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全解讀·王后雄考案:物理(課標版)(2014版)》打破高考複習沉迷於題海戰術的誤區,通過對考點單層剖析,對最新高考母題及未來可能考題的細緻解析,首創講解與例題完全對照式複習模式,達到全面可能考題的細緻解析,首創講解與例題完全對照式複習模式,達到全面提升知識與能力的目的。《高考完全解讀·王后雄考案:物理(課標版)(2014版)》以完全詮釋考綱和樣題、凸顯模式解題和“高考工具”完備而著稱於世。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考完全解讀•王后雄考案:物理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頁數:362頁
- 開本:16
- 作者:漆應階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326137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2014年高考題型預測與答題技術指南
能力測試點
運動的描述 勻速直線運動
1機械運動( mechanical movement)
2參考系( reference frame)
3質點( mass point)
4時刻與時間
5路程和位移( displacement)
6標量( scalar)和矢量(vector)
7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8瞬時速度( instantaneous velocity)
9勻速直線運動
10加速度( acceleration)
11對質點的理解
12位移和路程的異同
13速度變化情況的判斷方法
14速度概念的拓展
15聯繫實際的運動學問題
能力測試點2
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1勻變速直線運動(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
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係
5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6自由落體運動( free—fall motion)
7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8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9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幾個有用的推論
10對推論△x= at2的拓展
11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般方法
12套用運動學公式解決行車問題應注意的問題
能力測試點3
運動圖像追及和相遇問題
1位移圖像(x—t圖像)套用要點
2速度圖像(v—t圖像)套用要點
3x—t圖像與v—t圖像異同點
4解答追及和相遇問題的常用方法
5追及和相遇問題的求解思路
6相遇與追及問題中的臨界與極值問題
7勻變速直線運動與汽車安全行駛
能力測試點4
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1有效數字
2誤差
3兩種常用計時器
4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步驟
5數據處理及實驗結論
6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7實驗注意事項
8實驗誤差分析
9頻閃照相法和光電計時器
能力測試點5
力、重力和彈力
1力的概念(force)
2力的表示
3重力(gravity)
4重心(center of gravity)
5彈力(elastic force)
6胡克定律( Hooke law)
7對重力概念的理解
8對重心概念的理解
9關於彈力有無的判定
10關於彈力方向的判定
11理解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能力測試點6
摩擦力物體的受力分析
1滑動摩擦力( sliding frictional force)
2靜摩擦力( static frictional force)
3摩擦力大小的計算方法
4靜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
5摩擦力的常見錯誤分析
6靜摩擦力突變時的“隱含條件”
7兩類摩擦力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接觸面
8力是否存在的三個判斷依據
9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能力測試點7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 composition of forces)
2力的分解( resolution of forces)
3平行四邊形定則(parallelogram rule)和三角形定則
4合力與分力的關係
5求合力的方法
6分解力的方法
7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則分析力最小的規律
能力測試點8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1共點力(concurrent forces)
2平衡狀態( equilibrium state)
3共點力的平衡條件(equilibrium condition)
4三力平衡的基本特性(三力不平行)
5研究三力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
6臨界狀態
7極值問題
8動態平衡問題
9平衡問題中常用的思維方法
10受力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11斜面與螺旋間關係
能力測試點
實驗: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數據的處理方法
6注意事項
7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
8對F—L圖像的拓展
9實驗創新改進
能力測試點10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實驗注意事項
6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7誤差分析
8實驗方法的遷移
能力測試點11
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歷史上對力和運動的關係的認識過程
2牛頓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3慣性(inertia)
4牛頓第三定律(Newton third law)
5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要點
6慣性的理解要點
7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要點
8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比較
9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能力測試點12
牛頓第二定律力學單位制
1運動狀態的改變
2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頓第二定律( Newton second law)
4力學單位制
5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要點
6力、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關係
7一類彈簧問題
8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兩種常用方法
9牛頓第二定律在瞬時問題中的套用
10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
能力測試點13
牛頓第二定律的套用超重與失重
1動力學的兩大基本問題
2怎樣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3超重與失重( overweight&weightlessness)
4超重與失重的套用及其危害
5對超重與失重現象的進一步理解
6牛頓第二定律在連線體問題中的套用
7牛頓第二定律在臨界問題中的套用
8牛頓第二定律在傳送帶問題中的套用
9疊放滑塊在運動過程中的三種關係
10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幾種典型思維方法
能力測試點14
實驗:驗證牛頓運動定律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數據處理
6注意事項
7誤差分析
8實驗可改進創新
能力測試點15
曲線運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曲線運動( curvilinear motion)的速度方向
2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3曲線運動的性質
4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5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一般思路
6三種不同運動的類比
7合運動性質的判斷方法
8“關聯”速度問題
9船過河問題
10軌跡在速度與力之間
11下雨(或颳風)現象中的運動問題
能力測試點16
拋體運動的規律
1拋體運動
2豎直上拋運動
3豎直下拋運動
4斜拋運動
5平拋運動
6豎直上拋運動的重要特性
7豎直上拋運動的兩種研究方法
8研究平拋運動的常用方法
9平拋運動的幾個有用的推論
10平拋運動與斜面結合問題
11利用平拋運動的軌跡解題
12類平拋運動的分析
13實際情境中平拋運動模型的建立
能力測試點17
勻速圓周運動 向心力
1勻速圓周運動( circular motion)
2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
3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
4離心運動和近心運動
5兩種傳動模式的特點
6正確理解向心力
7勻速圓周運動與非勻速圓周運動
8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9豎直平面內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
10水平面內靜摩擦力作用下的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
11圓周運動問題的分析與求解
能力測試點18
萬有引力天體運動
1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2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3人造地球衛星
4三種宇宙速度
5地球質量計算的幾種方法
6星球表面和某高度處的重力加速度的求解
7地球同步衛星
8與衛星有關的幾個概念的比較
9求解天體問題的三大思維起點
10人造衛星的變軌動態分析
11衛星的追及問題
12雙星或多星問題
能力測試點19
功功率
1功(work)
2正功和負功
3功率(power)
4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5額定功率、實際功率與機械效率
6功的正負的意義與判斷方法
7恆力做功的兩種求法
8機車以恆定功率啟動和以恆定加速度啟動的區別
9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功
10摩擦九做功的特點
11變力做功的計算方法
12平均功率的估算問題
能力測試點20
動能動能定理
1動能( kinetic energy)
2動能定理(theorem of kinetic energy)
3進一步理解動能定理
4套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基本步驟
5動能定理的套用技巧
能力測試點21
機械能守恆定律
1重力做功的特點
2重力勢能(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3彈性勢能(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4機械能(mechanical energy)
5機械能守恆定律(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6重力勢能的相對性與重力勢能變化的絕對性
7如何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
8機械能守恆定律與動能定理的區別與聯繫
9常見機械能守恆的模型
10套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解題的思路
11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套用要點
能力測試點22
功能關係能量守恆定律
1能及其基本性質
2功和能的關係(work and energy)
3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
4摩擦力做功的特點
5兩種摩擦力做功引起能量轉化的比較
6幾種常見的功能關係及其表達式
7套用能量守恆定律解題的步驟
8忽視繩子張緊瞬間的能量損失導致錯誤
能力測試點23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探究過程
5注意事項
6誤差分析
7實驗原理的創新
能力測試點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注意事項
6誤差分析
7實驗方法的創新
能力測試點
電場力的性質的描述
1電荷、電荷守恆定律、點電荷( electric charge,law of electric charge conservation, point charge)
2庫侖定律( Coulomb law)
3電場、電場強度、電場線( electric field,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electric field line)
4對電場強度的三個公式的理解
5求解電場強度的幾種特殊思維方法
6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平衡問題
7電場線和電荷運動軌跡的關係
能力測試點26
電場能的性質的描述
1電勢(electnc potential)、電勢差(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電勢能(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
2等勢面( equipotential surface)
3電場力做功
4電場中電勢高低的判斷方法
5電荷具有電勢能大小的判斷方法
6對公式E=U/d的理解及套用
7電場中的功能關係
8帶電體的力、電綜合問題
能力測試點27
電場的相關套用
1電容器(capacitor)
2電容(capacitance)
3靜電計
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
5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
6帶電粒子的重力是否忽略的問題
7示波管的原理
8平行板電容器的動態分析
9帶電體在電場中運動的處理方法
10帶電粒子在交變電場中運動的分析方法
能力測試點28
部分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1電流(current)
2電阻定律(law of resistance)
3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
4電功( electric work)、電功率(electricpower)、焦耳定律( Joule law)
5串、並聯電路特點
6電路圖的簡化
7電路故障問題的分析方法
8部分電路電學量的極值問題
能力測試點29
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1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
2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3電源的相關功率和電源的效率
4電路的動態分析
5含電容器電路的分析
6利用電源的外特性曲線和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解題
7其他參數隨外電阻R變化的關係及圖像
能力測試點30
電學實驗基礎電阻的測量
1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原理與使用方法
2靈敏電流表
3電壓表的改裝
4電流表的改裝
5伏安法測電阻
6滑動變阻器兩種接法的選擇
7電學儀器的選擇標準
8電學實驗基本儀器的選擇方法
9電阻的其他測量方法
能力測試點31
實驗:探究決定導體電阻的因素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注意事項
6誤差的主要來源及分析
7電阻定律的拓展套用
8實物圖的連線方法
能力測試點32
實驗: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注意事項
6實驗方法的改進
能力測試點33
實驗: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注意事項
6誤差分析
7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其他方法
能力測試點34
實驗:練習使用多用電錶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
5使用電錶的注意事項
6誤差分析
7電學“黑箱子”問題的分析方法
能力測試點35
磁場及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1磁現象的電本質
2安培分子電流假說和磁性材料
3磁場(magnetic field)
4磁場的方向、磁感線、安培定則
5磁感應強度( magnetic induction)
6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安培力(Ampere force)
7磁通量( magnetic flux)
8地磁場( geomagnetic field)
9勻強磁場( uniform magnetic field)
10磁電式電流表
11磁感線和電場線比較
12磁感應強度B與電場強度E的比較
13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分析方法
14安培力作用下導體運動的分析方法
15安培力與力學綜合問題
能力測試點
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1洛倫茲力( Lorentz force)
2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規律
3洛倫茲力與電場力的比較
4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分析方法
5洛倫茲力作用下帶電粒子運動的多解問題
6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運動的臨界極值問題
能力測試點
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及其套用
1複合場的組成及其特點
2與電場力和磁場力有關平衡問題的分析方法
3複合場中帶電粒子運動的基本規律
4“磁偏轉”和“電偏轉”的差別
5帶電粒子在組合場中運動的套用實例
6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運動的套用實例
7帶電粒子在複合場中運動問題的處理方法
能力測試點38
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
1磁通量的變化
2電磁感應現象
3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定
4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思維流程
5感應電動勢方向的判斷
6右手定則與左手定則的比較
7安培定則、左手定則、右手定則、楞次定律套用於不同現象
8楞次定律的推廣含義套用
能力測試點39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自感渦流
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2自感現象( self induction)
3日光燈
4渦流現象
5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
6對Φ、△Φ、△Φ/△t的進一步理解
7對公式E= BLv的深刻理解
8公式E=n△Φ/t△與E=B/vsinθ的區別與聯繫
9通電自感和斷電自感的比較
10q=n△Φ/R的理解與套用
能力測試點40
電磁感應定律的綜合套用
1電磁感應中的電路問題
2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力學問題
3電磁感應中能量轉化問題
4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圖像問題
5電磁感應綜合題的特點
6電磁感應現象中能量轉化規律
7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動力學問題
能力測試點41
交變電流的產生和描述
1交變電流(altemating current)及其產生機理
2中性面
3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4電感—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
5書寫交變電流瞬時值表達式的基本思路
6交流電“四值”的理解與套用
7幾種典型交變電流有效值的計算問題
8交流電知識和力學、電磁學知識的綜合套用
9等效思維在交變電流產生上的巧妙運用
能力測試點42
變壓器與遠距離輸電
1變壓器(transformer)
2理想變壓器
3常見變壓器
4變壓器的動態分析
5減小輸電電能損失的兩種方法
6遠距離輸電
7處理遠距離輸電的基本思路
能力測試點43
實驗:感測器的簡單使用
1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2感測器的套用
3實驗器材
4研究熱敏電阻的熱敏特性
5研究光敏電阻的光敏特性
6注意事項
7實驗改進
8斯密特觸發器
3—3模組
能力測試點44
分子動理論與統計觀點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
1分子動理論
2阿伏加德羅常數( Avogadro constant)
3布朗運動( Brown motion)與分子熱運動的比較
4分子平均動能、分子勢能、內能
5物體內能的變化
6能量守恆定律(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
7熱力學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8熱力學第二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9熱力學第三定律(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10微觀量的估算方法及步驟
11常見微觀量的求解表達式
12分子力做功與分子勢能變化的關係
13實驗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的大小
能力測試點45
氣體狀態參量及其關係 固體、液體的性質
1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2理想氣體( ideal gas)
3描述氣體狀態的狀態參量
4氣體的狀態及變化
5理想氣體實驗定律
6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
7固體(solid)
8液體( liquid)
9液晶( liquid crystal)
10飽和汽與飽和汽壓
11濕度
12氣體壓強與大氣壓強的區別
13幾種常見情況的壓強計算
14液柱的移動問題的分析
15變質量問題
16氣缸類問題的解法
3—4模組
能力測試點
機械振動
1機械振動( mechanical motion)
2回復力
3描述振動的物理量
4簡諧運動(simple harmonic motion或SHM)
5簡諧運動的圖像
6簡諧運動的表達式
7簡諧運動的兩種基本模型
8自由振動、阻尼振動、受迫振動( forced vibration)和共振(resonance)
9簡諧運動的分析方法
10根據簡諧運動圖像分析簡諧運動情況的基本方法
11簡諧運動能量轉化的分析思路
12受迫振動特徵分析
13計算簡諧運動路程的方法
14實驗: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能力測試點47
機械波
1機械波(mechanical wave)
2機械波的分類及特點
3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4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係
5波特有的現象
6聲波
7波的圖像
8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點振動的分析
9橫波的傳播方向與質元振動方向的判斷方法
10波動圖像與振動圖像的比較
11已知波速v和波形,畫出再經△t時間波形圖的方法
12關於波動和振動關係的幾個有用推論
13波動圖像問題中的多解性討論
能力測試點48
電磁振盪與電磁波相對論
1電磁振盪
2LC迴路的周期和頻率
3麥克斯韋電磁場(electromagnetic field)理論
4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5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
6電視與雷達
7電磁波譜(elect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8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
9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
10相對論的三個結論
11LC振盪電路的分析
12感應電場和靜電場的區別
能力測試點49
光的折射、全反射現象
1光的折射定律(refraction law)
2折射率( refraction index)
3全反射和臨界角(total refraction、critical angle)
4三稜鏡及全反射稜鏡
5光的色散( dispersion)
6實驗:玻璃折射率的測定
7用折射定律分析光的色散現象
8折射定律公式的套用
9視深問題的分析方法
10實驗方法的創新
能力測試點50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現象
1光的干涉(interference)
2光的衍射(diffraction)
3光的偏振( polarization)
4雷射( laser)
5雙縫干涉和單縫衍射的區別
6為什麼用白光做雙縫干涉實驗時,中央白條紋兩側會出現彩色條紋
7白光通過雙縫干涉和通過稜鏡都形成彩色光帶,二者有什麼不同之處
8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3—5模組
能力測試點51
碰撞與動量守恆
1動量( momentum)
2動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3動量守恆定律的“六性”
4動量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5動量守恆定律的適用範圍
6反衝( recoil)現象
7碰撞
8判斷碰撞結果是否可能的方法
9爆炸現象的處理方法
10反衝運動中移動距離的求解方法
11多物體或多過程系統動量守恆問題
12解動力學問題的三個基本觀點
13動量守恆定律與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區別
14力學規律的選用原則
15實驗驗證動量守恆定律
能力測試點52
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
1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
2光子說對光電效應規律的理解
3康普頓效應
4德布羅意波、機率波(probability wave)
5不確定關係(即海森伯測不準原理)
6光的波粒二象性( wave—particle duality)
7原子核式結構
8玻爾原子理論
9電子云( electron cloud)
10氫原子能級結構、能級公式
11天然放射現象、三種射線
12原子核的衰變( decay)
13半衰期( half—life)和平均壽命(mean lifetime)
14放射性同位素( radioactive isotope)的套用與防護
15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16原子核的組成、同位素、核力
17核能( nuclear energy)
18獲取核能的途徑
19用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及其規律
20核反應方程的配平及α、β衰變次數的確定
21寫核反應方程的方法
22核能的計算方法
23正確認識質量虧損
24α、β衰變過程與動量守恆及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的綜合套用問題
決勝高考
專家教你考場解答物理試題
2014年物理高考適應性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