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西,山東省萊西市人,1924年出生,戰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振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萊西市
- 出生日期:1924-6
- 逝世日期:1945
- 職業:戰士
- 性別:男
基本信息 | ||
性別: 男 | 籍貫:山東省萊西市 | |
政治面貌: 不詳 | 出生日期:1924-6 | |
生前情況 | ||
生前部隊:膠東軍區北海獨立團 | 生前職位:戰士 | |
立功情況:不詳 | ||
犧牲情況 | ||
犧牲時間:1945 | 犧牲戰役:招遠縣夏甸戰鬥 | |
犧牲地點:招遠縣夏甸 | 安葬地:青島萊西革命烈士陵園 |
高振西,山東省萊西市人,1924年出生,戰士。
基本信息 | ||
性別: 男 | 籍貫:山東省萊西市 | |
政治面貌: 不詳 | 出生日期:1924-6 | |
生前情況 | ||
生前部隊:膠東軍區北海獨立團 | 生前職位:戰士 | |
立功情況:不詳 | ||
犧牲情況 | ||
犧牲時間:1945 | 犧牲戰役:招遠縣夏甸戰鬥 | |
犧牲地點:招遠縣夏甸 | 安葬地:青島萊西革命烈士陵園 |
高振西,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地質博物館學家。建立了薊縣的中國北方“震旦系”(中上元古界)標準剖面(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闡明了福建海岸升降的性質,...
《高振西地質文選》是一本由高振西編著,地質出版社於1993年12月出版發行的一本書籍。...
高振西,山東省萊西市人,1924年出生,戰士。...... 高振西[1] 基本信息 性別: 男 籍貫:山東省萊西市 政治面貌: 不詳 出生日期:1924-6 生前情況 生前部隊:膠...
姓名:高振西 國籍:中國 出生地:河南省滎陽縣 出生日期:1907年7月7日 逝世日期:1991年12月9日 職業: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地質系 代表作品:《...
洪水莊組是岩石地層名稱,由高振西、熊永先、高平於1934年命名,該組屬薊縣系中部,分布於冀北一帶,最初命名地點在河北薊縣洪水莊。...
1934年高振西、熊永先、高平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下營鄉大紅峪溝。...... 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大紅峪石英岩夾安山岩流”,1959年第一次全國地層會議決定改...
楊莊組是是岩石地層名稱,於1934年由高振西、熊永先、高平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天津薊縣城北10km的楊莊村。以富含石膏、岩鹽假晶和醒目的紫紅色調為其最大特徵。...
串嶺溝組是岩石地層名稱,由高振西、熊永先、高平於1934年命名,該組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北東16km的串嶺溝村。...
葡縣中一新兀古界剖面是位於天津市北部J5縣帶,為中一新元古界(18億〜8億年前)剖面。1934年由高振西等著文發表剖面構造簡單,層序和頂、底清楚,是中一新元古界...
景兒峪組,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源於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的景兒峪灰岩,命名剖面位於天津薊縣西景兒峪村。。為一套紫紅、紫灰、灰綠和蛋青色薄-中層含...
位於中國天津市薊縣城關以北。面積800 公頃。1934年地質學家高振西發現此地質剖面,稱之為震旦系薊縣剖面 ,後改薊縣震旦亞界剖面,1982年定名為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
命名:1934年高振西、熊永先、高平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天津薊縣下營鄉高於莊村。 沿革: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高於莊灰岩”,1959年第一次全國地層會議改稱高於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