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重要地位,歷史文化,
考古發掘
在對城址南門的清理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對稱分布的排插柱、柱洞、柱礎石,可以說是東北地區目前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土木結構的城門建築遺址。
通過地面殘存的痕跡,考古隊員測得城址的範圍大約為東西175米、南北165米。從高處俯瞰,其現存平面近似梯形。
在城址的東側,有一條自北向南的季節性河流,當地人稱之為高林台河。隨著時間推移,河流漸漸向西位移,致使城址的北側、東側被沖毀,城牆蕩然無存。城址西側的城牆雖因取土遭到破壞,但通過地面的隆起,仍可看出城牆的走勢。幸而在城址南側有一段城牆保存了下來,長度約為40米,高在2米至3米之間,寬為8米至15米。
在2016年7月的發掘中,除了發現立柱、柱洞和柱礎石外,我們在發掘過程中,還在門道的位置發掘出大量的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構件,進一步證明了當時城門上建有門樓。
在門道南面,發現兩側夯土牆留有長方形的用於裝門的凹槽,可見當時的城門安裝在門洞的南側,靠近門外一側。門道中間立有擋門的將軍石,將軍石露出踩踏面約0.3米。門道兩側踩踏面清晰,且東側近門外側(南)有一條車轍痕跡,門道中部受後期流水沖刷,踩踏面不存,有泥沙堆積。
在以往所發現的東北地區漢代城址中,因種種原因導致門址保存情況並不理想,因此一直以來人們缺乏對漢城城門形制建設的明晰認知,此次發掘恰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在對城址進行發掘時,考古隊員還在城門外的東西兩側各發現一座馬面。
在冷兵器時代,為了加強城門的防禦能力,許多城市設有兩道以上的城門,形成“瓮城”,城牆每隔一定的距離就建有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從側面攻擊來襲敵人,這種墩台俗稱為“馬面”。
高林台城址在城門外修築馬面來代替瓮城,這種防禦形式顯然較為獨特。另外,通過實地發掘測量,考古隊員還發現了該城址馬面的一個特點就是向外延伸較長。
考古隊員對門址外西側馬面的清理已經完畢,其平面為長方形,長14.2米,寬7.2米,現存高1.6米。南城門東側發現馬面1座,形制與城門西側馬面相似。兩側馬面東西相應,拱衛城門。
一般城址馬面凸出牆體外不過幾米,像這種向外凸出10多米的比較少見。這類馬面能增加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有利於古城的防禦。
重要地位
在燕、秦、漢長城線南側發現位於城市附近的漢代古城與長城的組合,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從軍事設施上看,其甚至有可能是當年長城沿線上的一個級別較高的軍事指揮中心。
從建築角度來看,該城址還具有行政中心的色彩。考古隊員在城內發現夯土建築基址9處、道路1條,大型灰坑16座。這些夯土建築基址可能是官署或者官員居住的地方。
此外,城址在發掘的過程中,還出土了各類陶、瓦、銅、鐵、骨器、銅錢等文物百餘件。其中不乏一些珍貴的遺存,如蓮花紋瓦當(該瓦當在唐長安遺址也有出土)、帶字的板瓦、製作精細的銅花飾以及一些生產用具等。
這些發現證明,2000多年前高林台城址一帶不單是一個屯兵的小城,而是兼備生產,同時與各民族相互融通的中心。
在漢代,高林台城址很可能隸屬於距其較近的且慮縣,並且是且慮縣內一個非常重要的城池。當然,這些都還只是推測,有待於進一步的查證。
在對高林台城址內所發現的古代遺存進行綜合分析後,考古工作者發現,戰國時期高林台城址所在地就已成為防禦北側胡人侵犯的重要據點,至西漢早期開始築城,直至王莽時期仍為重要的軍事據點,唐代時,城址的防備功能已經喪失,只是一處生活居住址。城址所在區域被遊牧民族所占據,最後放火燒毀了該城。高林台城址門址發現的那塊炭化立柱就是證據之一。
另外,考古隊員還發現,高林台城址的門道填土內包含有大量紅色、褐色燒灰及木炭顆粒,還有一些繩紋板瓦、筒瓦殘片和捲雲紋瓦當,部分殘瓦經二次火燒呈紅色,有的甚至燒變了形,這進一步證明了該城可能毀於戰火。
歷史文化
位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鎮高林台屯西約50米的高林台城址是東北地區目前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土木結構的城門建築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