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沿革
據《金堂縣誌》記載,高板鎮始建於清朝嘉慶中期,唐姓人家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楊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橋供行人過往,後逐漸成場而得名。清初屬大渡鄉,民國24年於此置高板鄉聯保,29年,建置高板鄉,1992年10月將石龍鄉與高板鄉合併設立建制鎮。
鄉鎮概況
高板鎮位於四川
金堂縣境中部,東與隆盛鎮相接,南與平橋鄉、竹篙鎮交界,西與淮口鎮、白果鎮相連,北與三溪鎮、金龍鎮毗鄰。海拔為385~569米,,距縣城35千米,成都48千米。東經104°36′12"~104°38′55",北緯30°40′28"~30°42′56"。人民政府駐高板場鎮,電話區號028,郵政編碼610405,高板場鎮距縣城趙鎮35公里。海拔431-515.5米。全鎮幅員面積46.33平方千米。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1.2億元,比上年增加4%,占GDP的比重59.8%。
鎮內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平均氣溫16.9~17.2℃,年降雨量874.7毫米,相對濕度80%,日照1295.5小時,土質屬紫泥土區。耕種條件好,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水果。資水河、楊溪河、九龍灘提灌站支渠迂迴環繞出境
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120噸,人均41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蔬菜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15萬畝,產量1844噸,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17651噸。
畜牧業以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 4.7萬頭,年末存欄3.1萬頭;家禽飼養量30.3萬隻。 2011年生產肉類4787噸。
2011年,名優特農產品有臍橙,農民人均純收入8704元。
2017年,總人口32168人。
轄區西起玉溪溝村紅花溝西端,東止高龍村大石板,東西距離9.74千米,南起石龍社區四十四組南端,北止風林村二十組暴拱梁子;南北最大距離10.01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72.17人。
自然資源
高板鎮
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2°C,年降雨量為874.7毫米,相對濕度80%,日照時數為1295.5小時,海拔在480-515米。土質為紫泥土區,耕種條件好,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水果。資水河、楊溪河、九龍灘提灌站乾支渠迂迴環繞出境。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
文化館(站)1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10個,建築面積330平方米,藏書13000冊。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1510人,專任教師67人;國小2所,在校生2074人,專任教師13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967人,專任教師110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700人,專任教師19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0011張。專業衛生人員5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5212人次,住院手術114台次,出院病人3267人次。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9人/10萬,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歲;孕產婦死亡率0/10萬,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9‰、2.2‰、2.8‰。
【體育】 2011年末體育場地2處。各級
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11.1%村(社區)安裝了
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0%。
【廣播電視】 現有廣播喇叭0.035萬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戶,人數99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93人次。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650戶,1443人;農村五保供養208人。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已形成由公路和鐵路兩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雙軌快速達成鐵路(達州至成都)過境16千米。雙向6車道滬蓉高速(上海至成都)過境6千米。有縣級公路兩條,鎮境總長15.5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交換機總容量2400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行動電話用戶3120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35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2000個。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8萬元。
【能源】 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42千米,用電負荷8160千瓦,綜合電壓合格率67.5%,供電可靠率99.5%。
天然氣(煤氣)管線4千米,天然氣用戶2600戶,燃氣普及率為85.5%,月天然氣平均用量50000立方米。
城區市政建設
【城市道路】 2011年末城區道路總長度3.34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0平方千米;城市橋樑4座。鄉村道路硬化率95%,總長度70千米。
【公共運輸】 2011年末城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4條。
【給排水】 2011年末城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7.6千米,生產能力700噸/日;排水管道7.74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
【供電】 2011年末城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69台,總容量8160伏安。
【燃氣】 2011年末城區天然氣管線4千米,天然氣用戶2600戶,全部為居民用戶,燃氣普及率為85.5%,月天然氣平均用量50000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城區園林綠地面積7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3公頃,綠化覆蓋率11%,人均綠地0.58平方米。
鄉鎮新貌
高板鎮內盛產優質國優臍橙,年總產量超過1800萬公斤,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堆瓦天主教堂遺址”。
2008年來,高板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緊緊圍繞“種養大鎮,集散重鎮,勞務強鎮,建設繁榮優美小城鎮”的場鎮建設目標,創新工作
思路,採取滾動投資開發場鎮的措施,各項工作齊頭並進,小城鎮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鎮人民政府駐地高板場鎮,屬鎮內3個場鎮之最,距成都市區48公里,縣城趙鎮35公里。高板場始建於清朝嘉慶中期,唐姓人家曾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楊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橋供行人過往,後逐漸成場而得名。在歷史上,高板場的手工業比較發達,“高板米花糖”、“高板油果子”和“高板黃糖”名噪一時,加之鎮內百姓廣種
甘蔗和
柑橘,有“香熏甜醉高板場”的美稱。高板場是成都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縣級中心鎮。場鎮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有萬順街、商業街、中心街、高山路等大小街巷19條,2005年末城鎮人口1980人,縣級重點中學1所、國家一級醫院(高板鎮中心醫院)1所、完全國小1所、正在修建的縣級標準化中學占地36畝,屬鎮內檔次最高,招生人數最多的學校。場鎮置有金堂縣供銷社高板分社、金堂縣人民法院高板法庭、金堂縣公安局高板派出所、畜牧站等21個縣級派出單位。
小城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要求管理。高板鎮人民政府將高板場鎮的建設目標確定為輻射周邊鄉鎮、功能齊全的“集散重鎮”,2001年成都市規劃建設研究院對高板小城鎮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高板鎮人民政府通過公開招標選定
開發商,先後投資400餘萬元拓寬改造和新建場鎮街道道路,投資800餘萬元開發商住兩用設施1萬平方米,投資20餘萬元完成0.5公里的排水工程。完成了中心街道、路的綠化,形成了一路一樹,一街一景的具有高板象徵意義的綠化
特色,綠化面積達800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達到了28.6%。場鎮日供水能力80噸;成立場鎮管理執法隊,負責城鎮交通、交易秩序的日常管理;垃圾處理以“保潔公司”承包方式進行日常管理、清運,日垃圾清運量在8噸以上;街道安設污水排放暗渠和管道;有門鋪面870個,農貿綜合交易市場1個,移動、電信等通訊設施完備,工業上初步形成了以“鞋業、建築”為主的支柱產業,其中,台灣和信泰集團的興和鞋業有限公司帶動了全縣的鞋業生產,吸引了廣東等沿海企業到內地投資建廠的產業梯度轉移,促進了城鄉互動的快速發展,解決農村富裕
勞動力1000餘人。現已形成了東西長1.2公里,南北長1.5公里,街巷成環型狀互通,常住人口1980人的小城鎮規模,大大增強了經濟發展的
承載力。
社會經濟
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4898萬元,農業總產值達8918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070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203萬元。耕地總面積25796.56畝,土質肥沃,種植業以
水稻、
小麥為主,盛產優質臍橙等水果,2003年總產量達1800萬公斤,養殖業肉豬、羊、牛、雞和魚等家禽畜為主,2003年
養殖業總產值4180萬元。現有各類企業18家,年總產值1.18億元,以加工性為主。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商業服務業、文化娛樂、衛生、防疫、金融保險社會服務等配套設施較為完善,除少數分布在各村外,其餘大部分集中於鎮內的高板、石龍、風樹三個場鎮。
內設機構
社會事業管理服務中心
主任:盧建
負責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勞動與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民眾工作辦:
主任:孫平林
負責轄區統戰、民族宗教、民眾來信來訪、各類應急事件處理、民事糾紛調解、化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負責轄區安全協調處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推進城鄉一體化辦
主任:李君璽
負責轄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負責轄區經濟發展、商業流通、規劃、協調、服務工作;負責轄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防汛管理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社會事業辦
主任:鄒紹瓊
負責轄區教育、公共衛生、民政、救災、人口和計畫生育等方面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城鄉建設管理辦
主任:邱繼清
負責轄區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工作,負責轄場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工作,負責轄區房屋建設、管理工作;負責轄區防火、防災、防震等工作;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