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黎平縣茅貢鄉
- 下轄地區:3個村民小組
- 面積:6.67平方公里
- 區域面積:6.67平方公里
簡介,文化底蘊,民族建築,文化教育,農副產品,
簡介
高近村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最早是楊姓到止落戶,在明朝末期楊姓的兩個始祖從中潮鎮佳所遷到高近居住,楊姓占全村總人口的90%左右,吳姓是在民國期間從地捫村搬遷到高近居住,全村都是侗族。原來楊姓的始祖搬遷到這裡居住認為是高山峻岭,他們就起名為“高峻”,後在解放初期改寫為“高近”。村中具有代表性的、被譽為侗族民間三件寶的是“風雨橋”,“古戲樓”和“鼓樓”。高近村有1條小溪從門前而過,後山古木成蔭。寨腳有一座在清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修建的當時名為迎龍橋。迎龍橋以青石板為橋的層面,兩塊青石板長5.5米,寬1.2米,厚20公分,橋上樓亭為木質結構,共16根柱子,每根柱子落地處都有石雕鼓盤作為基腳,雕刻有獅子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有碑文為證。1980年高近村民眾自發捐款捐物再次重修此橋,高近原來用青石板架的橋共有8座,最長的6米,最短的5米,寬都在1米以上,厚在20公分左右,現保持完好的有6座。高近花橋造型古樸而美觀,是侗族人民傳統建築中魂寶,它以其獨特的造型享譽海內外,1998年中國郵政曾以該橋為圖案發行一枚紀念郵票,名為"田間風雨橋"。
高近村的後龍山還有其後龍山始祖在其山頂安放有一個大雕刻獅子,其用意是陣守村寨保平安,後來在1952年被他人破壞。高近村原來最興盛時間是清乾隆至道光年間,全寨的道路和重要道路都是青石板,後在1985年搞曬穀坪和修水庫要用石板為原料,石板被毀壞較多。1982年拆去曬穀坪的青石板後又用來鋪砌寨上的道路,到2000年全寨的青石班道路又重新恢復原貌。
高近村的侗族古戲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高近村人民對歷史建築物十分珍惜熱愛,他們有村規民約來教育子孫一代傳一代。200多年來花橋戲台保存完好,還保存有最古老,最完整的侗族民居,鼓樓、花橋、戲樓等建築,古戲樓包括三部分,主戲台、廂房和看戲場。主戲台建造精美,雄偉壯觀,主要作為戲人演唱侗戲和其他民族戲之用;廂房布置在主戲台左右兩側,在封建社會是屬於達官貴人觀席;主戲台正下方場地全部用鵝卵石鑲成的各種圖案,是屬當時平民百姓觀戲之處。戲台旁邊同時建有一座鼓樓。整個建築與高近花橋遙首相望,襯托出濃郁而古樸的侗族建築的風采,1956年高近古戲台重新修整,由於戲台的主要柱子結構沒有遭到破壞,維修後的戲台至今仍保持原樣,並以其歷史悠久而名傳國內外,很多國內外的專家,遊客經常到此觀賞和考察。一些專家認為,高近有一種神秘的力量,使人覺得應當細細品味。法國電視台的導演和攝影師到高近後,由於受風景和風情的感染,不捨離去,只得破例讓他們在高近住上一夜。
文化底蘊
高近村四周都瀰漫著深厚的文藝氛圍,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在清朝期間都建有侗戲表演隊伍,吹蘆笙,放牛打架的習俗,民族節日主要是農曆的"六月六"和十月立冬後的平安節,以及春節。每逢節日他們都穿著美麗的民族盛裝,走進鼓樓,男女青年唱著行歌坐月歌,全村人都來觀看。"平安節"放牛打架吹蘆笙慶祝豐收。過春節演侗戲互相請客吃酒,一個寨與一個寨互相走親戚、憶相思、采歌堂和放鞭炮等民族文化娛樂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真是好不熱鬧。
高近村從清朝以來都組建有侗戲班子,戲班子的演員(當地人叫他們為戲師傅)經常到附近村寨演出,民國時間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有侗戲師楊獻高、吳生義。吳生義還經常到外地教侗戲,當侗戲師傅。1982年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後,高近村的楊文榮就組織當地的民眾成立桂戲班子,並請廣西省的楊國傑來教桂戲。1983年-1990年每年都組團到本鄉附近的地捫、流芳、路團和企寨一帶演出,還到岩洞鎮的岩洞、銅關、孟彥鎮、八柳,德鳳鎮的黎平寨、黎平所和榕江宰麻、高洞和忠誠等地演出侗戲和桂戲,所到之處都受到民眾歡迎,當時戲班演出具有代表人物有楊國君、楊文光、楊應琪、吳振基、楊通香、楊應香、楊培枝、楊培桃等演員。
民族建築
在民族建築方面,高近村人才輩出,當地木匠師傅能建築古戲台、花橋、鼓樓、四合天井樓。民族建築師現代的有吳振林、楊應琪、楊應琪是當代具有代表性的侗族建築師,他在黎平建有多座花橋、鼓樓,到外地建有錦屏花橋長138米,榕江車江建有高38米的鼓樓、州政府凱里橢圓形花橋式的體育館建有長640米的長廊和從江縣城建一座21層高的鼓樓。
楊應琪2001年榮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授予"園林古建築技術名師"稱號。楊文榮同志熱愛本民族的風情,曾經組織民眾成立戲班子,捐款捐物維修戲台,人稱寨老。他1986--1994年先後任縣第三屆和第四屆政協委員,1986年曾到重慶參加學習隴稻溝養魚和農業生產技術,他在當地試驗隴稻溝養魚成功。1988年被州政協評為"智力支邊先進代表",榮獲榮譽證書一本和獎金,1993年榮獲黎平縣第四屆優秀政協委員並獲得榮譽征書一本和獎金。在民族剌繡方面同樣有繼承人,侗族婦女大部份都會編織花帶,有的還會繡花鞋、背小孩的背帶和侗族裙子。代表人物有楊應秀、楊通香等人。
文化教育
高近村人民重視教育,他們學文化、凡是做公益事業都刻碑為紀念,歌頌公德流芳千古,從國民時1936年前後時間就辦起了私塾,本村的兒童少年就到私塾讀書,培養有文化的楊通儒、楊本賢、楊獻高、吳生義等人,解放後政府很重視教育,在本村辦起初小,高年級的學生到寨頭民小讀書。2001年九月份為集中人力物力辦學和為提高教學質量以及高年級學生就近上學,經高近村民建議,鄉政府決定把高近初小合併到流芳村辦成完全國小。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間培養了大批人才,現中青年人90%的讀完國小。
現在7-12周歲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13-15周歲少年入國中的入學率90%。15歲以上的青年有的還讀完高中。有的讀到中專、大專、有的參加了教育工作、行政工作及其他工作,有的學到知識外出打工當了工廠的技術人員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農副產品
高近村農副產品主要以生產水稻、利用稻田養魚。水稻保證自足外,還向社會銷售,該村還盛產冬瓜,一般冬瓜每個在12公斤以上,2004年有一個冬瓜達到46公斤重,他們種植冬瓜肉質厚、質量好,冬瓜銷售在當地遠近聞名。該村還重視保護森林的覆蓋率,村寨周圍全部綠化。寨上衛生整潔,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是一個美麗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