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隸屬於三岔河鎮擺羊河村委會,屬於壩區。
高家拐子自然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0.50公里,距離鎮2.50公里, 國土面積0.40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97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394.30畝,其中人均耕地0.51畝;有林地0.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13戶,有鄉村人口902人,其中農業人口790人,勞動力4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4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5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其他收入為主。
位於鎮西邊,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國土面積有0.4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92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和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394.3畝,其中人均耕地0.51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1戶,有鄉村人口907人,其中農業人口780人,勞動力4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4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56元。該村屬於中等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家拐子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三岔河鎮
- 面積:0.40平方公里
農村經濟,人口衛生,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特色產業,基層組織,發展重點,村務公開,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3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112萬元,占總收入的25%(其中,2010年內出欄肉豬1000頭);漁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151萬元,占總收入的41%;工資性收入61萬元,占總收入的13.7%。農民人均純收入375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和勞務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占勞動力的11%),在省內務工45人,到省外務工2人。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4.00萬元,畜牧業收入212.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50頭,肉牛0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80.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58.00元,農民收入以其他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5人 ,在省內務工43人,到省外務工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1戶,共鄉村人口907人,其中男性465人,女性442人。其中農業人口780人,勞動力45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3人,其中傣族1人,彝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0人,占人口總數的4.7%(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02(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5%;享受低保18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4.4%。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4.3畝(其中:旱田42.5畝,水田351.8畝),人均耕地0.51畝,主要種植水稻和蠶豆等作物;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他面積180.7畝。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4.30畝(其中:田351.80畝,地42.50畝),人均耕地0.51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80.7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72戶通自來水,有56戶飲用井水,(占農戶總數的24.5%)。有231戶通電,有15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9%和7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40%)。 該村到鎮通路;進村道路為路面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3輛,機車70輛。 全村有2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2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51.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5.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72戶通自來水,有56戶飲用井水, 有231戶通電,有17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51.8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5.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2010年生豬、建築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豬、建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擁有企業4個。
基層組織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健全,不能及時排灌,溝路不配套。有一個組飲用井水,農民市場意識淡薄,剩餘勞動力轉移水平低。產業結構調整不合理,農業龍頭企業少,重點發展養豬業,蔬菜,提高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50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900元增加到37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