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也稱拐子,是由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由於表演者高出一截,觀眾需要仰起頭來或是站在高處觀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蹺稱為“高瞧戲”。這種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民眾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蹺
- 地理標誌:山西省,東北三省,甘肅省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高蹺戲
編號: 4—4—10
名錄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張家口蔚縣
編號: 4—4—10
名錄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張家口蔚縣
名錄簡介
高蹺戲,是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它原先是表演者腳踩三至五尺高的木拐,走上街頭,圍著高桌邊扭邊唱。演唱時管弦樂隊伴奏,其風格幽默風趣,引人入勝。後來表演形式是不登拐子,在舞台上和其它戲劇一樣說唱表演。
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金朝時在雜劇歸類中屬“笑樂院本”,正式形成戲曲形式。
到了清末民國初,蔚州高蹺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提高,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入鼎盛期,不僅在當地,而且在當年的察哈爾省會張家口以及壩上、內蒙一帶,連續10幾年,久唱不衰,影響極大。被譽為“塞上一枝紅梅”。
蔚州高蹺戲,張家口觀眾稱“蹦蹦戲”,而官方卻稱其為秧歌。當年《察省民國日報》曾常常刊登出“本市各戲院近日座客稀少,怡安茶館蔚縣秧歌每日早晚,大有人滿為患”的訊息。
蔚州高蹺戲的傳承,難以盡數查考,縣城紙店頭村的高蹺藝人孫繼忠(外國人),逢駕嶺村的高蹺藝人沈佃勝,南雙澗村的孫寶山、任旭等人僅乙起其上三代。即:到了清末民國初,蔚州高蹺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提高,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進入了鼎盛期。新中國成立前後,蔚縣的高蹺戲班不僅在當地,而且在當年的察哈爾省會張家口以及東口外的張北、沽源和口裡的崇禮、赤城、龍關、趙川一帶廣泛流傳,影響極大。被譽為“塞上一枝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