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古城遺址

高州古城遺址位於高州市北25公里處的長坡鎮舊城村,始建於南朝梁代大通中(530),廢於明代成化四年(1468),其間經歷近千年,北靠寶鴨山,南臨石骨河,中為廣闊的平原盆地,周邊有環山圍繞,進可攻,退可守,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州古城遺址
  • 地址:高州市
  • 始創時期:南朝梁代
  • 廢棄時期:明
歷史由來,構成,歷史發展,

歷史由來

據《高州府志》記載:“梁大通中,既置高州,又析海昌置電白郡”,隋“開皇九年(589),省電白、海昌二郡,置電白縣。”其郡、縣治均於舊城。唐貞觀二十三年(650),高州治從高涼移治良德;大曆十一年(776),高州治又從良德移治電白,從此,舊城從縣、郡治升至為州治。元至元十七年(1280),高州改為高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高州路改為高州府,府治從舊城遷治茂名城。明成化四年(1468),電白縣治從舊城遷治神電衛,舊城降為堡,又稱電白堡。從此,高州古城遺址結束它為歷代州、郡、縣治的歷史,成為茂名縣轄下的一個鄉。

構成

高州古城遺址布局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重,似呈正方形,外城邊長400餘米,內城邊長200餘米。內外兩城之間,有一條防城壕溝環繞,溝寬30--100多米。在城牆中間,於東、南、西、北四面各開城門一個,門口寬10米,城牆用黃泥逐層築制,層高10厘米,土層厚度5.5米。在夯土層外邊,用青磚迭築加固。內城牆厚度為25米,外城牆厚度為28米。在城牆四角及東、南、西、北四個城門上方,分別建築有衛樓一座,成為較有規模和設施完善的古城。

歷史發展

歷代對高州古城遺址都進行修緝加固,明清尤甚。據《高州府志》記載:“永樂七年,指揮俞林,甃以磚,計六百四十步,周圍一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為東西南北四門上各為樓。上段樓四十,角樓四窩,鋪三十有二,”萬曆三年,又“於四城之外建敵樓十二座,以拒敵,開四孔以通烏銃。”萬曆七年,又把城牆“增高三尺,城面馬路,裝為陽橋,三尺五寸。”
清代順治九年,“建明樓,每城一面,一十二座。”十四年,“重修城垣,四腳易磚以石,東西明樓重新鼎建。城池周圍一千一百六十四丈,寬三丈,深一丈七尺。”天啟年間,“因城環,重修復浚濠。池之深闊,倍於舊。”這樣,由於舊城占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並經過歷代的頻加修緝,使舊城從一個行政古城變成了軍事要地。
舊城內外地上地下的文物遺存十分豐富。地上保存的古建築有冼太廟一座,馮寶公祠一座和古井兩口。冼太廟為紀念冼夫人而建,馮寶公祠為紀念冼夫人丈夫馮寶而建。這兩座廟宇均始建於隋,明清時代重修。古井的井口甚窄,井底遺留有古代汲水用的陶質容器。
陳倉米是高州古城遺址下埋藏量最多的文物之一。據《高州府志》載:舊城“土人掘地,往往得窖,窖中有米,堅如石,煎湯服之,可治瘟疫。傳為冼太陳倉米。”陳倉米集中分布在舊城冼太廟前面池塘的西南側,散布於約750平方米的地下,離表土1.3米,厚度為 30—100厘米。米粒呈黑色,似炭狀,出土時搓之即碎,經水煲煮後堅硬如石。煮後水清,帶有泥味,據說有藥用價值。陳倉米清末期間被發現,至今已陸續被挖取1800多斤。
高州古城遺址下出土的文物類型很多,既有日常生活用具,又有建築構件,還有用於軍事器械裝擺的特種文物。如石雕插座較為奇特,此器物上部有插孔,頸部有雙層覆蓮紋,下身呈八角形,腳部大於身部,雕飾雲紋。這是唐代用於武器架的石插座。瑞獸門砧是建築構件之一,用於安裝門檻的石構件。此器物呈怪獸頭,往前伸出。頸部較長,呈稍彎狀,上半有鰭條凸起,後部有橫槽及圓孔,用於安放門檻及門板。
伴隨各類文物出土的還有數量較多的城牆磚。城磚體形較大,磚身往往刻有文字,如“高州”、“長見太平年”等吉祥語或工匠姓名。
在城外北部的寶鴨山及南部的山坡上,因水土流失及建築施工等原因,暴露出大量的陶瓷器物,年代從漢以來均有出土,其中以隋唐的為最多。這些文物,為研究廣東的南部地區古代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依據。
高州古城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認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