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2複合輪系的傳動比
思考題
第三篇 機械動力學
第7章 平面機構的力分析與機器的機械效率
7.1 研究機構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7.2 構件慣性力的確定
7.3 機構的動態靜力分析
7.4 運動副中摩擦力的確定
7.5 機器的機械效率和自鎖
思考題
第8章 平面機構的平衡
8.1 平衡的目的與分類
8.2 剛性迴轉件的平衡
8.3 機構的平衡
思考題
第9章 剛性構件機械系統的動力學
9.1 概述
9.3 機械系統運動方程及其求解
9.4 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
9.5 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調節
思考題
第四篇 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
第10章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
10.1 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的目的及過程
10.2 機構的選型
10.3 機構的組合
10.4 機器執行機構及其協調設計
10.5 機械系統運動方案擬定示例
思考題
第11章 現代機構分析與設計方法簡介
11.1 概述
11.2 計算機輔助機構分析與仿真
11.3 計算機輔助機構設計
11.4 機構最佳化設計
思考題
參考文獻
序言
機械原理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不僅是
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也是很多非機械類專業的必修課,因而一般理工類大學對該課程都很重視,不少學校將其列為重點課程予以重點支持。我國該課程現有的教材大多數仍按前蘇聯《機械原理》教材模式編寫,該類教材雖然對培養我國的機械專業人才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也存在著明顯不足:一是教材的內容與體系較陳舊,涉及新成果較少;二是內容體系與前期課程不匹配,如教材主要是按機構進行分類,而學生前期所學的理論力學等課程,其內容體系則是按運動學、動力學等理論體系進行的;三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內容重複,如在多種機構中都重複了運動學的內容,顯得比較零亂。隨著機械產品的設計逐漸向高速化、高效化、精密化和智慧型化方向發展,按舊模式編寫的教材,其知識結構體系已越來越不能適應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有必要對其內容和體系進行改革。本書正是為了適應這一需要而編寫的。
本書分為機構的結構及分類、機構運動學、
機構動力學和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四大部分,這種編排使知識體系更適合學生學習,也使內容更緊湊。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機構的結構、組成和分類,增加了對液動與氣動機構、磁力機械、微動機械等新內容的介紹,以便學生對各種機構的類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機構運動學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書中將各種機構的運動分析統一起來,便於講解與理解。第三部分主要介紹機構動力學的內容。第四部分主要介紹機械運動方案設計,增加了現代機構分析與設計方法簡介的內容。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新的課程內容體系,達到使學生在掌握機械原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初步具有機械系統運動方案創新設計能力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