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舌突蛙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浮蛙科舌突蛙屬。主要分布在西藏。
高山舌突蛙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山舌突蛙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浮蛙科
- 屬:舌突蛙屬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分布區域:西藏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17~20 mm。頭寬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略超出下唇,吻棱較明顯;鼻孔略近吻端;鼓膜隱蔽,鼓環尚清晰,其直徑約為眼徑的1/2;瞳孔橫橢圓形;無犁骨齒;舌大,後端微具缺刻,舌面有小乳突。背麵皮膚光滑,僅肩上方及體側有少數扁平疣粒或痣粒;顳褶呈弧形;四肢背面及肛周圍光滑;整個腹麵皮膚光滑,僅跖腹面有扁平小疣。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第一指短於第二指,指端圓,不膨大亦無溝,關節下瘤不顯,掌部無疣粒,掌突3個,不甚清晰;後肢較粗,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前角,左右跟部略重疊,脛長略超過體長之半;趾細長,跖間無蹼;關節下瘤、跗褶及內、外跖突均不顯;趾端略扁,橫溝不清晰。背面棕紅色,向體側漸呈橄欖棕色,散有褐色斑點;兩眼之間有深褐色橫斑;體背面有“八”形棕褐色斑,其餘部位散有淺褐色小斑點;吻棱經上眼瞼外緣至顳褶下緣有一深褐色帶紋;體側散有棕褐色。斑點,肛周圍及股基部後方具深褐色斑點;四肢背面深褐色橫紋清晰;咽胸部淺黃色,腹部及後肢腹面呈肉紅色,均有棕褐色斑點或形成雲斑;掌、跖部棕紅色。雄蛙無聲囊及雄性線;未見指上婚墊。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於喜馬拉雅山東端海拔2 700-3 200 m山坡的針闊葉混交林帶。7月中旬,尤其在雨天,該蛙多隱匿在林下苔蘚植物或落葉層及其所覆蓋的亂石縫中嗚叫,常集群發出“嘎、嘎”的清脆叫聲。遁聲覓蹤,因其體小,藏身於石縫間,十分隱蔽,跳躍敏捷,很難捕獲。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狹窄,種群數量較少。受脅等級:易危VU。
分布
西藏(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