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1954.05~2011.12.26),男,江蘇南京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師從著名歷史學家茅家琦,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高華生前為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兼職教授,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等職。
高華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當代著名的中共黨史、毛澤東專家,被業界譽為“當代中國歷史研究領域最傑出的學者”。著有《站在歷史的風陵渡口》、《革命年代》、《歷史學的境界》等著作。其中代表作品《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揭示了中國式思想改造的緣起與模式,尤為學界所重。
2011年12月26日22時15分,高華在南京病逝,年僅57歲。
基本介紹
個人履歷,研究方向,講授課程,個人作品,專著,論文,社會評價,
個人履歷
1954年出生於江蘇南京。
“文革”期間,曾做過8年工人。
大學畢業後,在南京大學工作。
1995—1996年,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做訪問學者。
2004年2-7月,在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擔任客座教授。
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國現代史、民國史、中國左翼文化史、以及當代中國史的研究,中共黨史領域尤深。
講授課程
本科:20世紀中國政治與左翼文化運動 、馬列史學名著導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碩士:中國現代史研究。
博士:當代中國史專題研究 、當代中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當代中國史史料評介。
個人作品
專著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另有《論孫科革新國民黨的努力及其失敗》、《關於國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問題》、《身份和差異:1949-1965年中國社會的政治分層》、《在歷史的“風陵渡”口》《多變的孫科》等。
論文
同盟會的“暗殺時代”,《文史精華》2010年4期;
王銘章殉國與川軍抗戰,《文史精華》2009年8期;
激進主義的再思考:從台灣談起,《同舟共進》2009年5期;
孫中山在兩岸的“境遇”,《同舟共進》2009年4期;
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文史精華》2009年4期;
從丁玲的命運看革命文藝生態中的文化、權力與政治,《炎黃春秋》2008年4期;
台北所藏大陸20世紀50—60年代資料過眼錄,《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2期;
紅軍長征的歷史敘述是怎樣形成的,《炎黃春秋》2006年10期;
在革命詞語的高地上,《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8期;
行走在歷史的河流(代自序),《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5期;
如何認識毛澤東時代,《文藝研究》2005年9期;
當代史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4期;
略論胡繩晚年的思想變化,《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0期;
鄭觀應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建言,《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3期;
在歷史中求真實,《世紀》2004年2期;
從《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發動,《炎黃春秋》2004年1期;
主持人語:橫看成嶺側成峰:發現當代史的多重面相;敘事視角的多樣性與當代史研究——以50年代歷史研究為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3期;
1960年“持續躍進”中的江蘇省城市人民公社運動,《浙江學刊》2002年5期;
論孫科在制定《五五憲草》過程中的思想變化,《江海學刊》2000年4期;
試論延安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6期;
從“再造”國民黨到“以黨治國”:論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孫科的政治主張,《民國檔案》1998年3期;
孫科與國民政府的對蘇外交(1932—1945),《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2期;
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教訓,《戰略與管理》1995年4期;
論大革命時期的孫科,《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5期;
力行社的成立時間及組織層構考釋,《民國檔案》1991年4期;
唐君毅學術生平略論,《東南文化》1991年Z1期;
民族認同的錯位:“台獨”謬論剖析,《江蘇社會科學》1990年4期(合作者:薛翔);
論六十年代初台灣中西文化論戰中的李敖,《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1期;
折中主義文化現象的兩重性——以梅光迪為例,《東南文化》1988年2期。
社會評價
南京大學教授董健:高華之死,令我悲痛,這悲痛壓在內心深處,如鉛似冰,既沉且冷。其實,近幾年來,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難以讀書,人已似死去一半,對“生”之留戀已大為淡漠,對“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對親朋之死,多淡然處之。但此次高華被萬惡的病魔奪去了生命,我卻難以抑制一種巨大的悲痛,因為我們太需要他了——單就正在蛻變成官場和商場的中國大學來說吧,多么需要像高華那樣有獨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學者來為失魂的大學招魂啊!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楊奎松:高華“是毛澤東研究的排頭兵”。“高華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學界研究黨史的佼佼者。在近現代史研究領域,還有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兩方面,高華都領風氣之先。高華的研究有很強的個性,也有很強烈的現實關懷。高華的研究表現了一個學者的誠實、正直和獨立思考”。
香港衛視執行台長楊錦麟:“我與高華有數面之緣,我曾經專程到南京他家中採訪過高華,很有自己堅持的一位學者,為做學問折損了自己的生命。高華不齒與諂媚逢迎者為伍的風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我們相處了大約一個月。高華先生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學者,高華在生活中是一個謙謙君子,不像他在學術著作和文章中那樣鋒芒畢露。那次見面之後,我們一直有電話和郵件往來。高華突然去世,我一時難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說法,搞歷史研究,四十歲才起步,五六十歲是黃金時期,七八十歲還能繼續做,因為歷史學和計算機不一樣,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年紀越大,對歷史的感悟越透徹,越深沉。如果高華先生活到八九十歲,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華的著作,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了經典。每一年都會有各種好書的評選,有些年度好書,可能是和當年的一些歷史事件和現實關懷有關。但是,能夠沉澱下來的不是很多,高華先生的著作,就經受住了考驗”。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難過!僅57歲,比我還年輕啊。我與高華先生僅一面之緣,高華來我校,我們一起吃過一次飯。高華已患病,話不多,但還是很有精神,對今後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對高華的現代史研究、黨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給他十年時間,又該有多少精闢的論著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