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字:子英
- 號:文豪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寧晉縣曹伍疃村(古唐城)
- 主要成就:文林郎,江南道監察御史,又贈奉政大夫,大理寺左司丞
- 本名:高凌煙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他年輕時灑脫、豪爽而不拘俗禮,胸懷大志。學文成而三試督學不偶。遂學農又逢連年遭災,收穫無幾。遂又改而從商,但從商本錢少,不得不審時度勢。自微小盈利做起,逐步擴展,以真誠博貿易所獲。時常以甘美鮮果侍奉兩位老人,且敬重和悅,晨夕定省,永不間斷。其母張孺人早逝,時幾痛不欲生。他對繼母如同親母一樣。明萬曆丙申二十四年(1596)年秋,父親因捐館舍外出,大雨如注,晝夜不停,他身體有病,虛弱至極。逢繼母史氏病故,至尊如親,凡襄三大事,靡不中禮。生事死葬通由自己出錢,決不許兄弟勞資費心,他對待兄弟侄輩有禮有節,就是有個別忤逆者,也要去順勢誘導。與人相處,誠實謙恭,不設城府。先是有本族人經商在京城,僕人攜資回鄉時,遇到他從京回返,僕人匿資逃亡而去,而族人不調查就把他誣告於官。事後族人見到他道歉時,他竟忘記此事,並且沒發一句怨言。又有一族中富人計畫奪取他的財產。而他不與富人接觸,對方就找了幾個惡少,天天對他斥責詰問。街坊及旁觀者都看不上,著急發火,他卻杜門不出,不和他們計較。就是這樣的氣量和胸懷,以貿易所得自給自足。
在他還貧困之時,人們都是貸款為本錢來做買賣,有本族之大父,與之交善,同貸款千金合夥貿易。但大父又自己貸人貨麥,進京販賣後攜二百金,借宿於中山被盜。官府找到贓物時,發現全是瓦礫,還說是一出家人所為。他極為出家人開釋,所失金盡歸烏有,自己便取貸金償還及訴訟費用。後來族大父又以進物資貸金未還而亡故。其女婿狡猾抵賴,不出一金償貸,他便變賣家產完全償還。人們都稱他性情淳樸,好善樂施,雖在窘迫之中,乃其意皇皇。常想幫別人之急,諸如此類,掩寒食虛,藥疴棺㱦都盡力而行不怠。
太常兄弟(高推、高捷、高拔)能讀書,百計曲成,家雖落然,為之購書則不吝重金。每憂愁鬱悶時,只要聽見朗朗讀書聲便喜。丙申、丁酉,太常君兄弟俱以次補弟子員,丁未(1607)太常君(高推)成進士。他便笑著說:“我看你小時候雖然家貧而身不帶窮酸卑微之氣,今天我真正應驗了,我十年前生計作苦,不可忘也。”太常君以淄川令調安陽時,他舉手說:“古人說廉吏不可為,正謂廉史宜為耳。”於是太常君歷官皆以清節著稱,是他教育有方啊。明天啟元年,皇帝誥封其為文林郎。煌煌綸寵全身受之而喜益可知也。接著太常君為御史,乙卯(1615)仲高捷為舉人。季高拔為武舉。其已年歲較高,不願多管事,在城邊空地建一屋舍,常邀一兩個知己喝茶笑樂,但不設酒席,因公不勝酒力也。
戊午仲秋,其為族人祝壽,席中昏瞀。己未上元,舉步中庭又昏瞀如前,遂不起。仲高捷中進士,甫釋褐即請告歸,兼程過里,烏紗袍帶猶及拜其床前,是為三日二十八日,又笑著說話,過夜天明終於正寢,年七十六歲。
親屬成員
其配氏王太宜人,是本邑王夑女,端重直烈,敏而有識,嚴而不苛。對兩位老人非常孝順,好酒好飯極其供奉,誠敬相待,馭下整肅,不論家境窮富,總以節儉為榮。性好施,喜忘人過。撫子養孫及曾孫,保護周至,督至讀書,不事姑息,素無恙痛。至天啟乙丑七月底得病,月五日卒,享年八十一歲。
人物評價
明萬曆四十七年三月,高公文豪疾終正寢,仲冬十一月,安厝祖塋之,賜進士翰林院檢討。徵侍郎高邑李標為其作墓志銘,銘曰:謂公儒也,而薄膠庠,謂公賈也,而嗇篋筐。非儒非賈,晦跡徜徉,處順安排,何用不臧。爰啟哲嗣,天路翱翔。華封舄奕,有赫綸章。廮陶之墟,鳳山之旁。為公窀穸,如斧如坊。浮游世宙,今古滄桑。符為碩人,所存何忘。
賜進士文林郎陝西道欽選巡按,監察御史,邑人馮瑛撰墓志銘額。《明敕封文林郎、河南漳德府安陽知縣、文豪高公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