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十二五”規劃時期是高郵市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並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交通運輸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向現代服務業轉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中的先行軍作用,又好又快地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為“十二五”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科學、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和保障,制訂全市“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根據《揚州市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高郵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我市交通運輸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郵市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
  • 性質:發展規劃
  • 地點:高郵市
  • 範圍:交通運輸
“十一五”交通規劃實施情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成效明顯,公路管養工作成效顯著,“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指導思想,規劃原則,“十二五”交通運輸目標任務,

“十一五”交通規劃實施情況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入25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7倍,全面建成了“七縱五橫”骨幹公路網,實現了“131”目標,構建了對外交通快速化、市通鄉公路二級化、鄉村公路灰黑色化的全市公路網路。
――啟動省道建設,提升對外通暢水平。2007年,建成江蘇S233省道三垛鎮以南段12.4公里,完成投資2.2億元;2008年,開工建設江蘇S333省道高郵湖西段3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5億元;2009年,開工建設S237高郵先導段11.2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
――加快市鄉幹線公路建設,最佳化市域路網結構。建成安大公路北段、馬橫公路、澄營公路等市鄉二、三級幹線公路13條計284.97公里,完成投資6.65億元。
――完善鄉村公路路網,方便民眾生產生活。建成通行政村、大的自然村、村民集中居住點、重點園區鄉村四級公路419.86公里,解決了斷頭路、口袋路的連線問題,完成投資1.2億元。
――改造農村公路危橋,消除通行隱患。共改造各類危橋169座4588延米,完成投資1.1億元。
――建設城鄉客運站,改善候乘條件。2007年,建設高郵汽車客運站,完成投資7000萬元;建成鄉鎮客運站15座、候車亭160個,完成投資2000萬元。
――實施航道升級改造,提升水運能力。2008年和2009年分別對京杭大運河高郵城區段3.2公里、北澄子河城區段3.6公里實施升級改造,京杭運河升為二級,北澄子河升為三級,進一步提升了航道的通行能力;同時,配套實施了護坡、駁岸、河堤風光帶工程,完成投資2.2億元。
――新建京杭運河高郵港口碼頭,打造大宗貨物集散地。整合運河港口碼頭資源,完成投入8000萬元,形成集裝卸、倉儲、物流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港口。
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道路2455.66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44.26公里,一級公路16.73公里,二級公路319.07公里,三級公路186.64公里,四級公路1391.22公里,等外公路497.24公里。全市公路網密度為125.07公里/百平方公里。共有航道44條,總里程613.86公里,其中二級航道1條41.15公里,五級航道1條37.59公里,六級航道1條16.7公里,七級航道8條199.23公里,等外航道33條319.19公里。通航船閘2座。港口業戶5戶,碼頭泊位36個,碼頭總延長3887米。

交通運輸行業管理成效明顯

一是交通運輸總量穩步增長。至“十一五”期末,全市擁有交通運輸業戶2786戶,客貨汽車3443輛。
――客運業戶5戶,客運車輛677輛、10515座,省市際長途營運線路53條,省市縣際班車125輛;農村公交營運線路9條,農公班車171輛;城市公交營運線路5條,公車44輛;出租公司4戶,計程車337輛。
――貨運經營業戶2732戶(其中危險貨物運輸業5戶),貨運汽車2766輛、13312噸(其中廂式車、專用車、貨櫃車輛數占32%,危險貨物運輸車輛42輛、598噸)。
――水路運輸業戶20戶,貨運船舶518艘,載重116625噸。
二是水運船舶向大噸位發展。逐步淘汰了水泥掛漿船以及小噸位鋼質船舶,水運船舶噸位日趨加大,船舶平均噸位為 250噸/艘,全市擁有船舶518艘、載重噸116625噸,較2009年船舶數增長率22%,噸位增長率36%。
三是客運經營機制開始轉換最佳化。我市農村客運班車初步實現了公交化,從個體掛靠經營轉變為公司統一購置車輛,實行租賃承包經營模式,進一步最佳化線路布局、線路走向,方便了城鄉民眾出行。
四是貨運場站建設進一步發展。誠信物流、紅太陽物流等規模貨運站場建成並運營,園區配套設施齊全,為全市貨運提供集散、貨配、倉儲等相關物流服務,現有40多家物流企業進駐。
五是應急運輸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市誠信物流成立了江蘇省首家應急物流動員保障中心,為防洪抗旱等重點物資的運力組織及調度奠定了基礎。
六是維修企業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3S、4S專業維修、特約維修呈良性發展勢頭,綜合性能檢測配套逐步完善。

公路管養工作成效顯著

全市列入管養範圍的公路1963.68公里,其中:省道134.67公里,縣道329.02公里,鄉道868.18公里,村道613.81公里。按照“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創新管養模式,有效地整合最佳化路政管理資源。各鄉鎮成立了公路管理站,負責鄉村公路的日常管養工作,市交通局路政管理隊伍與市公路站路政大隊合署辦公,各交管所增掛“路政中隊”牌子,履行轄區縣鄉公路管理職能;全市公路實行分級管理、綜合執法,形成了綜合管理的新格局。
2007年-2009年連續三年深入開展公路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以創建“四個示範”活動為載體,落實管養責任,明確管養目標。2009年,全市21個鄉鎮、園區全部通過了揚州市達標驗收,連續五年鄉村公路、縣道管養綜合考核名列揚州市前茅,徹底扭轉了全市公路失管失控的局面,基本實現了“暢、潔、綠、美、安”的管養目標。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十一五”交通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已基本實現,但仍有一些問題值得重視和反思
一是公路、橋樑等級不高,建設任務仍然繁重。儘管我市近年來建成了不少路、橋,但只是解決的一個“通”字,解決的是民眾基本出行需要,公路、橋樑的等級不高,全市一級公路里程不足20公里;加之,境內危橋較多,有672座亟待改造。二是綜合交通格局尚未形成。根據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公路、水路、鐵路運輸還不協調配套,京杭運河和北澄子河黃金水道的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大宗貨物從水路到公路再到鐵路的聯運,存在斷層。三是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籌措資金壓力巨大。隨著交通投、融資體制的變革,籌資空間和渠道日益狹窄,而我市又到了建設與還債的高峰期,建設資金缺乏和債務難化解的矛盾,成為制約我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首要瓶頸。四是運輸市場源頭性矛盾凸顯,亟需落實公共運輸財政扶持政策。由於我市運輸市場歷史形成的格局以及發展中的矛盾,目前運輸市場處於體制的轉型期、矛盾的凸顯期,亟需政府建立公共運輸財政補償渠道,落實“公交優先”政策,綜合整治、長效管理的任務也十分繁重。此外,交通運輸人才隊伍也難以適應建設與管理的要求。

“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揚“四乾”精神,緊扣“五個高郵”建設,立足交通運輸發展的歷史新起點,圍繞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目標,著力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進一步發揮交通運輸的基礎和先導作用,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

規劃原則

一是適度超前原則。在交通運輸供給能力適度超前於運輸需求的基礎上,在較高的平台上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加快交通建設,特別是水運、鐵路等薄弱環節的發展,加快形成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以及市域內運輸網路、對外運輸大通道基本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創造必備條件。
二是統籌協調原則。適應寧鎮揚一體化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需要,將各種運輸方式、各城市區域和城鄉交通作為有機整體統籌研究、規劃,推進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城鄉交通一體化、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強交通網路的銜接和協調,構建科學合理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三是服務民生原則。堅持交通發展“以人為本”,做好普遍性服務,推動基本公共運輸服務均等化。提高運輸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增強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四是開放發展原則。立足高郵市,面向沿海、長三角,承接蘇南、上海,輻射江蘇蘇北、安徽,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促進高郵綜合運輸網路與周邊區域一體化發展;與區域經濟格局、產業布局、城鎮體系發展格局相適應,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大空間發揮交通運輸對區域社會經濟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五是綠色發展原則。重視交通的可持續發展,集約利用土地、岸線等交通發展資源,充分發揮高郵水運優勢,加快鐵路建設,建立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利用高新技術提高現有設施使用效率,走交通現代化與生態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十二五”交通運輸目標任務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及任務
“十二五”期間是我市交通“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按照“公、鐵、水、空並舉,建、管、養、運齊抓”的思路,構建交通綜合運輸體系。投入101.50億元,其中新、改建公路及危橋改造49.4億元,鐵路建設40億元,新建運東船閘複線6億元,航道養護0.75億元,港口碼頭建設4.6億元,撤渡建橋0.75億元。加快構建“一鐵兩水四縱四橫”綜合交通骨幹網路,建設對外更加通暢、對內更加完善的公路交通網路體系,建設安全水平高、通暢能力強、設施功能全的水上交通運輸體系。
1、實現鐵路“零”的突破(投資40億元)。
啟動連淮揚鎮鐵路建設,全長44公里,總投資57.2億元。2012年-2015年,完成投資40億元,並做好高郵高鐵站場、客運站的規劃與建設工作,實現與公路、水路的聯通。同時,積極爭取寧揚城際鐵路延伸至高郵。
2、提升水上運輸能力(投資11.35億元)。
(1)完成京杭運河“三改二”掃尾工程,運河東堤南延至運東船閘,北伸至運河港口,全長6.9公里。2011年-2013年,計畫完成投資4500萬元,完成3.7公里。
(2)啟動高東線航道改造,全長37.65公里,總投資8.5億元。2014年-2015年,計畫完成投資3000萬元。
(3)開工建設高郵運東船閘複線工程,將鹽河改造為城區內河,打造成水景風光帶,總投資6億元。2012年,啟動前期準備工作,爭取2014年開工建設。
(4)完善京杭運河港口碼頭配套設施,建設港區物流商務中心和生產資料物流中心,規劃建設倉儲區、配送區、加工區和交易服務區,計畫用地約350畝。2011年完成規劃設計,“十二五”期間計畫完成投資4.6億元。
3、構建快速幹線公路網(投資45.3億元)。
(1)“四縱”:
安大公路高郵段,是我市通往蘇中機場的快速通道。全長30.45公里,將北段28.05公里改造為一級路,總投資3億元。2015年,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計畫完成投資5000萬元。
京滬高速公路擴容,里程44.4公里,投資約25.8億元。“十二五”期間,計畫完成投資20億元,改造後與新S333設立互通出入口,計畫2013年-2015年啟動實施。
③S237高郵段,全長42.9公里,總投資12億元。2011年完成先導段11.2公里,2011-2015年全面開工建設,計畫完成投資9億元。
④揚金公路高郵段,全長22公里,總投資2億元。2015年啟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計畫完成投資8000萬元。
(2)“四橫”:
①S332高郵段,全長12.5公里,改造為一級路,總投資約3.0億元。2015年做好啟動準備工作,計畫完成投資5000億元。
②S333高郵段,全長63.81公里,總投資20.4億元。“十二五”期間計畫完成投資12.5億元;2011年-2012年續建完成一期工程,計畫完成投資8億元;2012年-2014年建設完成二期工程,計畫完成投資4.5億元;
③八車線(連線安大公路及S237),作為八橋高速出入口快速連線線,全長17公里,一級公路。2014年—2015年啟動建設,計畫完成投資1億元。
寧鹽高速公路高郵段,全長65公里,是鹽城至南京經我市東西向又一條快速通道。“十二五”期間,爭取立項,2015年做好規劃設計、征拆等啟動準備工作,計畫完成投資1億元。
4、大力推進惠民工程(投資4.85億元)。
(1)完善縣道網建設,主要做好X205周龍線、X202甘臨線、X301李周線的延伸。2015年開始實施,計畫完成投資8000萬元。
(2)提升鄉道通暢水平,實施鄉道升級改造,“十二五”期間,改造升級部分鄉道300公里。2012年-2015年實施,計畫完成投資1.5億元。
(3)新、改建到重點產業園區、集中居住點道路200公里。2011年-2015年實施,計畫完成投資5500萬元。
4)改造鄉村公路危橋672座,消除鄉村公路安全隱患,方便民眾生產生活。2011年-2013年實施,計畫完成投資12500萬元。
(5)完成北澄子河撤渡建橋新王、南圩大橋建設任務。2011年實施,計畫完成投資7500萬元。
5、加強農村公路管養,打造農村宜居環境。
對全市公路實行分級管理,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重點解決鄉村公路管養機構、人員、經費穩定和正常化問題。進一步整合資源,研究和完善各項考核檢查機制,落實穩定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渠道,強化路產路權,提高管理效率,確保全市農村公路縣、鄉村道好路率達80%以上,路域環境得到較大提高。
(二)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目標及任務
按照“客運零換乘、貨物無縫銜接”的要求,大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和城鄉物流網點全覆蓋,全面實現“運力結構更加合理、營運線路更加科學、市場秩序更加規範、交通環境更加優美、交通安全更有保障”的目標。
1、道路客運業:
(1)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大力推進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一是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從源頭上解決我市客運市場矛盾。建立規範的城鄉公共運輸成本費用評價制度和政策性虧損評估制度,鼓勵實行公共運輸低票價政策,落實政府財政經濟補貼、補償政策。對政策性虧損,由政府給予補貼;對城鄉客運企業承擔的社會福利(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傷殘軍人、學生等實行免費或優惠乘車)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而增加的支出,由政府進行專項補償。二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統籌規劃、遠近結合,打破城鄉客運二元分割機制,建立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資源共享、經濟便利、安全有序的從城區到鄉鎮及行政村的城鄉一體化客運網路。三是最佳化結構,提升形象。對現有民營公交(華興公交公司)進行改造,由國有經營主體(市道路客運有限公司)統一經營、管理。最佳化經營模式,取消個體車輛掛靠或承包租賃經營,實行公車公營。調整和整合線路走向,執行優惠票價,實行規範化服務。城鄉客運線路按照“五定、三統一”(定線路、定班次、定時間、定票價、定站點,統一排班、統一調度、統一結算)的服務標準規範運行。
(2)明確發展目標,最佳化資源配置。加快客運企業經營機制的改造,加大運力結構調整的力度,提升車輛檔次,構建完善的旅客運輸體系,使客運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地適應民眾出行的需求。“十二五”期間,力求我市省市際線路班車、中高級以上車型達90%以上;旅遊包車客運車輛,高級客車達100%。
(3)加強出租市場管理,實行運力額度控制。以全面提升全市出租汽車行業服務質量和信譽度為宗旨,打造出租汽車服務品牌,塑造計程車的良好形象;同時,強化對計程車企業的信譽考核,切實履行對計程車企業的管理職責。
2、道路貨運業:
(1)打造龍頭物流企業。“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打造誠信物流、紅太陽物流、波司登物流、鴻運物流等4-5家道路運輸龍頭物流企業,力爭進入省級龍頭物流企業行列。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貨源、資金和人才上的優勢,組織推廣公鐵水空綜合運輸、甩掛運輸、快速貨運、城市配送和特種運輸等多種現代化運輸方式。
(2)推動貨運站(場)建設。打造1-2家快速貨運基地,市誠信物流在現有占地50畝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再規劃200畝土地、投入1億元資金;市紅太陽物流在現有占地53畝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再規劃155畝、投入1.3億元用於貨運場站建設,提供倉儲、配載、信息、停車、維修、住宿等服務。
(3)打造快貨基地。“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完善快速貨運服務標準,規範和發展全市快速貨運行業,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通過“江蘇快貨”品牌的推廣和省補貼資金的激勵,推動1-2家江蘇快貨基地建設,鼓勵快貨品牌企業的幹線運輸車輛向大型化、廂式化發展,鼓勵網路、GPS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在快速貨運線路上的使用。
(4)培育農村物流基地。構建1-2家農村物流龍頭企業,並在鄉鎮延伸設立辦事機構和駐點,以“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力爭服務面覆蓋到90%以上的行政村,成為農產品運輸的主要集散地。支持農村物流企業整合利用農村客運網路資源,實現客貨同網經營。計畫在車邏、八橋、湯莊、臨澤、界首、三垛、橫涇、司徒、甘垛、周山、周巷、卸甲、龍虬、菱塘、送橋客運站設立農村物流辦事處。
(5)建立應急物流中心。積極引導市誠信物流應急物流中心納入省級、揚州市級應急物流網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原則,建立長期應急保障車隊和船隊。由市誠信物流應急物流中心推進應急平台建設,應急車輛不少於20輛,應急運輸船舶不少於20艘,形成省、市、縣三級道路運輸應急指揮平台體系,實現各級指揮調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應急回響速度和指揮調度能力。
3、水上運輸業:“十二五”期間,對規模小、運力少、無管理人員的運輸企業進行整合,計畫註銷5-10家水運企業。加快推動水路運力結構調整,鼓勵技改投入,提高水路運輸效率,大力發展大噸位、貨櫃貨船。計畫培育1家海運企業,力爭海運力有零的突破。
4、汽車維修業:加速機動車維修市場監督系統的形成和功能的完善;建立和完善機動車維修市場有序競爭及發展體制,使機動車維修行業成為服務優質方便、秩序良好的服務體系。計畫到2015年,全市汽車保有量達60000輛,一、二類維修企業達40戶,三類快修企業達20戶,三類專項維修企業達50戶,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2戶。發展2家符合國標的一類綜合性維修企業和3家3S或4S專業維修店,發展2家“江蘇快修”三類企業,推動維修技術邁上新的台階。
5、駕培行業:逐步實現全行業培訓能力規模化、教學條件規範化、技能訓練模擬化、培訓服務人性化、管理手段科學化,切實履行駕駛員培訓行業管理職能,全面提升我市駕培市場的行業形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