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榆木梳

系山東省莒南縣板泉鎮高榆村的傳統手工製品,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高榆木梳選用木質細膩的硬木料,以棗木為佳,其次為杏木、梨木。

製作時,需截砣、解板、順木絲、蒸煮、脫膠、晾(烘)乾、砍板、刮板、鏟口、劃樣、開齒、齊齒、散花、剔齒、棒齒、鋸背、圓背、磨背、刻花(貼花)、著色、上漆等20多道工序,分大弓、大片、大方、中方、小方、櫳子6個規格型號,習慣稱l、2、3、4、5、6號組成一套。使用木梳無毒副作用,無過敏反應,具有堅固耐用、遇熱不變形、梳頭肯下、活血通絡、健腦護髮養發之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榆木梳
  • 產地:山東省莒南縣板泉鎮高榆村
  • 材料:棗木、杏木、梨木等
簡介,歷史及發展,

簡介

高榆木梳——系山東省莒南縣板泉鎮高榆村的傳統手工製品,已有200多年的生產歷史。高榆木梳選用木質細膩的硬木料,以棗木為佳,其次為杏木、梨木。
製作時,需截砣、解板、順木絲、蒸煮、脫膠、晾(烘)乾、砍板、刮板、鏟口、劃樣、開齒、齊齒、散花、剔齒、棒齒、鋸背、圓背、磨背、刻花(貼花)、著色、上漆等20多道工序,分大弓、大片、大方、中方、小方、櫳子6個規格型號,習慣稱l、2、3、4、5、6號組成一套。使用木梳無毒副作用,無過敏反應,具有堅固耐用、遇熱不變形、梳頭肯下、活血通絡、健腦護髮養發之功效。

近幾年,制梳技師精心研製,不斷開發新品種,逐步由低檔向中高檔發展,由民用型向工藝型發展,由花色單純向花色齊全配套方向發展,生產具有欣賞和收藏價值的黃楊、紫榆、檀香、象牙和鋃玉等名貴產品。除暢銷省內各地,還遠銷北京、河北、江蘇、河南、安徽、上海、浙江等地。

歷史及發展

在沭河東岸,座落著一個以傳統工藝木梳聞名的村莊,這就是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木梳是板泉鎮東高榆村的傳統手工製品。東高榆村做木梳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清朝中期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東高榆村以陳姓居多。陳姓明初由抹邊夾河村遷入陳家莊,再遷入劉家岔河,最後遷到高榆襯定居,世代以務農為業。
清代中葉,有一天從外地來了一個姚貸擔的老人,見一陳姓青年憨厚可親,就問:“你願意不願意學點手藝?”答曰:“願意。”原來這個外鄉人就是個做木梳的老手藝人,是出來傳藝謀生的,於是這個陳姓青年就拜老人為師,開始學習木梳的製作工藝。兩年後師傅見徒弟手藝學成,便離開東高榆,挑著小貨擔飄然而去。臨走時留下一張紙條,貼在開齒鉻上,上寫幾條工藝秘訣。從此,做木梳這一手藝就成了陳姓人家的家傳工藝。該地所制木梳分大弓、大片、大方、中方、小方、攏子六個規格型號。主要以木質細膩的桃木、棗木、杏木、梨木為原料,經過20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每道工序都有一定的操作步驟和嚴格的技術要求。
開始,陳家人做了木梳就挑到集市上或到四鄉出售。由於做工精細,造型美觀,堅固耐用,物美價廉,很受民眾歡迎。加之當時方圓幾百里內只此一家,所以生意很好,陳家經濟收入也大大增加。以後技術更加熟練,規模有所擴大,生產數員增加,就把產品批發給貨郎和集市攤暇。自己兼零售,東高榆木梳的名聲也就逐漸傳開了。
舊社會有句俗話:“同行是冤家”。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陳家人對這門手藝採取了技術保護措施——技術保密,傳兒不傳女。對親戚、鄰居都密而不傳,做活時不讓外人看見。長期以來,只有陳姓少數幾家會這種手藝。建國後,社會安定,木梳生產發展很快,保密措施有些放鬆,丁姓人家開始有人學會這種手藝。1956年全村辦起了農業合作讓,以生產隊為單位開展生產。黨和政府提倡以農為主發展副業生產。集體化生產使木梳這一傳統工藝得到了徹底解放。農業社統一組織木梳生產,男女老少都紛紛加入到這一傳統手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來。在“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口號鼓舞下,東高榆木梳生產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興盛紅火景象,生產的質量和數量迅速提高,1964——1975年達到鼎盛時期。全村最多時年產木梳150萬把。今天,高榆木梳繼續把木梳發揚光大,以創新精神延續了這一祖傳工藝,銷售渠道箔寬暢通,木梳不僅銷往徐州、上海及湖南、安徽、浙江、內蒙古、東北三省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還銷往日、韓、東南亞、歐美和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遠近知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