃芪”、“當歸”拿過來模仿臨摹。幾年後,她不僅學會了識字,背會了藥房,而且還能給病人診病開方。
衝破阻撓 無私獻方
“我是想,孩子啊,咱也把咱的祖傳秘方向天下人公開了,誰想學,咱都教。既然咱相信咱傳的五代秘方對蒼生百姓有益,那就再多些人參加不好嗎?”
1948年,洛陽解放。解放軍陳賡、謝富治兵團在郭家門口張貼“保護祖國醫學遺產——平樂郭氏正骨”的布告,高雲峰切身感受到共產黨的關懷和溫暖。但當她把獻方的想法向家人說時,受到了宗族勢力的強烈反對,他們說家族就是靠祖傳秘方養家餬口的,如果公布出去,別人很快就會掌握這些技術,我們賴以生存的鐵飯碗就丟掉了,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可能不復存在。但為了發揚光大平樂郭氏正骨醫術,惠及更多的黎民百姓,她還是衝破技術私有的陳規陋習,把“展筋丹”、“接骨丹”等14種祖傳秘方張貼在洛陽老城十字街頭,無私地獻給了人民。從此,平樂郭氏正骨傳遍大江南北。
整理總結 嚴謹治學
“三的外傷性、陳舊性骨折合併髖關節脫位和財他岳母的病,都是很典型的病歷,我想總結一下,看能不能寫進《郭氏正骨精要》裡邊?”
從披星戴月、勤求古訓到博覽群書、嚴謹治學,高雲峰付出的艱辛、流過的汗水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家族的責任,醫者的仁心、病人的期盼,激勵她不斷整理總結,探求新知,讀書學習漸漸成為她的一大“嗜好”,影響著她畢生追求的從醫之路。公雞打鳴的時候,她起床洗漱後,坐下來看上一個小時的書;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坐在桌邊挑燈夜讀,歸納總結。在1959年《矯形外科雜誌》第10卷——《正骨的革新》一文中,她結合典型病歷,詳細論述在治療髖關節整復、下顎骨折處理、骨折後夾板固定法和腰椎骨折突起等方面的經驗,對於今天整復骨傷患者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她還筆耕不輟,撰寫著作,先後編寫出《郭氏正骨學》和《正骨學講義》。作為中醫骨傷專家,思想並不僵化,主張百家爭鳴,博採眾長,1958年,她發表了《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的文章,提出科學研究應“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觀點,受到業界的廣泛讚譽。
身體力行 傳授經驗
“學習的人越多,受益的人就多。讓天下生病的人都能看上病,吃上藥,這是咱郭家行醫的理想啊!”
高雲峰根據平樂郭氏正骨操作多、技巧性大、辨證樣多、用藥靈活的特點,結合學徒的具體情況,摸索出了以臨床為主,授課與臨床並進的方法,使其在臨床上邊實踐,邊學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她要求學生把握“九個一”,即“一看、二摸、三記病歷、四攤膏藥、五當助手、六按摩、七講手法捉手學、八看病先易後難作指導、九獨立臨床摸索”。在系統授課時實行“五結合”以彌補臨床學習的不足,即:系統講解與當場示範結合,師傅教與徒弟相互教相結合,講課與苦練相結合,操作與畫圖相結合,上課與臨床相結合。
“整復科力氏骨折時,要用手壓住斷端,不能光憑力量大,要用巧勁”。異性徒弟、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老專家張正運對高雲峰先生的言傳身受記憶猶新。
1958年,衛生部決定在洛陽建立我國第一所骨科大學——平樂正骨學院,任命高雲峰為院長。從此“平樂郭家”結束了在槐樹下一把圈椅、一張木床的歷史。黨和政府在白馬寺旁建立了河南省平樂正骨學院附屬醫院。高雲峰除日常醫治患者外,擔當起為國家培養大批正骨醫學人才的重任。到1966年止,她主持舉辦正骨學習班13期91人,培養正骨本科大學生134名,專科學生101名,帶出徒弟21名,為新中國正骨學事業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黨和政府給予她以莫大的榮譽,她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委。
創辦醫院 造福患者
“利瑪竇先生,我想我們還是腳踏實地,把中國的醫院先辦起來,辦大,辦好,辦出經驗,然後再去您的義大利。”
高雲峰想把診所規模擴大的想法,在新中國建立後不久就有了。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已經很多了,現有的家庭診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她積極擁護,並在不同場合進行宣傳,表達建立公立醫院、實行公私合營的願望。1956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她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毛主席勉勵她:“多帶徒弟,好好為人民服務”。在各級政府關心支持下,當年,在孟津縣平樂村建立的洛陽專區正骨醫院(現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前身),從此,平樂郭氏正骨從“家學”到“官辦”,從鄉間村落到科學殿堂,成為中醫正骨大舞台上的主力軍,為造福蒼生百姓、促進國醫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四十多年的從醫生涯里,高雲峰恪守“懸壺濟世、大醫精誠”的理念,用其執著的信念、勤奮的努力、開闊的視野、不懈的追求、無私的奉獻演繹著人生的神奇,成為聞名遐邇、德藝雙馨的一代大醫。隨著《大國醫》的熱播,將會使更多的人了解高雲峰,了解平樂郭氏正骨,從而理解中醫文化,熱愛中醫文化,也將會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醫藥文化的復興,人民大眾的健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