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表黃色纖維瘤

纖維瘤是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的良性腫瘤,體表黃色纖維瘤是生長在皮膚或皮下組織的以黃色瘤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為主的纖維瘤。本病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 多發群體:本病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本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 常見症狀:常起自外傷或瘙癢後的小丘疹,多位於皮下組織內,單發或多發,腫瘤體積小,質地硬,邊界不清,瘤體生長緩慢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本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外傷(撓抓傷、劃痕、尖銳物的刺傷、割傷等)、激素(內服或外用含激素的藥物,精神、神經或疾病引起的激素改變等)和遺傳等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黃色纖維瘤常起自外傷或瘙癢後的小丘疹,多位於皮下組織內,單發或多發,腫瘤體積小,質地硬,邊界不清,瘤體生長緩慢,瘤灶若超過1 cm、生長較快,應疑為纖維肉瘤變。好發於軀幹,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無疼痛和壓痛,與皮下及基底組織不粘連。

檢查

1.體格檢查
檢查體表黃色纖維瘤的發生部位、質地、大小、邊界是否清楚、有無壓痛,皮膚表面有無發紅,腫塊有無炎症、出血或壞死等變化,以及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2.病理檢查
鏡下見腫瘤內含有豐富的膠原纖維,病變無包膜,與周圍組織無界限,有時將周圍組織包裹在病變中,核分裂罕見,毛細血管及脂肪細胞較少見。少數復發病例可出現纖維肉瘤的形態變化。

診斷

腫瘤位於真皮層及皮下,有內出血、含鐵血黃素,故可見褐黃色素、呈深咖啡色,腫塊形狀不規則或呈橢圓形,其長徑與受累肌纖維方向一致,腫瘤質硬韌,切面呈灰白色或黃色,邊界不清,呈浸潤感,易誤為惡性。直徑多在lcm內,如有增大應疑有纖維肉瘤變,多見於軀幹、上臂近端。患者通常無明顯自覺症狀或稍有不適感。

鑑別診斷

1.皮膚隆突性纖維肉瘤
本病發生於真皮纖維組織,有假包膜,低度惡性。初期為皮下結節,逐漸增大,外突生長,常侵犯皮膚,但少向深層組織浸潤。腫塊硬韌,結節分葉狀,表麵皮膚可見毛細血管擴張,晚期向四周侵犯破潰。切除後局部復發率極高,少見血道及淋巴道轉移。故切除該瘤時應有足夠的皮膚邊界和深度。
2.帶狀纖維瘤
腫瘤位於腹壁,多發於妊娠、產後或手術創口部。發展緩慢,多無症狀。為非真性腫瘤,無明顯包膜。若病期長久,可侵犯全腹壁。偶可惡變為低度惡性纖維肉瘤,應完全徹底切除。

治療

黃色纖維瘤可做單純瘤體摘除術。放射治療和套用激素在個別病例可抑制腫瘤生長,但一般認為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可作為無法手術者的姑息治療。

預後

纖維瘤為來源於肌肉、腱膜、筋膜而富於膠原成分的纖維組織腫瘤。病理形成為良性或低度惡性。但腫瘤無包膜,呈浸潤性生長,有明顯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可頑固多次復發,但極少遠處轉移。復發率為25%~57%,復發時間多在術後1個月至1年,甚至可達10年以上,所以這類腫瘤又稱為侵襲性纖維瘤病。多次復發,導致病變累及範圍更加廣泛,而出現不可抑制的生長,侵襲重要器官而危及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