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港口機械專業規劃教材·港口機械修理(試用)》的主要內容包括:港口機械修理的基礎知識;發動機各系統的主要零件的修理;發動機常見故障的分析和異響診斷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職業教育港口機械專業規劃教材•港口機械修理
-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交通出版社
- 作者:馬喬林
-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4051913, 711405191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高等職業教育港口機械專業規劃教材(試用):港口機械修理》為高等職業教育港口機械專業規劃教材,也可供技術培訓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篇港口機械修理的基礎知識
第一章零件的失效
第一節摩擦與潤滑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零件的磨損
第三節零件的斷裂
第四節零件的腐蝕
第五節零件的變形
第二章零件的清洗、檢驗與分類
第一節零件的清洗
第二節零件的檢驗與分類
第三章零件的修復工藝
第一節機械加工修復法
第二節零件的焊修
第三節零件的電鍍修復
第四節零件的電刷鍍修復
第五節零件的金屬噴塗和噴焊修復
第六節零件的粘接修復
第二篇發動機修理
第四章氣缸體、氣缸蓋和曲柄連桿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氣缸體和氣缸蓋的修理
第二節氣缸的修理
第三節活塞連桿組的修理
第四節曲軸飛輪組的修理
第五節軸承的修理
第五章配氣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氣門組零件的修理
第二節氣門傳動組零件的修理
第三節配氣機構的裝配與調整
第六章燃料供給系的修理
第一節噴油器的修理
第二節噴油泵的修理
第三節化油器的修理
第七章點火系的修理
第一節火花塞的修理
第二節點火線圈的檢修
第三節分電器的檢修
第八章潤滑、冷卻系的修理
第一節潤滑系的修理
第二節冷卻系的修理
第九章發動機的總裝、磨合與試驗
第一節發動機的總裝
第二節發動機的磨合
第三節發動機的試驗
第四節發動機的驗收
第十章發動機常見故障的分析及異晌診斷
第一節發動機常見故障及檢查分析
第二節發動機異響的診斷
第三篇底盤修理
第十一章離合器的修理
第一節離合器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離合器的裝配與調整
第三節離合器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二章變速器的修理
第一節變速器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變速器的裝配與試驗
第三節變速器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三章萬向傳動裝置的修理
第一節萬向傳動軸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萬向傳動軸總成的裝配
第三節萬向傳動軸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四章驅動橋的修理
第一節驅動橋主要零件的修理
第二節驅動橋的裝配、調整與試驗
第三節驅動橋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五章轉向橋和轉向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轉向橋和轉向機構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轉向機構的裝配與調整
第三節轉向橋、轉向機構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六章制動裝置的修理
第一節車輪制動器的檢修
第二節氣壓制動機構的修理
第三節液壓制動機構的修理
第四節制動器制動效能試驗
第五節制動機構常見故障分析
第十七章 叉車工作裝置的拆裝工藝與故障分析
第一節叉車工作裝置的拆裝工藝
第二節叉車工作裝置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八章裝卸搬運車輛液壓系統故障的診斷
第一節液壓系統的故障率與故障預兆
第二節液壓系統故障的檢測
第十九章車輛的總裝、檢驗與試車
第一節總裝
笆一節行駛檢驗
第四篇起重輸送機械的修理
第二十章起重機的修理
第一節起重機主要零部件的檢驗與修理
第二節起升機構修理
第三節變幅機構修理
第四節迴轉機構修理
第五節運行機構修理
第六節金屬結構修理
第二十一章帶式輸送機修理
第一節帶式輸送機主要零部件的檢驗和修理
第二節輸送帶跑偏及防偏
第三節輸送帶損傷原因及維修
第四節帶式輸送機試運轉調試
參考文獻
第一章零件的失效
第一節摩擦與潤滑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零件的磨損
第三節零件的斷裂
第四節零件的腐蝕
第五節零件的變形
第二章零件的清洗、檢驗與分類
第一節零件的清洗
第二節零件的檢驗與分類
第三章零件的修復工藝
第一節機械加工修復法
第二節零件的焊修
第三節零件的電鍍修復
第四節零件的電刷鍍修復
第五節零件的金屬噴塗和噴焊修復
第六節零件的粘接修復
第二篇發動機修理
第四章氣缸體、氣缸蓋和曲柄連桿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氣缸體和氣缸蓋的修理
第二節氣缸的修理
第三節活塞連桿組的修理
第四節曲軸飛輪組的修理
第五節軸承的修理
第五章配氣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氣門組零件的修理
第二節氣門傳動組零件的修理
第三節配氣機構的裝配與調整
第六章燃料供給系的修理
第一節噴油器的修理
第二節噴油泵的修理
第三節化油器的修理
第七章點火系的修理
第一節火花塞的修理
第二節點火線圈的檢修
第三節分電器的檢修
第八章潤滑、冷卻系的修理
第一節潤滑系的修理
第二節冷卻系的修理
第九章發動機的總裝、磨合與試驗
第一節發動機的總裝
第二節發動機的磨合
第三節發動機的試驗
第四節發動機的驗收
第十章發動機常見故障的分析及異晌診斷
第一節發動機常見故障及檢查分析
第二節發動機異響的診斷
第三篇底盤修理
第十一章離合器的修理
第一節離合器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離合器的裝配與調整
第三節離合器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二章變速器的修理
第一節變速器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變速器的裝配與試驗
第三節變速器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三章萬向傳動裝置的修理
第一節萬向傳動軸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萬向傳動軸總成的裝配
第三節萬向傳動軸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四章驅動橋的修理
第一節驅動橋主要零件的修理
第二節驅動橋的裝配、調整與試驗
第三節驅動橋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五章轉向橋和轉向機構的修理
第一節轉向橋和轉向機構主要零件的檢修
第二節轉向機構的裝配與調整
第三節轉向橋、轉向機構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六章制動裝置的修理
第一節車輪制動器的檢修
第二節氣壓制動機構的修理
第三節液壓制動機構的修理
第四節制動器制動效能試驗
第五節制動機構常見故障分析
第十七章 叉車工作裝置的拆裝工藝與故障分析
第一節叉車工作裝置的拆裝工藝
第二節叉車工作裝置常見故障的分析
第十八章裝卸搬運車輛液壓系統故障的診斷
第一節液壓系統的故障率與故障預兆
第二節液壓系統故障的檢測
第十九章車輛的總裝、檢驗與試車
第一節總裝
笆一節行駛檢驗
第四篇起重輸送機械的修理
第二十章起重機的修理
第一節起重機主要零部件的檢驗與修理
第二節起升機構修理
第三節變幅機構修理
第四節迴轉機構修理
第五節運行機構修理
第六節金屬結構修理
第二十一章帶式輸送機修理
第一節帶式輸送機主要零部件的檢驗和修理
第二節輸送帶跑偏及防偏
第三節輸送帶損傷原因及維修
第四節帶式輸送機試運轉調試
參考文獻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2)滾輪組件裝復後,在油泵總裝之前,應分別檢驗和調整其總高度,使之與拆卸時所測結果相符,這樣,在噴油泵試驗時便於調整。
(3)安裝出油閥緊座時,擰緊力矩必須符合說明書規定。扭力過大將引起油泵套桶過度變形,引起柱塞卡死。
(4)安裝噴油泵凸輪軸時,注意軸向間隙應在規定範圍之內,兩端的調整墊片應基本一致,否則易引起輸油泵挺桿與偏心輪偏磨及推力盤位置的改變。
五、噴油泵的試驗與調整(在噴油泵試驗台上進行)
1.第一缸供油開始時刻的檢驗與調整
在噴油泵試驗台上可用溢油法檢驗供油開始時刻。檢驗時利用油泵試驗台供給的高壓油通過連線管供人噴油泵腔中,當柱塞處於未關閉進油孔位置時,高壓燃油可頂開出油閥,從標準噴油器的放氣管流出。撥轉噴油泵凸輪軸,使柱塞逐漸上行,當第一缸柱塞遮住套桶進油孔時,高壓油被隔斷,第一缸噴油器放氣管停止流油,這就是第一缸供油開始時刻。此時,泵軸上的刻線與泵體上的刻線標記應對正。未對正時,應調整第一缸挺柱的高度,國產Ⅱ號噴油泵通過改變調整墊片的厚度來調整挺柱高度,而8型泵則是通過調整螺釘來調整挺柱高度,挺柱高度增加,供油開始時刻提早,反之則推遲。調整挺柱高度的方法分別如圖6—6和圖6—7所示。
2.各分泵供油間隔角度的檢驗與調整
供油間隔角度是指按供油順序(發火順序),相鄰發火的兩分泵供油的間隔角度。由於組合式噴油泵凸輪軸是整體式的,各凸輪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調整各分泵的供油間隔角度時,以第一缸分泵供油開始時刻為基準,按供油順序,依次調整各分泵滾輪組件的高度(調整方法同上),直至各分泵供油間隔角度相等為止。
3.供油量的檢驗與調整
多缸發動機供油量的不均勻度應在規定的範圍之內。一般要求額定轉速供油量不均勻度不大於3%,怠速供油量不均勻度不大於30%。
供油量不均勻度可按下式計算:
供油量的調整方法是:
(1)調整額定轉速供油量時,應使噴油泵以額定轉速運轉,轉動操縱臂至最大供油量位置,觀察噴油l00次的各缸供油量,如不合標準,鬆開調節齒圈或柱塞撥叉的夾緊螺釘,將油量控制套桶相對於調節齒圈或相對於撥叉轉動一個角度,即可改變供油量。
(2)調整怠速供油量時,應使噴油泵在怠速條件下運轉,緩慢向增加供油量方向轉動操縱臂,在噴油器尖端開始滴油時,固定好操縱臂,噴油100次,觀察各缸供油量,如不合標準,仍按上述方法調整。
(3)調整常用轉速供油量時,通常因發動機在工作中以中速滿負荷運轉最多,所以,供油量規定為噴油泵在600~800r/min滿負荷的供油量。調整時使噴油泵在600~800r/min下運轉,將操縱臂向最大供油量方向轉到底,噴油100次,觀察各缸噴油量,以多數缸的供油量與標準供油量相比較。如不合要求,調節滿負荷供油量調節螺釘,供油量達到要求後,再分別調整各分泵供油量,使其達到均勻度的要求。
4.調速器的試驗與調整
(1)高速起作用轉速的試驗與調整:試驗時,起動試驗台,使噴油泵轉速由低向高逐漸增加至額定轉速,將噴油泵操縱臂向供油方向推到底,再慢慢增加噴油泵轉速,當調節齒桿(拉桿)開始向減少供油量方向移動時,這時的轉速就是調速器的高速起作用轉速,這個轉速應符合各機型說明書的規定,若不符,可通過增加或減少高速彈簧的彈力來加以調整。
(2)怠速起作用轉速的試驗與調整:試驗時,使噴油泵在低於怠速轉速下運轉,緩慢轉動操縱臂,當噴油泵剛剛開始供油時,固定住操縱臂,逐漸增加噴油泵轉速,當齒桿開始向減少供油量方向移動時,這時的轉速就是調速器怠速起作用的轉速,此轉速應符合各機型規定的怠速轉速,若不符,可通過調節怠速彈簧的張力來調節怠速的高低。
插圖:
(2)滾輪組件裝復後,在油泵總裝之前,應分別檢驗和調整其總高度,使之與拆卸時所測結果相符,這樣,在噴油泵試驗時便於調整。
(3)安裝出油閥緊座時,擰緊力矩必須符合說明書規定。扭力過大將引起油泵套桶過度變形,引起柱塞卡死。
(4)安裝噴油泵凸輪軸時,注意軸向間隙應在規定範圍之內,兩端的調整墊片應基本一致,否則易引起輸油泵挺桿與偏心輪偏磨及推力盤位置的改變。
五、噴油泵的試驗與調整(在噴油泵試驗台上進行)
1.第一缸供油開始時刻的檢驗與調整
在噴油泵試驗台上可用溢油法檢驗供油開始時刻。檢驗時利用油泵試驗台供給的高壓油通過連線管供人噴油泵腔中,當柱塞處於未關閉進油孔位置時,高壓燃油可頂開出油閥,從標準噴油器的放氣管流出。撥轉噴油泵凸輪軸,使柱塞逐漸上行,當第一缸柱塞遮住套桶進油孔時,高壓油被隔斷,第一缸噴油器放氣管停止流油,這就是第一缸供油開始時刻。此時,泵軸上的刻線與泵體上的刻線標記應對正。未對正時,應調整第一缸挺柱的高度,國產Ⅱ號噴油泵通過改變調整墊片的厚度來調整挺柱高度,而8型泵則是通過調整螺釘來調整挺柱高度,挺柱高度增加,供油開始時刻提早,反之則推遲。調整挺柱高度的方法分別如圖6—6和圖6—7所示。
2.各分泵供油間隔角度的檢驗與調整
供油間隔角度是指按供油順序(發火順序),相鄰發火的兩分泵供油的間隔角度。由於組合式噴油泵凸輪軸是整體式的,各凸輪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調整各分泵的供油間隔角度時,以第一缸分泵供油開始時刻為基準,按供油順序,依次調整各分泵滾輪組件的高度(調整方法同上),直至各分泵供油間隔角度相等為止。
3.供油量的檢驗與調整
多缸發動機供油量的不均勻度應在規定的範圍之內。一般要求額定轉速供油量不均勻度不大於3%,怠速供油量不均勻度不大於30%。
供油量不均勻度可按下式計算:
供油量的調整方法是:
(1)調整額定轉速供油量時,應使噴油泵以額定轉速運轉,轉動操縱臂至最大供油量位置,觀察噴油l00次的各缸供油量,如不合標準,鬆開調節齒圈或柱塞撥叉的夾緊螺釘,將油量控制套桶相對於調節齒圈或相對於撥叉轉動一個角度,即可改變供油量。
(2)調整怠速供油量時,應使噴油泵在怠速條件下運轉,緩慢向增加供油量方向轉動操縱臂,在噴油器尖端開始滴油時,固定好操縱臂,噴油100次,觀察各缸供油量,如不合標準,仍按上述方法調整。
(3)調整常用轉速供油量時,通常因發動機在工作中以中速滿負荷運轉最多,所以,供油量規定為噴油泵在600~800r/min滿負荷的供油量。調整時使噴油泵在600~800r/min下運轉,將操縱臂向最大供油量方向轉到底,噴油100次,觀察各缸噴油量,以多數缸的供油量與標準供油量相比較。如不合要求,調節滿負荷供油量調節螺釘,供油量達到要求後,再分別調整各分泵供油量,使其達到均勻度的要求。
4.調速器的試驗與調整
(1)高速起作用轉速的試驗與調整:試驗時,起動試驗台,使噴油泵轉速由低向高逐漸增加至額定轉速,將噴油泵操縱臂向供油方向推到底,再慢慢增加噴油泵轉速,當調節齒桿(拉桿)開始向減少供油量方向移動時,這時的轉速就是調速器的高速起作用轉速,這個轉速應符合各機型說明書的規定,若不符,可通過增加或減少高速彈簧的彈力來加以調整。
(2)怠速起作用轉速的試驗與調整:試驗時,使噴油泵在低於怠速轉速下運轉,緩慢轉動操縱臂,當噴油泵剛剛開始供油時,固定住操縱臂,逐漸增加噴油泵轉速,當齒桿開始向減少供油量方向移動時,這時的轉速就是調速器怠速起作用的轉速,此轉速應符合各機型規定的怠速轉速,若不符,可通過調節怠速彈簧的張力來調節怠速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