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

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

近日,由高邑縣文廣新局、高邑縣文化館編輯的《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第一輯)出版。

該書包括高邑縣我縣已被批准認定的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項,省級非遺名錄項目3項,市級非遺名錄8項,縣級非遺名錄86項。

主要內容,編委會,序言,

主要內容

近日,由高邑縣文廣新局、高邑縣文化館編輯的《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第一輯)出版。
該書包括高邑縣我縣已被批准認定的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項,省級非遺名錄項目3項,市級非遺名錄8項,縣級非遺名錄86項。
內頁內頁

編委會

編委會榮譽主任:楊國芳 彭敬捷
主任:龐甲辰 魏書江
主編:賈瑞卿
副主編:劉興國
編輯:趙振國
編寫成員: 翟秀煥 尉文霞 平敬芳 馮新志 冀三辰 趙麗平
攝影:趙振國
內頁內頁

序言

《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第一輯)序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以口傳方式為主,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
內頁內頁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口頭傳統,以及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繫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衝擊。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迫在眉睫。
目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已成為新時期文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將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高邑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縣,商周時就有文字記載,春秋戰國時名聲漸振。在這塊熱土上曾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故事。周昭王“里圃田之路,東至於房”,“王娶妻於房,生太子滿,是為穆王”,信陵君“竊符救趙”,王莽趕劉秀,劉秀鄗南登基建立東漢政權。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積澱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世代相傳的寶貴文化財富,是民間鮮活人性的傳遞,是民族文化的根脈。這些文化遺產,是高邑人民文化創造力、想像力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生命記憶,承載著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千百年來,這些燦爛的文化和遺產,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是廣大勞動人民的精神食糧,也是高邑人民獨有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
內頁內頁
文化是強國的基石,文化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縣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的發展也正在走向新的巔峰。近年來,縣委政府對我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在省市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我縣文廣新局、縣文化館積極開展工作,下鄉下村,走訪傳承人、知情人,蒐集整理了大量珍貴資料、圖片、和實物,使很多瀕臨消亡的非遺項目得到保護,取得了很大成績和階段性成果,為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夯實了基礎,初步構建成了我縣非遺保護體系和專門組織。
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動了全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我縣的非遺保護工作也迎來了春天,駛上了快車道。在縣委政府的的領導下,在省市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主管單位文廣新局組建了非遺保護專門機構和保護體系,使非遺的保護工作從無到有、從凌亂到有序,逐步步入常規化管理,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些頻臨消亡的非遺項目得到了保護和傳承。2009年,系統完成了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普查,挖掘整理出非遺項目60多項,2014年進行第二次補充調查,挖掘整理出非遺項目40多個。這些項目包括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戲曲音樂、傳統醫藥、傳統手工技藝、傳統舞蹈、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民俗九大類。特別是傳統戲劇中的南岩亂彈在201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到目前為止,我縣已被批准認定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項,省級非遺名錄項目3項,市級非遺名錄8項,縣級非遺名錄86項。這些成績的取得,使我縣的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躍升到新的台階,步入常規管理,為我縣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文化戰線的同志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體現出他們的愛崗敬業精神。
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2014年3月21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實施,隨著兩部法律條例的出台和實施,將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工作上升為法律制度和國家意志,為我們的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為使我縣這些寶貴的非遺項目得到傳承和保護,並為後人留下文字記錄和資料,
內頁內頁
近期,縣文廣新局、縣文化館,準備將近幾年來蒐集整理的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匯集成圖冊印刷出版。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後人的好事,也是一個龐大的文化工程。這對我縣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和舉措,必將對落實中央提出的強化文化軟實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宣傳高邑、凝聚民心、促進高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積極作用。
關於本書的定位,書名已經有了明確界定。一是 “高邑”。入卷內容必須是在高邑縣域範圍內流傳的;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高邑人民世代以口頭傳承,活態傳承的各種有較大影響和突出價值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已有具體標準,並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保存工作。
我局印刷出版《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冊》一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每個非遺項目產生的歷史淵源、地里位置、特色價值、發展過程、主要傳承人進行記錄和解讀。誠望通過本書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我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縣起到積極作用。
高邑縣文廣新局
內頁內頁
2016年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