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材·船舶結構與設備》內容共分十章,包括船舶常識、船體結構與船舶管系、錨設備及其甲板作業、系泊設備及其甲板作業、舵設備與操舵、裝卸設備、貨物系固設備、船舶抗沉結構與堵漏、船舶修理和船舶檢驗等。其內容符合航海技術專業《船舶結構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和2006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的要求。《高等學校教材·船舶結構與設備》可作為航海院校航海技術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培訓教材和有關人員的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學校教材•船舶結構與設備
-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5頁
- 開本:16
- 品牌: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作者:楊星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926026, 97875629260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教材·船舶結構與設備》是為符合航海技術專業《船舶結構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的要求而編寫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船舶常識
第一節 船舶的基本組成與主要標誌
一、船舶的基本組成
二、船舶的主要標誌
第二節 船舶尺度與船舶噸位
一、船舶尺度
二、船舶噸位
第三節 船舶種類
一、船舶分類概述
二、海洋運輸船舶的種類
三、工程船和工作船
複習思考題
第一節 船體受力與船體強度
一、作用在船體上的力和力矩
二、船體強度
第二節 船用鋼材及其連線方法
一、船用鋼材
二、船體結構的連線方法
第三節 船體結構
一、船體結構的主要骨架形式
二、外板與甲板板
三、船底結構
四、甲板結構
五、舷側結構
六、艙壁結構
七、船首尾結構
八、冰區加強
九、防火結構
十、其他
第四節 主要專用船的特殊船體結構特點
一、油船
二、貨櫃船
三、散裝貨船
四、礦砂船
第五節 船舶管系
一、艙底水管系
二、壓載水管系
三、空氣管與測量管
四、通風管系
五、其他管系
第六節 船體結構主要圖紙
一、船舶總布置圖
二、基本結構圖
三、船中剖面圖
四、外板展開圖
五、船圖中的圖線及常用符號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錨設備及其甲板作業
第一節 錨設備的組成和用途
一、錨設備的組成
二、錨設備的用途
三、錨設備在錨泊時的作用原理
第二節 船用錨
一、有桿錨
二、無桿錨
三、大抓力錨
四、特種錨
第三節 錨鏈
一、錨鏈的種類
二、錨鏈的組成
三、錨鏈標誌
四、錨鏈的強度與質量估算
第四節 錨機及附屬設備
一、錨機
二、錨設備的附屬設備
第五節 錨設備的配備、試驗、檢查和保養
一、錨設備的配備
二、錨設備的試驗
三、錨設備的檢查保養
第六節 錨設備的甲板操作
一、拋、起錨口令
二、拋錨作業
三、起錨作業
四、錨泊值班
五、錨鏈系浮筒作業
六、清解錨鏈作業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系泊設備及其甲板作業
第一節 船用系泊纜繩
一、繫船纜的種類和特點
二、纜繩的強度
三、系纜和拖纜的配備
第二節 系泊裝置與系泊機械
一、系(挽)纜裝置
二、導纜裝置
三、系泊機械
四、液貨船應急拖帶裝置
五、系纜卷車及附屬用具
第三節 船舶系、解纜的甲板作業
一、靠、離碼頭時的系、解纜作業
二、浮筒系纜的名稱與作用
第四節 系泊設備的檢查保養和使用注意事項
一、系泊設備的檢查保養
二、繫船纜使用注意事項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舵設備與操舵
第一節 舵設備的組成和作用原理
一、舵設備的組成
二、舵的水動力及舵力轉船力矩
第二節 舵的種類和結構
一、舵的種類
二、舵裝置的結構
第三節 操舵裝置
一、電動操舵裝置
二、液壓操舵裝置
第四節 操舵裝置控制系統
一、液壓操舵裝置的電氣控制系統
二、電動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
第五節 自動舵
一、普通自動舵
二、自適應舵
三、航跡自動舵
四、主機、舵機和側推器聯合控制裝置
第六節 人工操舵的基本方法
一、標準舵令
二、人工操舵的方式和基本要領
第七節 舵設備的檢查、保養和試驗
一、檢查與保養
二、舵設備的試驗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 裝卸設備
第一節 起重機
一、甲板起重機
二、龍門起重機
三、懸臂式船用起重機
四、組合式起重機
五、起童機的操作注意事項
六、起重機的控制與保全裝置
第二節 輕型吊桿
一、輕型吊桿裝置的組成與操作
二、輕型吊桿的受力分析
三、雙桿聯合作業時的布置要領及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節 重型吊桿
一、普通重吊
二、哈列恩型重吊
三、V形重吊
四、重型吊桿操作注意事項
第四節 起重設備動力機械
一、起重設備動力機械的種類和特點
二、起貨機的操作步驟
三、絞車的要求
第五節 貨艙蓋與艙內設施
一、貨艙蓋
二、艙內設施
三、熏艙
第六節 滑車、絞轆和索具
一、滑車與絞轆
二、常用索具
第七節 起貨設備的試驗、檢查和保養
一、起貨設備的零部件不允許存在的缺陷
二、檢查和保養
三、試驗、檢驗和發證
四、起重設備的標記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 貨物系固設備
第一節 概述
一、貨物單元
二、系固設備
三、系固設備的強度
四、貨物系固手冊
第二節 貨物系固設備
一、標準貨系固設備
二、半標準貨系固設備
三、非標準貨系固設備
第三節 貨櫃的堆裝與系固
一、一般要求
二、貨櫃在露天甲板上的堆裝和系固
三、貨櫃在艙內的堆裝系固
四、20’與40’貨櫃的混合堆裝
第四節 系固設備的檢驗、檢查保養和使用注意事項
一、系固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保養
二、貨物系固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三、系固設備的檢驗
複習思考題
第八章 船舶抗沉結構與堵漏
第一節 船舶分艙和破艙穩性
一、有關概念
二、客船的分艙和破損穩性要求
三、貨船分艙和破損穩性
四、液體散貨船分艙和破艙穩性
五、穩性資料與破損控制圖
第二節 船體開口處的水密裝置及要求
一、對水密艙壁設定的要求
二、船體內部艙壁和內部甲板的開口
三、外部開口和艙蓋
四、船舶的排水設備
第三節 船舶漏損後的措施
一、探明漏損情況和危險性
二、保持船體平衡
三、採取迅速有效的堵漏措施
四、加強艙壁局部強度
第四節 堵漏器材與堵漏方法一
一、常用堵漏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二、堵漏器材的保管
複習思考題
第九章 船舶修理
第一節 船舶修理
一、船舶修理類別
二、修船要求與範圍
三、廠修與塢修
四、營運船舶船體結構與設備的腐蝕磨耗控制值
五、船體結構與設備的修理要求
六、修船工藝簡介
七、船舶修理單的編制
第二節 船舶驗收與試驗
一、施工期項目的檢查或檢驗與驗收
二、系泊試驗
三、航行試驗
複習思考題
第十章 船舶檢驗
第一節 船舶檢驗機構
第二節 船舶人級檢驗
一、船舶入級
二、船舶入級檢驗
三、法定檢驗
複習思考題
附錄1 中遠貨櫃運輸有限公司新版標準《船舶修理單》(英文版摘錄)
附錄2 船舶起重設備檢驗細目
參考文獻
第一節 船舶的基本組成與主要標誌
一、船舶的基本組成
二、船舶的主要標誌
第二節 船舶尺度與船舶噸位
一、船舶尺度
二、船舶噸位
第三節 船舶種類
一、船舶分類概述
二、海洋運輸船舶的種類
三、工程船和工作船
複習思考題
第一節 船體受力與船體強度
一、作用在船體上的力和力矩
二、船體強度
第二節 船用鋼材及其連線方法
一、船用鋼材
二、船體結構的連線方法
第三節 船體結構
一、船體結構的主要骨架形式
二、外板與甲板板
三、船底結構
四、甲板結構
五、舷側結構
六、艙壁結構
七、船首尾結構
八、冰區加強
九、防火結構
十、其他
第四節 主要專用船的特殊船體結構特點
一、油船
二、貨櫃船
三、散裝貨船
四、礦砂船
第五節 船舶管系
一、艙底水管系
二、壓載水管系
三、空氣管與測量管
四、通風管系
五、其他管系
第六節 船體結構主要圖紙
一、船舶總布置圖
二、基本結構圖
三、船中剖面圖
四、外板展開圖
五、船圖中的圖線及常用符號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錨設備及其甲板作業
第一節 錨設備的組成和用途
一、錨設備的組成
二、錨設備的用途
三、錨設備在錨泊時的作用原理
第二節 船用錨
一、有桿錨
二、無桿錨
三、大抓力錨
四、特種錨
第三節 錨鏈
一、錨鏈的種類
二、錨鏈的組成
三、錨鏈標誌
四、錨鏈的強度與質量估算
第四節 錨機及附屬設備
一、錨機
二、錨設備的附屬設備
第五節 錨設備的配備、試驗、檢查和保養
一、錨設備的配備
二、錨設備的試驗
三、錨設備的檢查保養
第六節 錨設備的甲板操作
一、拋、起錨口令
二、拋錨作業
三、起錨作業
四、錨泊值班
五、錨鏈系浮筒作業
六、清解錨鏈作業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系泊設備及其甲板作業
第一節 船用系泊纜繩
一、繫船纜的種類和特點
二、纜繩的強度
三、系纜和拖纜的配備
第二節 系泊裝置與系泊機械
一、系(挽)纜裝置
二、導纜裝置
三、系泊機械
四、液貨船應急拖帶裝置
五、系纜卷車及附屬用具
第三節 船舶系、解纜的甲板作業
一、靠、離碼頭時的系、解纜作業
二、浮筒系纜的名稱與作用
第四節 系泊設備的檢查保養和使用注意事項
一、系泊設備的檢查保養
二、繫船纜使用注意事項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舵設備與操舵
第一節 舵設備的組成和作用原理
一、舵設備的組成
二、舵的水動力及舵力轉船力矩
第二節 舵的種類和結構
一、舵的種類
二、舵裝置的結構
第三節 操舵裝置
一、電動操舵裝置
二、液壓操舵裝置
第四節 操舵裝置控制系統
一、液壓操舵裝置的電氣控制系統
二、電動操舵裝置的控制系統
第五節 自動舵
一、普通自動舵
二、自適應舵
三、航跡自動舵
四、主機、舵機和側推器聯合控制裝置
第六節 人工操舵的基本方法
一、標準舵令
二、人工操舵的方式和基本要領
第七節 舵設備的檢查、保養和試驗
一、檢查與保養
二、舵設備的試驗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 裝卸設備
第一節 起重機
一、甲板起重機
二、龍門起重機
三、懸臂式船用起重機
四、組合式起重機
五、起童機的操作注意事項
六、起重機的控制與保全裝置
第二節 輕型吊桿
一、輕型吊桿裝置的組成與操作
二、輕型吊桿的受力分析
三、雙桿聯合作業時的布置要領及操作注意事項
第三節 重型吊桿
一、普通重吊
二、哈列恩型重吊
三、V形重吊
四、重型吊桿操作注意事項
第四節 起重設備動力機械
一、起重設備動力機械的種類和特點
二、起貨機的操作步驟
三、絞車的要求
第五節 貨艙蓋與艙內設施
一、貨艙蓋
二、艙內設施
三、熏艙
第六節 滑車、絞轆和索具
一、滑車與絞轆
二、常用索具
第七節 起貨設備的試驗、檢查和保養
一、起貨設備的零部件不允許存在的缺陷
二、檢查和保養
三、試驗、檢驗和發證
四、起重設備的標記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 貨物系固設備
第一節 概述
一、貨物單元
二、系固設備
三、系固設備的強度
四、貨物系固手冊
第二節 貨物系固設備
一、標準貨系固設備
二、半標準貨系固設備
三、非標準貨系固設備
第三節 貨櫃的堆裝與系固
一、一般要求
二、貨櫃在露天甲板上的堆裝和系固
三、貨櫃在艙內的堆裝系固
四、20’與40’貨櫃的混合堆裝
第四節 系固設備的檢驗、檢查保養和使用注意事項
一、系固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保養
二、貨物系固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三、系固設備的檢驗
複習思考題
第八章 船舶抗沉結構與堵漏
第一節 船舶分艙和破艙穩性
一、有關概念
二、客船的分艙和破損穩性要求
三、貨船分艙和破損穩性
四、液體散貨船分艙和破艙穩性
五、穩性資料與破損控制圖
第二節 船體開口處的水密裝置及要求
一、對水密艙壁設定的要求
二、船體內部艙壁和內部甲板的開口
三、外部開口和艙蓋
四、船舶的排水設備
第三節 船舶漏損後的措施
一、探明漏損情況和危險性
二、保持船體平衡
三、採取迅速有效的堵漏措施
四、加強艙壁局部強度
第四節 堵漏器材與堵漏方法一
一、常用堵漏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二、堵漏器材的保管
複習思考題
第九章 船舶修理
第一節 船舶修理
一、船舶修理類別
二、修船要求與範圍
三、廠修與塢修
四、營運船舶船體結構與設備的腐蝕磨耗控制值
五、船體結構與設備的修理要求
六、修船工藝簡介
七、船舶修理單的編制
第二節 船舶驗收與試驗
一、施工期項目的檢查或檢驗與驗收
二、系泊試驗
三、航行試驗
複習思考題
第十章 船舶檢驗
第一節 船舶檢驗機構
第二節 船舶人級檢驗
一、船舶入級
二、船舶入級檢驗
三、法定檢驗
複習思考題
附錄1 中遠貨櫃運輸有限公司新版標準《船舶修理單》(英文版摘錄)
附錄2 船舶起重設備檢驗細目
參考文獻
序言
2006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自2006年2月1日起實施,原有教材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同時航海技術專業教學大綱也作了相應修改,而本書正是為符合航海技術專業《船舶結構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的要求而編寫的。
本書主要介紹了船舶常識、船體結構與船舶管系、錨設備及其甲板作業、系泊設備及其甲板作業、舵設備與操舵、裝卸設備、貨物系固設備、船舶抗沉結構與堵漏、船舶修理和船舶檢驗等內容,並在書後附有英文船舶修理單等附錄。
本書可作為航海院校航海技術專業和海事管理專業教學用書,可作為海船船員適任考試的培訓教材,亦可作為航海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本書特色如下:
1.符合STCW78/95公約要求,能滿足航海教育的要求。
2.根據《船舶結構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和2006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編寫,能滿足日校教學和船舶駕駛員適任證書考試培訓用書的要求。
3.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照了有關國際公約和國內最新的法規、規範、指南、國家標準和國外相關資料等,並結合船舶和船用甲板設備的發展情況更新了有關知識內容。
本書由楊星擔任主編,郭國平擔任主審。具體編寫分工為: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徐周華編寫,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十章由楊星編寫,第四章由劉克中編寫,第六章和第九章由焦戰立編寫,第七章由楊曉編寫,第八章由王當利編寫。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同仁和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主要介紹了船舶常識、船體結構與船舶管系、錨設備及其甲板作業、系泊設備及其甲板作業、舵設備與操舵、裝卸設備、貨物系固設備、船舶抗沉結構與堵漏、船舶修理和船舶檢驗等內容,並在書後附有英文船舶修理單等附錄。
本書可作為航海院校航海技術專業和海事管理專業教學用書,可作為海船船員適任考試的培訓教材,亦可作為航海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本書特色如下:
1.符合STCW78/95公約要求,能滿足航海教育的要求。
2.根據《船舶結構與設備課程教學大綱》和2006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編寫,能滿足日校教學和船舶駕駛員適任證書考試培訓用書的要求。
3.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照了有關國際公約和國內最新的法規、規範、指南、國家標準和國外相關資料等,並結合船舶和船用甲板設備的發展情況更新了有關知識內容。
本書由楊星擔任主編,郭國平擔任主審。具體編寫分工為: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徐周華編寫,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十章由楊星編寫,第四章由劉克中編寫,第六章和第九章由焦戰立編寫,第七章由楊曉編寫,第八章由王當利編寫。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同仁和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