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高姓在此建村定居,以姓命村名高家莊。後姜、羅、成、李等姓相繼遷入。
大事記
1942年9月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國民黨第五十四師侵占鳳城期間,多次進犯本村。12月被人民解放軍十三縱打垮,殘部從海上逃走。 1957年10月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8年投資21萬元,建成電灌站1座,灌溉面積33.3公頃。 1989年全村用上自來水,總投資13萬元。 1998年本村對農村電網進行改造,新建變電室1座,更換變壓器1台。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不足100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60公斤,總產11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畝產420公斤,總產17萬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達到540公斤,總產23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90.8公斤,總產28.7萬公斤。 本村原有捕撈船4隻。1983年,發展捕撈船16隻,淡水養殖面積3公頃。2000年,捕撈業發展到大小船隻30餘只,淡水養殖13.3公頃,灘涂開發26.7公頃。並辦起了養兔場2個,養狐場5個,養雞場5個,從業人員220人,收入180萬元,稅金24萬元。 1979年以來,本村一直是海陽絲綢公司的蠶繭育種基地。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207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86.3萬元,畜牧業收入746.5萬元,林業收入1132.6萬元,其它收入9.6萬元。 第二產業1973年,村建麵粉廠。1985年,建地毯廠。2000年,成立個體建築隊1個,發展家庭針織戶16個,從業人員達160多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90人,收入562.79萬元。 第三產業1960年,本村僅有一個供銷合作代銷店。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人,收入11.5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4.3萬元,商飲業收入7.2萬元。
社會進步
1942年9月解放後,設初級國小。1948年停辦。1957年,建立村國小。1976年,建立村幼稚園。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2人。村民有11人獲技術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50公斤左右。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3年,人均糧食500多公斤。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40輛,機車110輛,電話172部,彩電98台,電冰櫃106台,洗衣機21台。 村莊建設1998年,建變電室1座,村集體房屋2處,共48間。2002年,村民住房360棟,大部分為鋁合金門窗,裝潢程度不斷提高。人均住房面積1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3年,村成立農村合作醫療站。1982年,全村安上了電燈,小麥脫粒用上了電機,麵粉廠用上了交流電,年老體弱無子女的村民,住到了鎮敬老院。1989年,村民吃上了
自來水。1998年,對電網進行了改造。2001年,安裝上電話虛擬網。2002年,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姜春茂在其親戚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1945年成立了黨支部,姜風崇任黨支部書記。1947年,黨支部組織本村青年20餘人參加人民解放軍,並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民兵維護治安。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7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54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姜鳳崇、姜洪志、崔建堂、成桐、李守臻、高宗論、姜洪利、成學謙、高元華。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成立村公所。1958年,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委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春茂、成木、姜洪文、姜春喜、羅福林、李守臻、姜鳳朋、高宗論、於欽雲、成學謙、姜鳳章、姜洪利、姜祥林、姜衛國、高元華。1999年,姜衛國成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高元華當選村委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