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入土時間

骨骼入土時間

骨骼入土時間是是人死後遺骨被埋入土壤內經過的時間,對案件發生時間的推斷和偵查提供重要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骼入土時間
  • 性質:重要依據
  • 影響因素:死者年齡、環境的溫度和濕度
  • 方法:骨蛋白生物學反應
意義,原理,研究方法,時間推斷,

意義

推斷骨骼入土時間,即遺骨的死後時間及屍體入土時間是法醫人類學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影響入土骨骼變化的因素很多,如死者年齡、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土質、棺木性狀及密封程度、埋葬地深度、動物和微生物的破壞等,均會給骨骼入土時間推斷帶來一定的複雜性和難度。雖然國內外專家進行了長期探索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至今仍然未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原理

一般認為,土壤中的屍體軟組織完全去除須3~5年;肌腱和韌帶及軟骨自然消失至少5年以上;骨骼去脂和乾燥一般大於10年。
一般織物4~5年可辨認困難,毛織物則須10年,而皮革、絲織則要20~30年才會發生明顯的形態學改變,呈土樣狀態則往往要60年之久。

研究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骨蛋白生物學反應、骨質無機鹽含量測定、螢光反應及骨骼含氮量測定等。但對於骨骼的顏色和形態學的變化的觀察仍然是最主要也是最簡便的方法。

時間推斷

1、骨骼顏色的改變
骨骼顏色改變是土中遺骨發生改變的最早現象,而且隨土質在差異有不同的改變。
表1:腐植質少黑鈣土中屍骨的顏色變化
埋葬時間(年)
骨 質 顏 色
2
沙土色至暗沙土色,有的伴淡白色和淡黃色調
3
沙土色、暗沙土色、伴談黃或黃褐色
4
由淡褐色至污褐色伴淡白色調
5
由淡褐色至棕褐色伴淡黃色調
6
污褐色、淡黃色伴黃綠灰色調
7
污褐色至棕褐色伴煙色調
8
污褐色伴淡色調
9
淡褐色、棕褐色倦濃煙色調
10
淡褐棕色或伴淡灰黃色調
11
淡棕色調伴淡黃色調
12~14
棕褐色伴灰黃色調
15~17
煙褐色伴淡黃色至金黃色調
18~25
褐色伴淡橙金黃色調
38
灰棕黃色伴金黃色調
表2:泥灰岩草質碳酸鹽土
埋葬時間(年)
骨 質 顏 色
12
灰棕色,有時伴少量小白斑
13
灰棕色
14~15
淡棕褐色伴小黃斑
16
灰黃色帶紅紫色調
17
淺黃棕色
16~18
淡褐-淡紅黃色
20
淡黃色帶棕色,有時有少見栗色斑
表3:山地草千周碳酸鹽土
埋葬時間(年)
骨 質 顏 色
11~15
灰-淡棕色
17
灰白帶淡棕色
18~20
灰白色
21~22
淡灰-栗色
2、骨質的空洞狀、風化及崩解
骨質的改變由脫鈣、有機成分崩解以及無機鹽轉化等所致。骨骼的空洞化一般要5年以上開始,骨骼的風化在長骨最早見於乾骺端。
表1:骨質改變的時間及性狀
埋葬時間(年)
骨 質 性 狀
1年7個月
無侵蝕
3年1個月
左右尺骨遠端,左右腓骨近商有侵蝕
3年3個月
脊柱明顯侵蝕,手指骨及足趾骨缺損
3年4個月
右橈、尺骨遠端、左右腓骨近端侵蝕
4年9個月
肋骨、脊柱有侵蝕
5年1個月
各長骨有侵蝕,肋骨、脊椎骨顯著侵蝕
6年3個月
濕土中全身長骨受明顯侵蝕
6年10個月
肱骨遠端和近湍受侵蝕並有植物生長跡象
表2:遺骨的紫外螢光反應
遺骨時間(年)
股骨橫截面的紫外螢光反應
0
中等或弱,紫色略帶紅
2
十分顯著,白色為主略帶藍
3
藍紫色
5
強的藍色
9
中等度強綠紫色
10
十分強的白紫色
11
一般強的藍色
14
一般強的白紫色
18
強白藍色
20
強白紫色
36
藍,內外部棕色
56
強白色伴藍
200~500
一般強藍色
1 200
強,白色
1 400
弱,灰黃外部棕色
1 900
弱白色
4 000
弱灰黃色,無外部棕色
6 000
無或弱灰色伴條狀外部棕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