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鉤葉藤

高地鉤葉藤

高地鉤葉藤(學名:Plectocomia himalayana Griff.)是棕櫚科鉤葉藤屬植物,攀援藤本,帶鞘莖粗4-5厘米,裸莖粗2.5-3厘米或更粗,生長於海拔1600-18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地鉤葉藤
  • 學名:Plectocomia himalayana Griff.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初生目 Principes
  • :棕櫚科 Palmae
  • 亞科:鱗果亞科 Lepidocaryoideae
  • :省藤族 CALAMEAE
  • 亞族:鉤葉藤亞族 PLECTOCOMIINAE
  • :鉤葉藤屬 Plectocomia
  • :高地鉤葉藤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錫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帶鞘莖粗4-5厘米,裸莖粗2.5-3厘米或更粗。
高地鉤葉藤高地鉤葉藤
葉羽狀全裂,羽片部分長約2.2米,頂端纖鞭長約1米,葉軸下面具單生或2-3個合生的爪;羽片通常2-3片成組著生,狹長披針形,向基部漸尖或急尖,向上部變為極漸尖的絲狀尖,長30-50厘米,寬3.5-5.5厘米,上部的羽片漸變小,兩面綠色,中脈與每側2-3條肋脈幾等粗,無刺,邊緣不變厚,具纖毛狀微刺;葉鞘上具整齊的成斜列篦齒狀的針刺。
花序在頂端的葉腋抽出,雌雄異株。雄花序(未見標本,據文獻描述)具數個穗狀分枝花序,長60-80厘米,穗軸很細,波狀彎曲,圓柱形,被細絨毛,穗軸上的二級佛焰苞長圓狀倒楔形,在其上部1/3或1/4部分為三角形急尖或漸尖,長4-5.5厘米,寬2厘米、外面被細短柔毛;小穗軸細,具稜角,被黃褐色絨毛;雄花披針形漸尖,長7-8毫米,成對著生於小穗軸的凹痕里,花萼淺杯狀,具三棱或具3個三角形鑽狀的齒,邊緣無毛,花瓣幾倍長於花萼,披針形,具漸尖波狀的尖,雄蕊的花絲鑽狀,花葯寬線形,稍具箭頭狀,鈍,具細點,退化雌蕊具3個圓形乳頭;雌花序長1-2米,有5-6個穗狀的分枝花序,弓形,下垂,長45-60厘米或更長;花序梗上的一級佛焰苞管狀漏斗形;分枝花序梗長6-8厘米,為1-2個管狀漏斗形的佛焰苞包套著,梗以下的二級佛焰苞形狀與雄花序的相同,外面被絨毛;穗軸被菸草色絨毛,有20多個小穗軸,每個小穗軸被1個苞片狀的二級佛焰苞掩蓋著,有5-10朵花著生於小穗軸的深凹痕處;雌花長8-9毫米,寬6毫米,花萼極淺杯狀,三棱,3齒,齒長漸尖,花冠深裂成3個三角形漸尖的裂片,退化雄蕊基部形成極淺杯狀,上部分裂成6個三角形鑽狀的齒,著生箭頭狀的花葯,子房球形,具糙伏毛,柱頭無柄,三棱,鑽狀。果被扁平;果實球形,直徑1.5-2.2厘米,頂端圓,無乳頭狀突起,具殘留花柱,鱗片很小,約45縱列,淡黃褐色及帶發亮的淡黑色,具齒狀邊緣和鈍尖,稍粗糙。
種子正面略圓形,壓扁,背面中央略凹陷,直徑10-15毫米,厚6-7毫米;胚乳均勻,胚基生。果期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600-18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和西南部局部地區,錫金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藤莖質地較粗糙,一般用於編織較粗糙的藤器或扎欄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