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有碑文載曰:古之黃河東岸,有一高地,遍地插柳,枝繁葉茂,柳林成蔭,男耕於排柳之田,女織於院柳之間,村莊名字故名郎柳。高郎柳,原叫東郎柳,永樂年間,高姓人從大滹沱轉遷至此,因高姓居多,後改稱為高郎柳村。豫北素有“十八郎”之說,高郎柳,就是十八郎中的內四方、外五排中的外五排之一。
行政區劃
清宣統年間,隸屬滑縣廣財區;民國19年(1930年)歸屬滑縣第九區;1940年屬於衛南縣五區;1949年滑、衛兩縣合併,屬於滑縣第十三區;1954年王莊鄉成立後,歸王莊鄉(鎮)管轄。
自然資源
耕地2132畝
人口民族
村有1630人,有高、張、逯、李、趙、徐、劉等七個姓氏,其中高姓占三分之二,全為漢族。
歷史文化
十月初六,是一輪流古會,是高郎柳村、柴郎柳村、仝郎柳村、馮郎柳村、謝郎柳村(謝道口)俗稱“十八郎外五排”的五個行政村的共會,五年一個輪迴,輪流做東道住,主持大會。
風景名勝
天齊廟,子孫廟
著名人物
高福珍,村中唯一的老八路軍人,參加過“三大戰役”,轉業後,在貴州省凱里州任副縣長兼鎮黨委書記。
張法旺、張興旺、高志國、張玉勤、高順梅等藝人,為發展大平調(大邦戲)的戲曲事業,做出了很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