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成語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出自《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屬中性詞;作謂語、比喻品德高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山仰止
  • 近義仰之彌高
  • 詞性:中性詞
  • 典故:《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車轄》
  • 結構: 緊縮式
  • 反義: 卑陋齷齪
詳細釋義,示例,典故,原詩,譯文,景仰產生,辨析,

詳細釋義

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止:句末語氣詞
一個人品德崇高,就會有人敬仰他。
比喻對有氣質、有修養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示例

夫豈不懷,~,願言敏德,啜菽飲水。(唐·王勃《倬彼我系》)註:歷代學者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釋義都有分歧。
比如說對某某同志的事跡高山仰止,難以企及

典故

原詩

詩經·小雅·甫田之什·車轄
間關車之轄兮,思孌季女逝兮。匪飢匪渴,德音來括。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維鷮。辰彼碩女,令德來教。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雖無旨酒,式飲庶幾;雖無嘉肴,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鮮我覯爾,我心寫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轡如琴。覯爾新婚,以慰我心。

譯文

車轄轉動間關響,少女出嫁做新娘。  不是飢來不是渴,盼和美人結鴛鴦。
雖然好友不太多,一起宴飲喜洋洋。
高山仰止
平地樹林多茂密,長尾野雞樹上棲。
漂亮姑娘及時嫁,帶來美德好教益。
一起宴飲多快樂,永遠愛你不厭棄。
雖然酒味不太好,希望喝得別太少。
雖然桌上沒佳肴,希望大家都吃飽。
雖無美德來配你,請來唱歌把舞跳。
登上那座高山腰。砍下柞樹當柴燒。
砍下柞樹當柴燒,樹上枝繁葉又茂。
今天相遇多美好,了卻相思樂陶陶。
仰頭望著這高山,沿著寬闊大路走。
四匹馬兒跑不停,六條韁繩諧如琴。
見你車上新娘子,安慰我心暖如春。

景仰產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景仰”一詞也由此產生。《史記·孔子世家》的一例:“《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話是用來讚美孔子的,由於在引文後面加了兩句(意思是: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裡卻一直嚮往著)。

辨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轄》。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漢·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宋·朱熹則解釋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說是人們平時仰望的高山,沒有什麼喻義;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一個崇高得可以,一個直白得可以。對“止”,都解釋為語助詞,看來沒有什麼異義
高山景行,如今縮略成為成語。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或高尚;景行,大路,比喻行為光明正大。這話出自《詩經·小雅》。鄭玄註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朱熹註解說:“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則可仰,景行則可行。”一個是漢儒,一個是宋儒,兩人說法竟有如此大的差異。 上句“高山仰止”,鄭說“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說這是直指人們仰望高山,並無喻義。 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鄭說,“景行”解釋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則而行之”,是說以此作為行動的準則。依朱說,“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說大道可供人們行走。
鄭玄、朱熹都是大儒,兩人的說法都有道理,不過由於兩人相隔千年之久,在朱說提出之前,鄭說已為大家所普遍接受,因此後人在引用這話時,多取鄭說,少有取朱說的。現行各種詞典,有的兩說並存,有的把兩說糅合在一起。
兩句中的“止”字,是語助詞,表示確定語氣,後代引用時有改用“之”字的。
另外,“景行行止”這句話中的讀音有些分歧,第二個“行”從讀音到釋義都沒有什麼問題,分歧在於第一個“行”字,當前所能見到的,主要有三個讀音:háng、xíng、xìng。讀háng,顯然把景行直接解釋成了大路;讀xíng,也顯然是把景行直接解釋為行為正大光明(把行讀作xìng是舊讀,如品行、言行、德行、罪行、獸行等,如今都讀xíng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