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蓮,女,漢族,1963年1月出生,湖北省大悟縣人,教授,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翔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 性別:女
- 職務:中國地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主講課程,學生評價,教學模式——“理+情”對話,榮獲獎項,
主講課程
主講《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概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概論》等課程。主編專著和教材5部,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曾被評為中國地質大學優秀優秀教師、湖北省高校“兩課”教學先進個人、中國地質大學“三育人”標兵。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近現代史
學生評價
學生這樣評價她:“像春風一樣溫柔,像春雨一樣滋潤;她是春風化雨、愛心如水的良師,更是學生們喜愛的益友。”她,就是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翔蓮教授。
教學模式——“理+情”對話
“教書,必須站到學生的立場上,看他們需要什麼。所傳授的東西一定要對學生有用。”高翔蓮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必須採用“理+情”的對話式教學模式。理,就是以理服人;情,就是以情感人。
“每設定一堂課,我都會想: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在哪裡,他們能從中學到什麼新知識,思想上又有怎樣的提升,”高翔蓮教學的對象都是“80後”和“90後”學生,她經常在課堂上以“對話式”進行專題討論、問題辯論、課後訪問。理論講授做到旁徵博引,專題討論與問題辯論力求思想交鋒,個別訪問力爭至真至情。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愛’,應該成為老師的天性。”高翔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她把“理+情”的對話延伸到課後,堅持下系下班,到學生中去,春夏秋冬從未間斷。對生活困難的學生,她送去及時幫助。她與學生成為互相信任的朋友,30歲時,學生們親切稱她“高大姐”,學生們親切喊她“高媽媽”。
榮獲獎項
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翔蓮教授牽頭的課題組承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農村大眾化研究——基於湖北英山的調查》被評為湖北黨的建設研究會2018年度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