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醫學院校選用教材·中醫防治學》是供成人教育中醫藥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使用的教材。它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中醫防治學的發展概況、基本思想。全書分為上篇和下篇兩大部分。上篇預防,主要講述養生防病、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方法,並對一些常見疾病的末病先防和既病防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下篇治療,主要討論了中醫治療疾病的原則、治療方法及多種治療手段。本書體現了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結合、重在預防的基本思想;並始終貫穿人體-自然-社會的一體觀和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及辨證調護、辨證施治的辯證觀。本書還吸收了新中國成立50年來中醫防治學研究的新觀點、新思想、漸成果,具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中醫傳統思想、結合當代研究成果的特點。《高等醫學院校選用教材·中醫防治學》可供成人教育中醫藥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自學考試應試人員、廣大中醫藥專業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的學習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醫學院校選用教材•中醫防治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270頁
- 開本:16
- 品牌:科學出版社
- 作者:師建梅 張弘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30086384, 978703008638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高等醫學院校選用教材·中醫防治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編寫說明
1 緒論
1.1 中醫防治學的發展概況
1.2 中醫防治學的基本思想
上篇 預防
2 養生防病
2.1 順時攝養
2.2 精神調養
2.3 惜精養腎
2.4 飲食調養
2.5 起居調理
2.6 環境保健
2.7 運動保健
2.8 藥物調補
3 既病防變
3.1 早期診治
3.2 控制疾病的傳變
3.3 防止病理從化
3.4 控制疾病發作
3.5 常見疾病的既病防變
4 瘥後防復
4.1 瘥後調理的基本原則
4.2 瘥後復發的預防
4.3 瘥後常見病證的調治
下篇 治療
5 治療原則
5.1 治病求本
5.2 標本緩急
5.3 扶正祛邪
5.4 調整陰陽
5.5 調理氣血
5.6 調整臟腑經絡
5.7 三因制宜
5.8 中醫臨床施治的思維方法
5.9 治則與治法的關係
6 治療方法
6.1 汗法
6.2 吐法
6.3 下法
6.4 溫法
6.5 清法
6.6 補法
6.7 和法
6.8 消法
6.9 理氣法
6.10 理血法
6.11 固澀法
6.12 開竅法
6.13 祛濕法
6.14 祛痰法
6.15 祛風法
7 治療方法的綜合套用
7.1 表里雙解
7.2 寒熱並用
7.3 攻補兼施
7.4 升降同用
7.5 分消祛邪
7.6 痰瘀同治
8 治療手段
8.1 藥物療法
8.2 針刺法
8.3 灸法
8.4 按摩
8.5 心理療法
8.6 拔罐療法
模擬試題
編寫說明
1 緒論
1.1 中醫防治學的發展概況
1.2 中醫防治學的基本思想
上篇 預防
2 養生防病
2.1 順時攝養
2.2 精神調養
2.3 惜精養腎
2.4 飲食調養
2.5 起居調理
2.6 環境保健
2.7 運動保健
2.8 藥物調補
3 既病防變
3.1 早期診治
3.2 控制疾病的傳變
3.3 防止病理從化
3.4 控制疾病發作
3.5 常見疾病的既病防變
4 瘥後防復
4.1 瘥後調理的基本原則
4.2 瘥後復發的預防
4.3 瘥後常見病證的調治
下篇 治療
5 治療原則
5.1 治病求本
5.2 標本緩急
5.3 扶正祛邪
5.4 調整陰陽
5.5 調理氣血
5.6 調整臟腑經絡
5.7 三因制宜
5.8 中醫臨床施治的思維方法
5.9 治則與治法的關係
6 治療方法
6.1 汗法
6.2 吐法
6.3 下法
6.4 溫法
6.5 清法
6.6 補法
6.7 和法
6.8 消法
6.9 理氣法
6.10 理血法
6.11 固澀法
6.12 開竅法
6.13 祛濕法
6.14 祛痰法
6.15 祛風法
7 治療方法的綜合套用
7.1 表里雙解
7.2 寒熱並用
7.3 攻補兼施
7.4 升降同用
7.5 分消祛邪
7.6 痰瘀同治
8 治療手段
8.1 藥物療法
8.2 針刺法
8.3 灸法
8.4 按摩
8.5 心理療法
8.6 拔罐療法
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