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蹟介紹
公元 3年琉璃明王移都國內城(今吉林省
集安縣)。魏晉時期高句麗與中原地區保持密切聯繫。 427年遷都平壤。清朝末年,集安的好太王碑已引起學術界的重視。20世紀40年代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曾對集安地區的城址和墓葬進行調查和挖掘。1949年以後,吉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曾對各地的遺蹟進行了調查和發掘。
高句麗城址
有平原城和山城之分,早期多山城,其後常是下面有平原城,旁側山上設山城,例如集安縣平原的國內城和丸都山城。山城中以
五女山城年代較早,可能是早期都城──紇升骨城。遺址位於桓仁縣東北 7公里的五女山上,下臨渾江。山城西憑峭壁,南、北、東依山勢於凹伏處以板狀石塊壘築城牆,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300米,南有城門,城內有建築台基址和水泉(見桓仁高句麗遺蹟)。平原城以國內城為代表。平面呈長方形,城牆用石砌築,設有瓮城、角樓和垛台。西有洞溝河,另外三面設有壕溝。城內外都有建築基址。為了防禦,在國內城西北 2.5公里處築丸都山城,並在通往國內城的南道築霸王朝山城和望坡嶺關隘;在北道築關馬牆山城,以拱衛都城(見集安高句麗城址)。4世紀以後,高句麗的力量日益擴大,相繼在形勢險要的水陸通衢處構築大量山城。現存城址有金縣大和尚山山城、蓋縣高麗城山城(建安城)、遼陽燕州城山城(白岩城)、撫順高爾山山城(新城)、西豐城子山山城、鳳城鳳凰山山城(烏骨城)、柳河羅通山城、吉林市龍潭山山城等,都是因山勢疊石成牆,或設有角樓、垛台、女牆,有的還築有外城,城內有池塘、水泉和建築。5世紀時高句麗占有遼東郡治襄平(遼陽),改稱遼東城。形成了高句麗由都城、平原城、山城組成的城郭體系。
高句麗墓葬
有石墓和土墓兩類,多分布在富爾江、渾江、鴨綠江一帶,以桓仁集安最集中。積石墓流行於3~5世紀,桓仁墓群時代較早,均為積石墓。集安墓群時代較晚,先為積石墓,後為封土墓。積石墓以碎石、礫石、石條為封,大體發展序列和形制為:積石墓→方壇積石墓→方壇階梯積石墓→方壇階梯石室墓→封石洞室墓(見集安高句麗積石墓)。大體是順山谷或河流走向排列成行。封土墓與積石墓並行交叉出現,盛行於6世紀。大體的發展序列和形制為:有壇封土石室墓→階壇封土石室墓→封土洞室墓→封土石室墓。王室、貴族的封土墓構制宏敞,墳壟高大,其中有不少精美的壁畫。集安的壁畫墓中,除一座為積石墓外,均為封土墓,時間從4世紀中期至7世紀初,可分為3期:①前期為4世紀中期迄5世紀上半葉,壁畫以墓主人生活畫為主,繪於白堊土石壁上,如角牴墓;②中期為5世紀上半葉迄6世紀上半葉,除墓主人生活畫外,出現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及反映佛教內容的蓮花、佛像、飛天、菩薩,如三室墓、長川1號墓;③後期為6世紀中葉迄7世紀初,壁畫直接繪於石壁上,以四神為主。從壁畫可以了解高句麗歷史文化,又能看到中原文化對高句麗的影響(見集安高句麗壁畫墓)。
積石墓中出土有戰國西漢時期的銅錢,有鼎、釜、甑、斗等銅器,鏵、鐮、斧等鐵器,均與漢魏時中原地區的形制相同。出土的鎏金器製作精巧、紋飾華美;金銀器樸拙中見纖巧;黃釉陶器造型渾厚大方。
在集安墓群中,矗立著著名的好太王碑,是長壽王於414年為其父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樹立的墓碑。
相關區別
高麗簡介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
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
新羅,翌年又滅亡了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
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
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句麗滅亡。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
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
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
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王族出身不同
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
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繼承者的原因
1.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篡漢時代。
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
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
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
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李氏朝鮮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
李氏朝鮮滅亡。李氏朝鮮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朝鮮,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歷史的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
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
《
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