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樁彩繪綁紮技藝

高樁彩繪綁紮技藝

高樁彩繪綁紮技藝,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600 年歷史。主要流傳於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的雙福鎮、符溪鎮、桂花橋鎮、普興鄉、川主鄉等鎮鄉,尤以“雙福高樁平台”享有盛名,手工製作技藝最精為湛。

2007年,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被列入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

基本介紹

簡介,發展歷史,文化特色,

簡介

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主要流傳於峨眉山市境內雙福鎮、符溪鎮、桂花橋鎮、普興鄉、川主鄉等鄉鎮,尤以“雙福高樁平台”享有盛名,手工製作技藝最精為湛。雙福鎮1995年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評為“高樁平台之鄉”,2009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民間藝術之鄉。
2007年,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歷史

據史料記載,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600 年歷史。當時盛行於各種廟會,每個廟會的慶祝日,一些富豪人家都要舉行宮廷遊園活動,利用高蹺、旱船、地會等表演形式供人觀賞,但內容單一,沒有險、奇、惑之感。
峨眉高樁《鐘馗送妹》峨眉高樁《鐘馗送妹》
到清光緒年間,這種活動得到進一步發展,將川戲的表演技法套用到“高樁平台”上,因川戲演完,演員一走,樓台即空,而用高樁平台模擬製作,即隨時可觀。I初,“高樁平台”只有人物造型,受製作材料、道具、器材等限制,沒有背景襯托,整個造型只能固定在方圓一平方左右的大方桌上,沒有交通運輸工具,就採用人工抬走,或4人抬或8人抬。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改過去人工抬的歷史,又由人工抬變為手扶拖拉機運行,再由手扶拖拉機過渡到大汽車,使其更具穩固性。而高樁彩繪綁紮技藝製作則更加完、美,形體表演從靜止到動感,從無聲到有聲,從無照明到燈光布景的這一歷史變遷。
高樁造型的特點是:“險、奇、美、惑”。將人物高懸、騰空,或站在指尖上,或吊於刀尖上,以示其險;將人物立於轉動輪上,或立於飛帶之中,或扮演動物,如虎、狼、猴等,繪聲繪色,腳能動,以示其奇;將高樁上的人物、兒童扮演的“會娃”童顏稚氣化裝逼真,服裝道具製作精良,加之整體造型大方、協調,以示其美;整台高樁造型藏其機關、隱其銳角,暗中上滑輪,錄音、播放等道具,使觀眾疑惑不解。平台是指台面造型,不往上重疊,無驚險動作,它的造型較高樁容易些,或站、或臥、或蹲、或坐,沒有假動作,形象逼真,做工精細,好比美術中的工筆畫,格外追求造型美,內容新,容量大。

文化特色

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作為傳統的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和濃郁的地方色彩,表現形式由傳統向現代靠攏,緊跟時代脈博,為各個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服務。新中國成立後,峨眉高樁平台這項獨占鰲頭的特色文化活動更加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土改時,以《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故事情節來製作;文化大革命時期以《智取威虎山》、《蝶戀花》、《紅燈記》等為內容來製作;改革春風吹來,就以鄧小平理論旗幟宣傳,如“八仙過海”等內容情節來製作;峨眉山市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就以宣傳峨眉山內容來製作,如《李白聽琴》、《白龍下山》、《峨眉山神功>等。同時配合地方特色產業,如茶葉、水果、花卉等製作的《採花姑娘》、《花仙子》、《蟠桃園》等受到民眾的好評。
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是峨眉山市的拳頭文化產品,不僅在峨眉、樂山有知名度,在省內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四川電視台曾多次採訪報導,1998年2 月,四川電視台“金土地”專欄播放後,又在“文化多稜鏡”欄目播放;同年3 月14 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通過“旅遊透視”欄目中,向國內外人士展露峨眉“高樁平台”。1984 年,天津市文化局還派專人來峨眉山市雙福鎮學習高樁平台技術,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流傳至省外。
峨眉高樁彩繪綁紮技藝是峨眉山市人民長期以來開展各項節日文化活動的結晶,反映了人們對崇高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思想境界,展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水準。傳承峨眉高樁平台,對繼承和發揚傳統地方特色文化,推動各項文化活動和文化事業的繁榮,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