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關節炎是關節炎中的骨關節炎的一種分支。大多數的骶骨關節炎並不是單獨的骶骨 一個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許多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發病初期表現為骶骨關節炎,所以診斷出骶骨關節炎還是不夠的,應進一步檢查是何種原因引起的。但是骶骨關節炎一般與坐骨神經不相關。
基本介紹
- 別稱:骶骨關節炎
- 就診科室:骨科
- 常見發病部位:骶骨關節
- 常見病因:原發性、繼發性
- 常見症狀:疼痛、晨僵、粘著感
- 傳染性:無
骶骨簡介,病因,症狀,康復注意,治療方法,強直性脊柱炎,
骶骨簡介
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緣中分向前隆突稱岬,中部有4條橫線,橫線兩端有4對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為骶正中嵴,中間部為骶中間嵴,此嵴外側有4對骶後孔,孔外側部有骶外側嵴。骶前後孔與骶管相通,有骶神經前,後支通過。骶管下端的裂孔為骶管裂孔,兩側向下突出為骶角。骶骨外側部上份有耳狀面,與髖骨耳狀面相關節,耳狀面後方骨面凹凸不平稱骶粗隆。人體的五塊骶椎合成的一塊骨。為骨盆的後壁。上與第五腰椎相連,下與尾骨相連。
病因
骶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一)原發性骶髂關節炎
原發性骶骨關節炎的關節軟骨細胞活性低下,髖部肌肉等軟組織支持力量減弱,軟骨呈退行性變。往往受年齡、體質、遺傳等因素影響。年齡越大,積累的損傷越多,老年人的關節軟骨基質中黏多糖含量減少,纖維成分增加,軟骨的韌性降低,因之易遭受損傷而產生退行性變。肥胖體形的人發病率較高。
(二)繼發性骶骨關節炎
繼發性骶骨關節炎的基礎疾病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髖臼發育不良 可產生生物力學的不平衡,使承重區範圍縮小,承重區關節軟骨承受壓力增加導致關節軟骨磨損引起骨性關節炎。
2.扁平髖、股骨頭骨骺滑脫 關節面不平整,機械性磨損,可引起骨性關節炎。
3.髖關節某些疾病損害關節軟骨 如化膿性髖關節炎、髖關節結核、血友病、神經性髖關節病等。
4.醫源性因素 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引起軟骨病變等。
5.股骨頭病變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6.髖關節創傷 如脫位及股骨頸骨折處理不當。
7.髖關節內結晶病變 如焦磷酸鹽關節病與痛風性關節炎等。
8.內分泌異常和代謝障礙如糖尿病、肢端肥大症、黃褐病等。
症狀
1、疼痛:疼痛是該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於活動以後,休息可以緩解。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睡眠時因關節周圍肌肉受損,對關節保護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時一樣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動,患者可能疼醒。
2、晨僵和粘著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時間比較短暫,一般不超過30分鐘。粘著感指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後,開始活動時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動即可緩解。上述情骶髂關節炎圖示況多見於老年人、下肢關節。
3、其他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攣曲、不穩定、休息痛、負重時疼痛加重。由於關節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痙攣和收縮、關節囊收縮以及骨刺等引起機械性閉鎖,可發生功能障礙。
骶骨關節炎是骨關節生理性退化的表現,尚無逆轉或中止該病進展的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緩解症狀,阻止和延緩疾病的發展,保護關節功能,以防殘廢。採用綜合治療,包括病人教育,藥物治療,理療及外科手術治療。
康復注意
多數骶骨關節炎為強直性脊柱炎引發的,預後較好,只有少數人發展為完全性關節強直。應注意了解疾病的本質,增強抗病的信心,按照醫生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通常可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藥物,但這類藥物常有副作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請中醫大夫就診,同樣需要看專科醫生,而且治療時間較長。骶骨關節炎可堅持每日攝取7.5g鋸峰齒鮫軟骨粉,修復退化磨損的骶骨關節軟骨,恢復關節健康!
生活方面可注意幾點:
1、不抽菸。
2、注意腰背保暖,避免讓腰部接觸潮濕、陰冷的環境。
3、堅持每天鍛鍊。
4、避免負重。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5、保持良好的站姿與坐姿、每天定時作深呼吸、擴胸、挺直軀幹等強化背肌與腹部柔軟度的動作、伸展體操都是很有必要的。這些運動不僅可以軟化僵硬的脊柱,維持關節的伸展性,還可以起到延緩病變的作用。
6、睡覺最好選擇平板床,枕頭高度適宜,保持背部的直立。清晨起床,若感到背脊僵硬,可以通過熱水浴來改善,當然,熱敷對緩解局部疼痛也有一定效果。
治療方法
1、宣傳防病知識、保護關節:首先要讓患者對該病有所認識,體育鍛鍊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把手、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與職業有關者,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鍊,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2、藥物方法,當疼痛時可以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鎮痛,不要長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賴或降低作用。還有傳統的中藥,建議不要隨便選擇手術。
3、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症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鬆弛肌肉,緩解疼痛,並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4、所謂強骶骨關節炎,實際上是因為這些纖維環軟骨喪失了彈性韌性,變質鈣化後,導致關節、脊椎整體僵硬引起的。纖維環軟骨的鈣化硬化,才是強直性脊柱炎真正的根結。
目前世界上許多已開發國家開始了全新的嘗試。替代醫療(CAM)應運而生--採用鋸峰齒鮫(大青鯊)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希望藉此實現人體纖維環軟骨的再生。在日本,這種嘗試已經取得了臨床上的纖維環軟骨再生的驗證,為人類徹底攻克強直性脊柱炎帶來新的曙光。現在,以歐美日等國家為中心,已經形成了世界性的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歐洲一些國家,已把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藥品,美國OAM(替代醫療事務局)也把它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進行研究和普及,日本也選定了企業百傲鯊專門提供臨床之用,並歸納出最佳服用量為7.5g/天的統計數據,為進一步的臨床普及提供了具體數據。但是,這種新的嘗試因為原料緊俏、選材困難、加工考究、價格昂貴而尚未普遍推廣。
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骶骨關節疼痛特點是休息不能緩解,活動後方能緩解,這也是與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部外傷的區別點。強直性脊柱炎輕症者,僅會感覺骶髂關節部僵硬、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腱、韌帶與骶髂關節的骨附著點炎症,即肌腱末端炎。易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風濕病。臀、大腿後側疼痛易誤診為坐骨神經痛,但是強直性脊柱炎引起的下肢疼痛很少放射到膝以下。強制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交替性左右骶髂關節部位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中、早期最具特徵性的症狀。是骶髂關節固定部位深層次隱漸性疼痛,先為一側顯著,後發展為左右交替性疼痛,重者痛處在骶髂關節一點上。骶髂關節疼痛可以上移出現腰椎部疼痛,下移至坐骨疼痛或大腿髂部痛,因咳嗽、打噴嚏或其他牽動性動作而疼痛加重。開始時疼痛可以為單側、間歇性,幾個月後逐漸發展為雙側、持續性疼痛並伴有腰部僵硬。
強直性脊柱炎都侵犯骶骨關節,上行至腰椎疼痛,所以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疼痛常伴有腰痛和腰骶疼痛伴有晨僵。先為反覆發作,間歇性或兩側交替性酸痛,隨病情發展,或持續性深部隱漸性鈍痛或者刺痛,伴有腰部酸痛,全身疲勞無力,其特點為休息、陰天或勞累後加重,活動、遇熱後疼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