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明清時期評選的高州八景明清時期評選的高州八景,隨著年代的變遷,許多已改變了模樣,有些甚至已不復存在。1983年春,高州文聯召開“高涼詩會”,初擬《高州八景》。又經縣政協文史組召集各階層代表進行討論評選,基本擬定了高州的新八景,名曰:觀山拂曉;茂嶺飄虹;寶光流影;筆架凌空;陵園映日;引鑒飛龍;潘州望月;緬茄迎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州八景
- 省份:廣東
- 歷史:始於南朝
- 環境:氣候宜人
宋元時期,大謝通天,石狗含煙,鰲魚吸水,石井生蓮,明清時期,鑒江秋月,茂嶺晴嵐,石船蒼蘚,筆架青峰,潘坡丹灶,觀山玉井,東山樵唱,雙渚漁歌,高州新八景,觀山拂曉,茂嶺飄虹,寶光流影,筆架凌空,陵園映日,引鑒飛龍,潘州望月,緬茄迎風,
宋元時期
高州縣的文物遺存比較多,南朝梁大通中(528年)設定高州,舊址在今長坡鎮舊城村,至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結束。在這段時間內,高州治雖然曾遷往安寧、良德等縣城,但從唐代大曆十一年(776年)回遷至電白縣(今長坡鎮舊城村)後,一直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州治一直設在舊城。宋代開寶五年(972年),潘州併入高州,仍治舊城。這時高州地域擴大,經濟發達,來高州貿易和遊覽的眾多。人們仿效“瀟湘八景”,選擇最能代表高州風貌的四個景點稱為高州四景,元代因之。“高州四景”分別是:大謝通天、石狗含煙、鰲魚吸水、石井生蓮。
大謝通天
這是大謝嶺山景。大謝嶺又稱謝賴山,位於舊城東北部,長4公里,寬2公里,主峰423米,上有賴岡,岡頂建有通天謝賴大王廟一座,山因廟而得名。賴岡周圍建有村落24條,均以坑為名,如金坑、銀坑等,稱二十四坑。據民間傳說:占據此嶺的是一個大魔王,名叫大謝王。大謝王早出晚歸,殘害人民,各垌人民深受其害。住在舊城內馮家村裡的民族首領冼夫人要為民除害,決心降服大謝王。大謝王也並非等閒之輩,也想與冼夫人一比高低,以顯示自己的魔力。他走到高涼山下的馮家村與冼夫人鬥法。大謝王先發制人,他舉起巨型大鏟,往舊城狠命一鏟鏟去,想把冼夫人與舊城內的馮家村一起鏟掉。這時,只見冼夫人側身一閃,右手用劍往大謝王的鏟柄輕輕一按,大謝王的大鏟立即移了位,鏟口正對著舊城冼太廟門口的大廣場,結果把大廣場剷出了一個十多畝寬的大坑,後來成了一張大魚塘。冼夫人用左手撥轉大謝王大鏟的瞬間,右手又同時舉起紙扇,朝大謝王的右肩上用力一拍,大謝王慌忙往左一躲,躲過了冼夫人的拍擊。冼夫人的紙扇打不著大謝王,但卻把大謝嶺下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打出了二十四條山坑,後來這二十四條坑變為二十四條村,即今之金坑村、銀坑村……大謝王見狀,大驚失色,自知不是冼夫人對手,便當場伏倒於地,甘拜下風,表示服從冼夫人調遣,不再殘害人民。大謝嶺也成了廣大民眾登高遊覽的場所。
石狗含煙
這是石狗嶺霧景。石狗嶺位於高州舊城西北部,嶺下是石骨河,嶺上有兩塊巨石相疊,猶如石狗嘴,雄偉奇特。同治四年(1865年),頂石忽墜其一,聲聞數十里。山半有蒼翠庵。每天早晚時候,石骨河上浮上一層水汽,與山下村莊上的炊煙相混和,縹緲浮游,飄至山頂的巨石旁,猶如石狗含住不放,形成一個奇特的自然景觀,吸引無數遊人。
鰲魚吸水
這是鰲魚石石景。位於舊城西南部的鑒江河邊。在河邊處有一巨石,似鰲魚頭,稱鰲魚嘴。鰲魚嘴的下頜浸於水中,上頜向河中斜靠。由於河水的流動,水力的衝擊,發出有節奏的“啪,啪!”聲,如遇風大浪高時,則聲音更加響亮宏渾,猶如鰲魚正在一口一口地吸水,十分有趣。
石井生蓮
這是蓮花井水中的物景。蓮花井位於舊城東南部低垌村的一口古井。井呈圓形,口徑1.7米,井深2.15米,水深保持1.5米以上。井壁用城磚造砌,井台用河卵石鋪築,井底有一大石板,泉水從石板底下噴涌而出,故又稱石井。據說,過去每天早上第一個到此井挑水的人,會在井內看到一朵美麗的蓮花,從井底冉冉升起,村民便把此井稱作蓮花井。這朵蓮花待到太陽升起後便會慢慢沉下井底消失。相傳這一奇特現象被一位在高州傳教的外國教士知道後,他便對蓮花井進行了細心的觀察,終於發現並破解了石井生蓮的秘密,從此就再也見不到井底蓮花了。
明清時期
元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改為高州路,路治遷至茂名縣城,這是高州治在境內第一次遷至茂名縣城。至正十五年(1355年),高州路還治舊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路改為高州府,府治遷至茂名縣城,此後府治地點一直不變。原來在長坡舊城設定的高州城,改稱舊城;原來的高州四景改稱舊城四景。明初,高州治從舊城遷至茂名縣城,茂名縣城即稱高州城,後對高州城周圍的文物景點進行選評,最後確定八個景點,稱高州八景。為了區別於前舊城的高州地域名稱,故將高州城的八個景點稱為高涼八景。清代因之。這八個景點是:鑒江秋月;茂嶺晴嵐;石船蒼蘚;筆架青峰;潘坡丹灶;觀山玉井;東山樵唱;雙渚漁歌。
鑒江秋月
位於城郊的鑒江,蜿蜒如帶,自東北而西南繞流高州城外。每年金風送爽之時,秋夜月朗,江水碧澄,岸邊的城廓、青山、蕉林、榕樹、禪院、古塔等與高懸的天月一起倒映於江中,充滿詩情畫意,引來無數騷客爭相吟詠。
茂嶺晴嵐
位於高州縣城南郊,筆架山西南。山上林木蔥蘢,古樹參天。山下有一弧形大湖泊,稱南湖塘。每當晴日,湖中的一層水蒸汽縹緲上升,若雲若煙,沿山而上,輕紗般地籠罩嶺頂,觀之引人遐想,其妙無窮。
石船蒼蘚
石船,相傳是晉代仙人潘茂名所使用的遺物。有一年,洪水泛濫,民眾被洪水所困。潘茂名從東山上伐來一批大麻竹,紮成一條長八尺五寸、寬四尺的大竹筏渡載災民。後來潘茂名乘鶴仙去,竹筏化為石船,停靠在煉丹灶旁。還有石篙一條,長二丈許,插入在高城第一河“不要洞”內。由於時代久遠,星移物換,石船全身長滿一層綠茸茸的蒼蘚,十分奇特,吸引大批遊人觀賞。
筆架青峰
位於高州縣城南郊3公里的筆架山,山地面積4.5平方公里,有左、中、右三峰,三峰一線並列,形似筆架,因而得名。主峰海拔208米,左右兩峰高約百米。山雖不甚高,但由於山北是高州城南郊的空曠小盆地,山南是鑒江小平原,三峰挺拔壁立,因而顯得格外峻峭奇麗。每到秋高氣爽季節或星期度假之餘,到筆架山登高者絡繹不絕。
潘坡丹灶
潘坡在高州縣城東門嶺下,傳說是西晉仙人潘茂名設灶煉丹之地,故後人取名潘坡。潘茂名在潘坡設立的煉丹灶遺蹟在石船北側,其土微突,堅硬如石,上有兩穴,穴口大如盆。據說如在穴中塞填泥土雜物,經一夜後盡消,空洞如故。後在丹灶上修建一亭覆蓋保護,稱丹灶亭。今亭已圮,丹灶亦平整為小運動場。
觀山玉井
玉井即玉泉井,在高州縣城西側觀山玉泉寺與呂祖殿之間。相傳西晉仙人潘茂名在觀山隱居時,開鑿有金、玉二井。潘茂名在潘坡煉丹時,其煙從金井出則黃,從玉井出則白。又傳玉井底通南海,故水清常滿,煎茶飲之耳聰目明,身輕欲仙。90年代初期修建玉泉寺時,由於要擴大位置而將玉泉井填平。
東山樵唱
高州縣城東門嶺古稱東山。明清時期山林茂密,每天上山砍柴者甚多。他們在採薪之餘,愛唱山歌,直抒胸臆,聲遏行雲。粗獷的山歌聲與伐木聲、鳥鳴聲、蟬叫聲交織在一起,給靜寂的山林美景增添了流動的旋律,確是絕妙景致。
雙渚漁歌
雙渚,即上渚、下渚。上渚在高州縣城北門外的鑒江中;下渚在高州縣城西門外鑒江中,即小瀛洲。雙渚景色宜人,常為漁者駐歇之地。每當夜幕降臨,歸帆的漁民泊舟灘頭,在飯飽之餘常對月而唱,自得其樂。此種風情,為遊人嚮往。
高州新八景
觀山拂曉
觀山位於縣城之西,隔江相望。晉代,潘茂名在此隱居,後飛升仙去,故又名仙山。上有道教群體建築。每天清晨,一輪噴薄欲出的朝陽,從東山升起,照在觀山的寺觀上,把觀山上的寺觀群體照耀得一片金光燦爛,顯得格外肅穆壯觀。
茂嶺飄虹
茂嶺位於高州縣城南1公里處,下臨大湖,草木郁茂,四時不凋。每當雨後初晴,湖中蒸汽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一條弧形的彩色光帶,呈紅、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七色彩虹的外側,往往又同時出現弧形的彩霓。七彩虹霓在翠綠的茂嶺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悅目,常吸引大批遊客駐足觀賞。
寶光流影
寶光塔位於高州縣城西鑒江之濱,塔高65.8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塔基下方是奔騰的鑒江河水,河中穿梭往來的帆船,與整座塔身在河中的倒影,在水流中閃爍搖曳,變幻神奇,十分好看。許多遊客到高州觀光時,大都會到寶塔前,留下寶光流影的一刻。
筆架凌空
筆架山又名文筆嶺,位高州縣城南郊3公里處。三峰壁立,形似筆架,秀銳峭拔,直指雲霄。風和日麗之際,登山極目,不僅古城風光盡收眼底,尤覺山勢奇突,氣宇軒昂,有奮發向上,人傑地靈之感。
陵園映日
高州革命烈士陵園位於高州縣城觀山西側。陵園是為紀念民主革命時期,在高州境內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獻身的200多名革命志士而建的紀念建築。每當清晨,一輪紅日從陵園上方升起,照耀著陵園內的蒼松翠柏,常有青少年和遊人在陵園中徜徉,憑弔先烈,緬懷偉績。
引鑒飛龍
鑒江引鑒總乾渠位於高州縣城北3公里處,橫跨鑒江,下為閘壩樞紐工程漿砌石半活動大壩,上為鋼筋混凝土高州水庫總乾渠渡槽,全長200米,高9米,寬1.4米,共分42孔,最大流量20立方米/秒,灌溉農田20萬畝。兩座工程連為一體,猶如一條巨大的飛龍在騰空飛越,十分壯觀。
潘州望月
潘州公園位於高州縣城東門外的文明路側,始建於民國18年(1929年),1985年重修,建築有暇趣廊、九曲橋、逸雅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閣等遊樂設施。公園內從朝至暮,遊客如雲,特別是星稀雲淡,圓月高掛之時,園內的花叢中間,幽林影下,到處都有嘆香花、賞明月的遊人,它是廣大民眾消閒憩息的好去處。
緬茄迎風
緬茄樹種植於高州縣城西岸村,樹齡460多年,該樹長莢,每莢結核數枚,核長約5厘米,其中核蒂長約2厘米,呈黃色,可雕成雙龍戲珠等微形工藝品。1957年,中國政府把緬茄核雕作禮品贈送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1986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到高州考察時也曾專門觀賞了緬茄核雕。緬茄樹能作微雕用的只有一棵,被稱為“中土無雙”。緬茄樹旁立有石雕一座,名曰“緬茄仙”,相傳是當年因緬茄種核意外失落而懷疑婢女所偷,以致屈打而死。真相大白後,婢女蒙冤得雪。後人同情和懷念這位不屈的婢女,便雕像留存,並稱之為“茄冤仙”。每當和風吹拂之時,緬茄樹上颯颯的風聲,恰似訴說這段感人的故事。緬茄樹也成了旅遊者所嚮往的遊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