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德

高程德

高程德,先後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和北京大學經濟系,任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講師。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委員,維也納經濟大學韓國中央大學客座教授,全國人大《證券法》起草小組副組長。主要研究領域:企業管理,民商法,國際票據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程德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東吳大學法律系,北京大學經濟系
  • 主要成就:獲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 專業:企業管理
  • 單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戰略管理系
歷任職位,教授課程,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專著,主編,論文,所獲獎勵,人物傳記,

歷任職位

東吳大學法學院助教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程德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程德教授
華東政法學院助教
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員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講師
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
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
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委員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
法國巴黎大學、日本麗澤大學訪問學者
全國人大《證券法》起草小組副組長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授課程

公司組織與管理
國際票據管理
民商法
政治經濟學

研究領域

公司組織與管理
民商法
企業管理
國際票據管理
經濟與法律關係

研究成果

專著

《公司組織與管理》第2 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1月
經濟法(民商法)第13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
《國際票據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

主編

現代公司理論》(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台灣)偉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
《公司管理中的法律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企業管理》(第2版)企業管理出版社1996年3月
《中國公司法實務》企業管理出版社1994年2月
《西方企業管理規範集成》華夏出版社1993年10月

論文

《法治與信用是建立市場經濟的必要條件》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一期
《法制與信用-市場經濟的兩個支點》《人民日報》1998年9月29日
《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趨勢》韓國《北方經濟研究》1994年第五號
《大陸發展證券市場的問題》台灣《亞洲與世界》1993年第三期
《中國證券市場必須走向規範化、國際化》《工人日報》 1992年7月6日
《建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秩序的重大意義》《瞭望》周刊1988年第二十七期
《中國的投資環境》日本《國際經濟》1995年第一期
《中國的經濟改革》澳門東亞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1988年
《法人之概念及其法律地位》香港《經濟與法律》1988年12月
《論公司》《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六期
《論法人》《經濟科學》1985年第五期

所獲獎勵

獲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
《通用電氣公司》獎教金
北京大學學生會、研究生會評選為“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之一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人物傳記

記得四十五年前的一個深秋之夜,我從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來到北大,那天晚上從前門火車站出站後,天正下著濛濛細雨,一輛人力三輪車拉我到北大。出了西直門兩旁全是農田,我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因為那時我還沒有手錶,只覺得在農村泥濘的道路上,靜悄悄地走了好長一段時間,突然出現王府一樣的紅漆大門就進入了校內。學校給我安排在未名湖畔體齋的一個房間內,那時已是深夜了,所以看不清校園的景致。第一次出遠門,那晚怎么也睡不著,不知北大是個什麼樣的?心想這裡的學習環境,我能適應嗎?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後即出去散步,一出宿舍門就看見眼前明澈蕩漾的湖光塔影,古色古香的樓群亭閣,幽雅寧靜的松柏長青,與喧鬧繁華的上海相比,好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不知不覺邊欣賞邊散步時,太陽已高高掛起,這才想到該回去了,但怎么也找不著宿舍的位置,問了幾回過路的教師,好不容易才回到體齋。心想東吳法學院簡直無法與北大相比。這樣的校園,即使是聞名上海的中山公園也相形見絀。我心裡樂滋滋地想,到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中來學習真是我的幸運,應該竭盡全力把專業學好。
到校不久就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是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寅初。馬老德高望重,為人正直,一身正氣,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他就有一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風範。50年代他對中國存在的人口問題及其急劇增長的趨勢提出了“新人口論”這一獨到的見解。如果當時採納了他的科學預見,中國的人口何至達到目前的數量。我欣喜有這么一個好校長。我在經濟系作研究生,當時的導師是蘇聯專家古馬青珂教授,他是我在經濟學方面的啟蒙老師,因為過去我是學法律的,現在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一切都感到很新鮮、有興趣,而且當時我國經過三年恢復時期後,正進入社會主義的建設階段,因此,學習經濟學正好與祖國的建設密切結合起來。
在北大雲集了許多國內外著名的學者,經濟系的陳岱孫教授,他學深識廣,治學嚴謹,是國際上著名的經濟學家。陳岱老講課,條理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而且風趣幽默,但又不失其高雅,聽他的課,實在是一種享受。他的教學藝術是有口皆碑,從治學、做人、教學等諸方面都是學生的榜樣,使我得益匪淺,也對我後來的教學生涯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他為人正直,平易近人。我與張國有教授主編《企業管理》,請他作序,他雖時年已92高齡,但仍欣然命筆,序中強調:“對於西方企業管理的制度,我們必需參考借鑑,但切忌盲目照搬。”他的諄諄教導一直作為我在企業管理的教學與科研中的座右銘。
此外,像翦伯贊、馮友蘭、朱光潛、王力、費孝通、吳組緗等名教授,雖然我沒有直接聽過他們的課,但閱讀了他們的著作,從中學到了許多歷史、哲學、文學、語言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北大是個知識的海洋,只要自己以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精神,向師長們學習,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在北大畢業後曾有一段時期到清華大學任政治經濟學教師,直到1978年又回到哺育我成長的北大。由於過去在北大長期受到的薰陶,因此,無論是在清華講授政治經濟學,還是在北大講授經濟法、公司組織與管理、國際票據管理等課程以及專題講座,我講課的指導思想是一新二深。新是給學生以新的知識,學生聽課總願聽到一些過去沒學過的知識,這些新知識無論是理論還是實務,他們認為是有意義,感興趣,而且過去是不知道的。如果大量講些他們所熟知的概念與實務,他們就不感興趣了。深是要講得深刻,在課程中不可能所有的內容都是新的,那么講到學生熟悉的一些知識時,必須在他們所知的基礎上更深入一步,使他們聽後覺得有啟發、有提高。比如,公司管理、金融證券、財政貨幣、市場價格等一些概念與實務學生一般都知道些,但現在再講到這些問題,必須從不同的角度上講得更深透。
新與深不僅應體現在教學內容上,還應體現在教材的體系結構上,在80年代初我所寫的《經濟法》教材,是適用於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因為他們一般沒有學過法律,所以,我就從民法中調整商品經濟關係的一些基本概念與規定人手,另外再闡述與經濟管理專業的其他課程內容基本上沒有重複的單行經濟法規。與法律專業編寫的經濟法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儘管當時社會上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專家,批評我的教材結構是“非驢非馬,四不像”。但我從求實創新的精神出發,認為不同的學術見解,完全可以根據百家爭鳴的精神。這也是北大光榮的民主傳統,各抒己見,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以有不同體系結構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是檢驗教學內容的唯一標準。經過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反映強烈,包括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們說:“這本教材對我們印象很深刻,太有用了。”曾任國際法院大法官的倪征奧 教授評論這部著作是:“在經濟法的教學與研究中,獨樹一幟,別具風格。”這本教材先後在北京與上海八次再版,已發行200餘萬冊,我曾得到學校所評的教學優秀獎,1997年又被北京大學學生會、研究生會評選為“我愛我師--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之一。當然,我對不同意見及所得的獎勵都視作鞭策自己的動力,今後要更加兢兢業業地不斷研究提高教學質量,使之能取得新的進展。
我從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要講好課必須把專業基礎打得堅實,對每一個問題要弄通搞懂,決不能一知半解,比如講經濟法,就必須把經濟和法律兩方面的基本理論學紮實,同時了解研究這兩方面的實際問題,深入實際到基層、廠礦企業搞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自己的認識,豐富教學的內容。我曾被強迫在農村勞動過五年,在工廠當了一年工人。雖然當時下去是被動的,但這六年的基層生活,卻對我在後來的教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某一方面的專業教師,要講好課,知識面要廣,有許多知識看起來與自己所授的課沒有直接聯繫,但也必須知道些,比如,天文、地理、中外歷史、文學美術、倫理道德等,這樣在講課時就可靈活運用其中的一些事例,旁徵博引來說明課程中的某些概念。比如,我分析某一概念時,就舉了美國歷史上的林肯總統在他當律師時,如何利用天文知識去揭穿一個人的偽證;講到國際貿易的一件經濟契約糾紛時,賣方的貨物從中東起運到漢堡,當時為何不走蘇伊士運河,而取道地中海;講到當前經濟改革,明晰產權時,聯繫秦朝商鞅提出的許多人追一隻野兔的故事,說明確認財產所有權的重要性;講到商品銷售時,應如何作好廣告宣傳,擴大商品銷售,必須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這裡既有美學又有心理學。有一年我校學生會的一個幹部與某一塑膠廠訂立買賣旅遊帽的經濟契約,先交貨後付款,後來由於沒有銷出去,學生會也無力付貨款,廠方要求賠償,那位訂立契約的學生非常害怕,躲到外地去了。我參與了這件事的處理,提出這是個無效經濟契約,該廠無權要求賠償,因為學生會不是法人,無權與外界訂立經濟契約,學校也未授權學生會訂此契約。我在課堂上用此實例說明什麼是法人,什麼是有效經濟契約,什麼是無效經濟契約以及對無效經濟契約應如何處理等問題,深受學生歡迎。
由於經濟法是門交叉的學科,因此,要掌握它必須具備經濟與法律兩方面的知識,缺少任何一個方面,必然使研究工作不能深入,教學水平不能提高,在實際套用時也易發生問題。因此,只有把經濟與法律的知識結合起來,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掌握經濟法,從而把這門學科推向新的高峰。
回顧四十多年來所走過的坎坷曲折的道路,現在雖然取得一點點成就,但在百年來北大人通過自己的艱苦奮鬥所創立起來的科學殿堂面前,自己永遠是一個小學生,在教學與科研中,還需不斷地從她身上吸取營養,作一名人老心不老,活到老學到老的北大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