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店村(卅里舖鄉下轄村)

高家店村(卅里舖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家店村居址在北緯40°19′17″~40°19′39″,東經113°58′55″~113°59′17″相交處,海拔1022米~1035米。距縣治西南13公里。西鄰孫家店1.6公里,東涉顧家灣1公里,正北下卞家屯3.6公里。屬傾斜平原向沖積平原發展區。

南部為大井溝上游溝壑,中部為大井溝和東沙河溝相攜北上區域,村北鹽鹼下濕。

全境南高北低,向西北傾斜。1990年查總轄域中耕地8502畝,占68%;交通用地96畝,占0.8%;水域灘涂505畝,占4%;村民居址用地377畝,占3%;林地934畝,占7.5%;園地112畝,占0.9%;未利用土地1961畝,占15.7%;其中荒草地1911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家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天鎮縣卅里舖鄉
  • 面積:12487畝
自然環境,水文地質,人 口,產業情況,村貌建設,學 校,衛 生,村政舉要,地圖信息,

自然環境

屬傾斜平原向沖積平原發展區。南部為大井溝上游溝壑,中部為大井溝和東沙河溝相攜北上區域,村北鹽鹼下濕。全境南高北低,向西北傾斜。1990年查總轄域中耕地8502畝,占68%;交通用地96畝,占0.8%;水域灘涂505畝,占4%;村民居址用地377畝,占3%;林地934畝,占7.5%;園地112畝,占0.9%;未利用土地1961畝,占15.7%;其中荒草地1911畝。

水文地質

屬平川區鬆散岩類孔隙水區。村南為傾斜平原中等、強富水亞區,即范家屯洪積扇裙區,含水岩性以粗砂和礫石為主,富水性在3~10噸/時·米。0~100米深度內有2個主要含水層:首層埋深20至30米,厚5至10米,含水岩性為砂卵石;次層埋深35至45米,厚5至8米,含水岩性以粗砂和礫石為主。
村北屬沖積平原弱、中等富水亞區。以湖相地層為主,地層岩性為粘土或亞粘土,為淺埋弱中等富水區,淺層鹹水埋深0至30米之間。中層淡水含水層埋藏15至20米、25至30米、40至45米之間,以砂層為主,單位水量不超3噸/時·米。
土 壤
母質有灌淤土和沖積物。屬栗褐土和潮土兩大類。亞類有栗褐土性土、鹽化潮土、鹼化潮土、沼澤潮土。1990年有機質含量村南一般0.6~0.8%,村北一般大於0.6%,村西局部地塊1.0~1.5%。全氮含量小於0.05%,村西局部約為0.075~0.09%。速效磷在村北和西部為10~20ppm,南多為5~10ppm。速效鉀多是50~100ppm,東北局部為100~150ppm。

人 口

全村共有251戶、1216人,其中男605人、女611人,男女性別比為99.0(女為100)。

產業情況

種植業
傳統以糧為主。耕地8502畝。
養殖業
傳統役用畜有騾、驢、牛和馬。有牛55頭,驢19頭,騾25頭,馬9匹。大牲畜830頭,其中肉牛350頭。騾、驢次之,馬大減。存欄豬930頭,瘦肉型飼料豬占大多數。有羊170隻。
林 業
傳統林果樹不多,1959年時有小葉楊270畝,零星柳、楊、榆樹5000株,多分布在東沙溝;有零星杏樹。新中國後,多在東沙溝和村南栽植楊樹,但成材率低。七十年代初,搞農田林網“千畝方”等,栽植優種楊樹大苗;集體也自己育苗。1973年在村南首次栽蘋果成園4畝。
1983年後,果園作價承包,社員自己經營,面積153畝。八十年代直插榆苗7.6畝,播醋柳3畝。國家資助,搞平原綠化,在“百畝方”、“千畝方”界上栽植楊樹大苗。
九十年代栽仁用杏75畝,進一步搞林、田、渠配套工程。到1997年全村林地面積934畝,其中有林地463畝,灌木林40畝,幼林地220畝。綠化12條路,14條渠堤,栽楊樹34531株,村四旁樹2150株。有果園112畝,總產水果0.5萬 公斤。果園果樹老化,病害較重,光照、管理不足,品質欠佳。
水 利
傳統有利用洪水漫地、清水澆地習慣。1949年有水澆地400畝,有人畜用9丈深水井40眼。新中國初,沿用拉砂壓鹼,洪水漫鹼傳統習慣,治鹼耕種。五十年代人工架打井,用水澆地,洗鹼。1952年配置1部水車澆地。後來逐年增加,又配置鍋駝機等,後期配電動機、水泵澆地。六十年代打大鍋錐井。
1962年孤峰山水庫西乾渠通水到村,通常可澆地1000畝。七十年代又打機井,有井16眼,水澆地2540畝。八十年代國家資助部分打井款項,圍繞改灘治鹼,先後打井42眼,完好者36眼;同時,村北挖排鹼大渠1條,支渠多條,並逐年平田整地,修防滲渠道。基本實現井、田、電、路、林、渠六配套。1982年建150噸水塔1座,社員用上自來水。
1984年投資2.9萬元埋輸水管道3000米,村內設11個吃水點,全村始用自來水。九十年代又打井12眼,填補報廢和毀壞井後的空檔,並實行“用水看井”的管理體制。1997年水澆地7410畝,占耕地87%。年總供水量可達76.9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開採量35.95萬立方米。當年農田灌溉用水40.95萬立方米,人畜用水7萬立方米。全村固定渠70公里,先後累計修過防滲渠62.93公里。
農用機具
大中型拖拉機5輛,載重汽車4輛,小四輪拖拉機32輛、農用三輪車10輛。客運中巴汽車1輛。年用電27萬千瓦時。
工副業
有油坊2戶,豆腐坊4戶,磨麵坊2戶,馬鈴薯加工1戶,鐵匠1戶。
商貿業
有菸酒5戶、理髮2戶、日雜1戶,糧店1戶,屠宰、肉食2戶。

村貌建設

高家店村明初築有土堡;到清宣統年間建有觀音廟、馬王廟、龍王廟、大寺、五道廟、八龍廟以及樂樓1座、鐘1口;到1949年土改時有房舍1472間,其中瓦舍145間,土房1313間,窯14孔;形成東西一條大路外,南北1街,東西數巷的“豐”字形布局。新中國後,廟、寺逐漸拆毀。集體生產後,興建畜圈、倉庫以及大隊辦公室等房舍90餘間。1981年基本折價歸個人所有。村民居所從八十年代還加快建設,向村南和村西擴展。房舍由草皮土木結構向磚木結構轉化。九十年代,磚瓦房占一半以上。1997年戶均1處院落。由原來的四合院多變為南北房的院落。一般5~6間房舍、閒屋。
是村東沙河溝(北虎溝)床高出村民居址,為“懸溝”,為一大隱患。
傳統有5條主要村際道路。明清之際,有東西通道為天成(鎮)通陽和(高)的通道之一。民國27年(1938)改建成縣治通雙寨等級公路1條,旋又闢為汽車路。新中國,村際道路逐年修復,不僅通大車,還可通機動車輛。六十年代改造舊公路為縣鄉公路,2日通一趟客運。八十年代成為沙石表處路面,每日通一趟客運。1997年鋪設瀝清表處路面又兼通往趙家溝的汽路,每天有私營客車往縣城或大同市,交通方便。
民國時郵件由縣城商店代收發。新中國1956年通有線電話。1965年通有線廣播。1970年通廣播專線。1997年仍通郵政、有線電話。廣播中斷。

學 校

學校一所,初小五年制,國中三年制,教師31人,其中小教10人。在校小學生290人,中學生360人。

衛 生

有個體醫務人員2人。

村政舉要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前已為堡,設有百戶。嘉靖(1522~1566)後期堡內設有隊長。清初亦有百戶。清雍正立縣後,設甲,乾隆十八年(1753)設甲,分9牌,有甲長1人,牌頭9人。由甲長主村事。清光緒末年設鄉約主村事。期間,富戶馬家有6座院、1000多畝地,開有鹼坊,粉坊、缸坊。民國8年(1919)為主村,設6個閭,且轄下窯子、上畔莊等附村。有村長1人,村警1人,閭長6人。18年(1929)大旱成災,縣城東南街任家借給是村30多戶人家糧食,高利貸“九斗五年三十石”,無力還債,上吊、投井、服毒者7人,賣兒賣女者8戶。以房、土地、抵債20多戶。任家六七年內得是村耕地800餘畝(1966年村史)。20年(1931)高炳30吊錢賣12歲女兒,賣10畝地、7間房還債;王貸賣10畝地、5間房還債後吃杏仁自殺,留14歲、9歲二個孤兒冬天逃荒。25年(1936)村成立主張公道團,設團長1人。副團長2人。26年(1937)淪陷後,初設偽村公所,設6閭。有偽村長、村副各1人,閭長6人。是年有紅會傳入。31年(1942)設偽甲公所。有偽甲長1人,副甲長1人,閭長6人。34年(1945)年10月後,建立共產黨支部,黨員15人。設共產黨村公所,建農會、武委會等。冬季“二五減租減息”中,26戶富戶減租為種地人得七成五。春,王占龍等4人參加解放軍。35年(1946)10月,國民黨又建閭村公所。次年3月,是村20多戶被斗戶從縣先鋒隊購回步槍10枝,機槍1挺,手榴彈100枚。36年(1947)6月,是村20餘窮苦農民隨共產黨區小隊遠涉逯家灣到米薪關割國民黨電話線20餘里。8月國民黨鄉政府由南河堡遷入,村內建紅會大隊160餘人。設大隊,下分3個分隊、9個班,有大隊長、副大隊長、分隊長、班長等。國民黨地方武裝機槍連50人駐防。同年舊曆臘月組建兵農基幹10人,發展同志會員13人,由村長、情報站分站長、紅會大隊長組成“三人小組”,處理全村事務。同月,鄉“紅槍會”砍傷天陽懷支隊戰士6人,支隊擊斃會首馬氏1人,傷紅會20餘人。同月廿七,是村村長等5人參加國民黨縣黨部集中培訓7天后回村,立即捕共產黨村幹部等30餘人,刀殺黨員王生1人,余經保釋放。當天夜間共產黨區小隊殺反攻倒算袁氏,告密者高氏2人。37年(1948)春,是村暗中送共產黨糧食50多石。2月,國民黨東雙寨大鄉殺是村長李斌。舊曆二月初八,(3月18日)村紅會抵抗解放軍攻堡牆,解放軍犧牲25人,擊斃國民黨大鄉長、紅會頑抗分子4人。是村解放。夏季二個多月土改鬥爭中,鬥地主22戶,富農12戶,分地1000畝,房100多間。鬥爭中1個村長受賄鴉片、布匹800多元。冬季派人組成擔架隊,支援解放大同,後轉入支援解放北平。1949年劃分階級成份,有貧農73戶,上中農9戶,中農151戶,地主6戶,富農12戶。新中國1950年春頒發土地證。夏季,一貫道謠言傳入。冬季,登記舊職員、會道門等組織。下鄉幹部組織捐糧捐錢,戶均1元左右,聲援抗美援朝。1951年鎮壓反革命運動中,一貫道徒57人,堂壇主15人,大佛教6人,紅槍會163人,黃會3人以及明會等人員聲明退道退會,有3人被判獄刑。1952年,對重點戶,入戶繳收鴉片。1953年春建常年互助組3個,31戶農民入組。土地、牲畜等作為生產資料、工具參加分紅。冬季,為全縣首批轉初級社村之一,入社21戶。有土地300畝,1頭牛,3頭驢,1輛車。又建立共產黨支部,婦女、民兵等組織。1954年8月15日下午,2個小時冰雹,拳頭大、杏大,谷、黍狼藉,減產28.7%。1956年轉高級社,土地、牲畜作價為社裡基金,不參加分配。至是年,三年中有新富裕戶賣皮車2輛,大車1輛,騾子13頭,馬4匹。村幹部被行賄等,沒有阻止。社務幹部9人。9月24日凍死玉米、谷、黍,減產36%。1957年冬,開展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四大”中,糾正了對定口糧、徵購、農業社等一些不正確看法、說法。地主、富農言論受到批判。1958年2月,高級社又轉為生產大隊,下設12個生產小隊。是年建立公共食堂8個,全村男女老少都入食堂吃飯,後來縮減為6個,直到1961年春復以戶自炊。初冬搞深翻土地。村內搞煉鋼鐵,外派勞力、車輛去下灣拉運礦石等。又派勞力去趙家溝修石門水庫。1959年輪流抽勞力參加孤峰山水庫修建勞動2年余,內有白玉蓮等20多名婦女組成突擊隊,挖土、裝車、推小平車一再突破定額,受縣委、政府表彰。是年給五保戶1戶1人,補助現金50元。11月份全體黨員在天鎮城黨校培訓,反右傾鼓幹勁,搞節約。1960年,奪“五權”鬥爭中,幹部社員受教育,秩序好轉。是年個別社員開小片荒地種糧菜。1961年初,村大小隊主要幹部14人,去陽高城參加四乾會,學習中央檔案《十三條》等,開門整風,認識有所提高。孤峰山水庫西乾渠,放水通是村,男女老少上渠“迎水”。1962年,落實飼料地政策等,每戶增耕地0.2畝,自種。1963年改大隊核算為12個小隊單獨核算,但大隊一般要統一平衡。下鄉幹部幫助大隊初步搞“三清”工作。1964年3月到10月,縣、公社下鄉幹部駐村繼續集中搞清倉庫、清工分等經濟“四清”,初涉澄清一些問題。以中央的十條決定為指針,工作8個月後暫停。1965年9月開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即大“四清”。縣派工作隊員20多人駐村,根據中央二十三條的精神,對大小隊幹部29人違紀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認定“三定”額3032元,並進行退賠。進行階級複議,認定地主2戶,富農19戶,上中農17戶,余為貧農、下中農、中農。又定“四類分子”12人;並對“四類”分子多次大會批鬥。清理階級隊伍中,開除黨員1人,不予登記2人。是年成立貧協會,會員189人。設貧協主席1人,參加大隊領導班子。又發展新黨員9人。1966年3月,大會批判支部書記,指出十大錯誤。4月14日大會批鬥、控訴舊政權甲長、特派員2人,縣法院當場宣判管制各5年。6月底運動結束。同年秋開始文化大革命,嚴厲批鬥“四類”分子,並且毀壞神龕、木主、建築物脊獸、獸頭等。1967年,社員成立紅衛兵組織,形成兩派,雜入宗族情緒,但未影響生產。大隊推行大寨大隊評工記分辦法。地主、富農成份者多受壓抑。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大隊革命委員會,大隊長改稱大隊主任,其餘組織不變。生產小隊由12個劃分為8個。下鄉幹部組織社員們學習報刊上批判國家領導人劉少奇、鄧小平等人的文章。1969年冬,加強了民兵訓練,基幹民兵配有20多支槍。1970年戰備中,打主地道1條。又開展憶苦思甜等“三憶三講”活動。1971年公社派幹部組織社員學習批判林彪反黨叛國罪行的檔案、資料等。1972年2月,縣、鄉幹部進村,組織社員宣講批林整風檔案。11月份學習《農業六十條》允許社員養自留羊。1973年8月,組織社員學習中共十大公報。1975年,學習小靳莊。大隊組織個別社員編順口溜。11月,大隊支書、主任參加三級幹部會21天,貫徹學大寨精神,回隊後組織人員開展平田整地等。1976年2月,縣工作隊進村,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7月唐山地震後,部分社員院內搭棚休息防震。9月,毛主席逝世,大隊組織社員開追悼會。11月,大隊又建設政治夜校。1978年由公社幹部組織社員學習批判“四人幫”篡黨奪權的檔案、資料等,開始批判“四人幫”。同年恢復大隊管委會、大隊長稱謂,其餘大隊組織不變。1979年大隊奉上級指示,給12個戴帽分子摘掉帽子,以社員待遇。冬季,下鄉幹部組織學習農業生產責任制檔案精神。1980年小隊下分作業組勞動,但仍以小隊核算。冬季,學習中央包乾到戶精神,研究承包事宜。1981年春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390戶社員承包大隊口糧田2000畝,勞力責任田2600畝,年上繳承包金額5萬元。自斯年,連續三年由下鄉幹部組織學習中央關於農業上的一號檔案精神,穩定思想,完善責任制。1984年改大隊為村,設村民委員會,每三年由村民選一次,設村委主任1人,副職1至2人。其餘村級組織不變。是年發動打狗,預防狂犬病。1988年前後,作為全縣養豬重點大隊之一,多次被組織參觀。1997年有共產黨員41人,其中女3人,有村幹部11人,有共產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治保主任、民兵連長、會計、婦代會主任等。

地圖信息

地址:大同市天鎮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