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療法(劉氏骨傷療法),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傳統醫藥,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骨傷療法(劉氏骨傷療法)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起源時間:1922年
- 認證時間:2016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蘇省無錫市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保護措施,相關製品及套用,
簡介
“劉氏骨傷療法”,由無錫玉祁劉莊人劉濟川先生創立。歷經百餘年歲月磨礪和數代人薪火相承,以其深粹功力和神奇療效,以熟練手法為主要,以內服外敷為助治,享譽無錫及周邊地區,日久彌新而聲譽益隆。近年來,“跟骨骨折調解式整復固定支架”、“治療脊髓損傷的中藥複方製劑及製備方法”、“醫用可調節式整復固定支架”等5種器具和1項製劑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總結出版《傷科指要》、《貼敷療法》、《腰腿痛防治和食療100法》、《臨床中醫骨科學》等多篇專著。其中,《傷科指要》是劉秉夫先生系統總結“劉氏骨傷”臨床實踐經驗的著作。
歷史淵源
1897年,“劉氏骨傷”療法創始人劉濟川到蘇州“張祥豐”蜜餞行當學徒。期間,他拜從“楚氏骨傷”領袖楚秀峰為師習武行醫,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的骨傷診療技術。1915年前後,劉濟川在蘇州獨立行醫。1922年,在無錫“高濟春”藥號內掛牌懸壺。當時,時任無錫縣長的孫祖基墜馬傷腰,臥床不起。劉濟川以“三指按摩法”為其按摩,不到十天就治好其傷。自此劉濟川聲名大振,奠定了在無錫醫界的地位。1943年,時年60歲的劉濟川將“高濟春”藥號內的診所傳於其次子劉秉夫(“劉氏骨傷療法”第二代傳人)。1954年,劉秉夫率學生加盟無錫市中醫醫院前身——“無錫市第一聯合中醫醫院”,並任傷科主任。從此,從蘇州蜜餞行走出來的“劉氏骨傷”,在多年的曲折發展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壯大。
基本內容
“劉氏骨傷療法”,以深粹功力為根本,以熟練手法為主要,以內服外敷為助治。
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傳承者砥礪奮進,精研不輟,不斷豐富和完善“劉氏骨傷療法”體系,使其穿越了歲月的阻隔,煥發出新的生機。劉秉夫及其子劉光人(第三代傳人)、學生周時良、鄒文浩等人不斷創新,形成了“外展位推頂整復”、“一指禪推滾法”等新手法;改良了“消腫膏”、“和傷散”等外敷、內服製劑;創造了“新型劉氏小夾板”——“紙質鉛絲小夾板”,其硬度、塑性、透氣性較前均實現了大幅度改善。近年來,“跟骨骨折調解式整復固定支架”、“治療脊髓損傷的中藥複方製劑及製備方法”、“醫用可調節式整復固定支架”等5種器具和1項製劑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總結出版《傷科指要》、《貼敷療法》、《腰腿痛防治和食療100法》、《臨床中醫骨科學》等多篇專著。其中,《傷科指要》是劉秉夫先生系統總結“劉氏骨傷”臨床實踐經驗的著作。
基本特徵
其療法特色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特色內服系列藥物。如“活血消腫方”、“理傷片(丸、湯)”、“復元散”、“舒筋片(丸)”、“正骨湯(丹、片)”等;二是特色外治藥物。如敷藥“消腫膏”、熏洗藥“和傷散”;三是整復手法。如手法外治筋骨之傷、三指按摩法;四是特色固定器材。如“紙質支架夾板”外固定。這四大特色為“劉氏骨傷療法”之精髓,在不同症型的骨傷疾病診療中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如治療軟組織傷痛,以按摩手法為主,起到舒筋活絡之作用;治療關節脫位,以分清脫位方向為前提,用手法按摩使周圍組織鬆弛,再對正復位;治療骨折,以手法整復及用紙質夾板固定為主,兼以內服中藥,以達到去瘀生新,壯筋續骨的目的。
保護措施
以繼承弘揚“劉氏骨傷療法”為依託,無錫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正在向建設現代化專(學)科的道路上不斷邁進。目前,該科已成為江蘇省內規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骨傷專科。設有病床226張,年門診量12萬餘人次,年住院病人5000餘人次。科室設有正骨科、創傷骨科、脊柱脊髓科、關節骨科、小兒骨科、推拿科6個二級專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江蘇省中醫示範專科、江蘇省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無錫市醫管中心重點發展專(學)科、無錫市中醫骨傷診療中心,並設有南京中醫藥大學骨傷研究所。科室注重傳統特色與現代科技的融合,積極導入現代骨科技術,拓展專科治療領域,近年來先後開展了“中藥外敷配合臭氧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微骨折關節軟骨缺損修復技術”、“關節軟骨移植”、“人工椎間盤置換”等重點技術項目。
相關製品及套用
書籍有《傷科指要》、《貼敷療法》、《腰腿痛防治和食療100法》、《臨床中醫骨科學》等多篇專著。其中,《傷科指要》是劉秉夫先生系統總結“劉氏骨傷”臨床實踐經驗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