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祥(1750—1807),字業瑞,號菊圃,清鄧州(今河南鄧州桑莊鎮尹集村)人。父高名士,號思庵,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進士,曾任安徽祁門縣令。叔祥家學淵源,博覽群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領鄉薦第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及進士第。家居等候補缺時,設館留古寺龍溪書屋,又掌教“春風書院”。嘉慶元年(1796年)後,歷任福建省海澄、龍溪、詔安縣令,廈門同治和漳州知州、建寧知府等職。高叔祥在任期間,勤政愛民,卓有政績,其赴任廈門時,詔安百姓繪《攀轅圖》以示挽留之情。
基本介紹
- 本名:高叔祥
- 字號:字業瑞,號菊圃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河南鄧州桑莊鎮尹集村
- 出生時間:公元1750年
- 去世時間:公元1807年
- 主要作品:《秋芳集》
人物生平
嘉慶十年(1805年),海盜蔡牽稱王霸海,駛入台灣鳳山,又駛入鹿耳門。翌年,清軍與蔡牽激戰於海上,高叔祥與清軍配合,驅逐了蔡牽。高叔祥在台灣大修水利,發展農業,招募老家鄧州人攜帶綠豆、芝麻、菸葉到台灣教高山族同胞種,當地高山族同胞深得農業技術傳授要旨。高叔祥還興辦學校,開辦鹽場,修治港口,使台灣經濟快速發展。他還及時搜剿余匪,安置難民,妥善處理民族關係,使之和睦相處。高叔祥倡導漢族和高山族人通婚,帶頭把女兒嫁給花蓮縣酋長兒子羅統達為妻,使台灣政通人和,經濟發展。高叔祥晝夜辛勞,積勞成疾,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8月病逝於台灣任上。他死後,其子高殿舉尊父願,扶柩歸里,安葬於鄧州桑莊鄉尹集高氏祖墳。台灣人民為了紀念他,在當地修建衣冠冢。
高叔祥著的《秋芳集》現珍藏在鄧州市圖書館。其子高殿舉曾任南昌府進賢縣令,孫子高振宛曾任汾州知府和潞安知府。叔祥有六子,次子殿舉為舉人,曾任江西永豐令。殿舉子振宛、振洛俱為道光年間進士,振宛任山西潞安府知府,振洛任雲南廣南府知府。鄉里有“一門四進士”之譽。在高氏祖墳還有五門進士牌坊。高叔祥的後代還保留著高叔祥的墓碑和遺物。
高叔祥的故鄉,至今還傳頌著他當台灣知府治理台灣的故事。在今尹集村西設有“進士陵園”,做為紀念。
高叔祥其父名世,清乾隆丁丑科進士,曾任安徽省祁門縣令。他自幼在家庭的影響下,十年寒窗、刻苦攻讀,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乾隆四十五年中舉,在福建候補職缺期間,曾於龍溪縣錦江書院等任講席,還常求教於漳浦蔡葛山門下。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中進士,時年已三十四歲。公元1795年至1806年期間,高叔祥曾先後任福建的海澄、龍溪、詔安的縣令,以及廈門同知、漳州知州,和擔任建寧府知府等職。
他在詔安任職期間,政績卓著、人民稱揚。因為詔安和鄰省廣東接壤,且地處海灣一帶,歷來為商賈來往要津。而海寇出沒無常、社會秩序混亂、民風一度敗壞。高縣令到任後,立即令其家人、隨從、衙役,不準敲詐勒索百姓,犯者嚴懲不貸。接著,重新制定法令,整頓秩序,對不法分子嚴加緝捕歸案。用寬嚴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育和懲辦。並嚴禁地方官吏貪污受賄。在判案中果斷嚴明、不留後患。到任僅幾個月,就處理了十幾起人命案。同時,又恢復了正常的科舉制度,社會風氣很快得到好轉。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高因擒獲九名日本海洋巨寇一功,以知州升擢。恰逢廈門同知空缺,皇帝傳下聖旨:
“廈門同知職位,為閩洋要缺,有查拿奸匪驅逐外番之責,非熟練之員不可。高叔祥素著循聲,朕早有所聞,準其升署廈門同知。”
高叔祥臨赴廈門上任時,詔安百姓成群結隊,肩挑手提,送稻米、地瓜乾、竹筍等地方特產作為禮物,他一一謝絕。百姓還繪《攀轅圖》以示挽留情戀,依依不捨。
當時,台灣連年動亂,社會秩序不穩,倭寇趁機入侵;東南沿海一帶的土匪盜賊及奸商,紛紛流竄台灣,致使台灣人民顛沛流離、生靈塗炭。於是皇帝準許了群臣的奏章,於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二月,清政府任命高叔祥為台灣府知府。
高叔祥接到任命時,其母年老多病,他秉性至孝有想侍奉老母;但又想皇恩浩蕩,屢被提升重用。於是便令其家眷返回河南老家孝順老母。他於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四月赴台上任。
高知府到任後,認識到台灣確屬祖國海疆門戶,軍事要地,應嚴加防範。他便貼出安民告示:“招募遊民墾荒辟野”、“興修水利,疏通河道”等。並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號令高山族相助,民族之間團結和睦相處。還對一些孺婦孤兒、老弱病殘者實行救濟。另外,派兵抓拿盜賊、歹徒歸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使台灣社會秩序很快安定下來。由於他晝夜忙於公務,既要維持治安、又要安撫百姓,終因精疲力竭、積勞成疾於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九月病故,年僅五十七歲。
高叔祥在職十三年,一向居官清廉、聲望卓著。福建沿海諸縣和台灣百姓當得知高叔祥因積勞成疾病死職所訊息,人們沉痛哀悼,足見其感人至深,永受人民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