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姓

驢姓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軍伍專職特務鼳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驢姓
  • 外文名:lú
  • 別名: “小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軍伍專職特務鼳鼠,
  • 出生日期:秦國時期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驢[驢,讀音作lú(ㄌㄨˊ),不可讀作lǘ(ㄌㄩˊ)]
驢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軍伍專職特務鼳鼠,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鼳,原來是古書上所描述的一種神獸,其性殘忍,形狀似鼠,但四足卻似馬蹄。按史書記載,鼳身形巨大,重逾千餘斤,奔跑疾速,極其善長從獵物的背後發動攻擊。而鼳鼠,卻比鼳的體形小了不知多少倍,就是人們常說的松鼠。鼳鼠體形小巧、靈活,善攀樹,樹穴居之,古代的秦國人謂之為“小驢”。在後世中,人們常常將很有學識、才華卻不被當朝所用之人,稱為“鼳鼠者”。遠在戰國~先秦時期,秦國軍隊中就有一種專職於訊息、廝探、間諜類工作的兵者,由於他們大多武藝高強、赤膽忠心、機敏靈活、極擅攀緣,因此被秦國人敬稱為“小驢”。
在秦國專職間諜、特務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小驢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驢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驢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韃靼族,出自元末明初大臣醜驢·答剌罕,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韃靼,古突厥語為Tatar,英文為Tartar,蒙語為tatar,皆指韃靼民族,是古突厥民族的一個分支。韃靼民族本是世居蒙古高原呼倫貝爾地區的蒙古語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的突厥文《闕特勤碑》,當時稱“三十姓韃靼”(Otuz-Tatar),系概稱突厥東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語族諸部,當因其中分布在伏爾加河中游克里米亞地區的Tatar部最強的原因,故有此名,大抵相當於漢籍中記載的“室韋”。在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中,還記載有“九姓韃靼”(Toquz-Tatar),曾與“九姓烏古斯”(Toquz-Oghuz)聯合起來反抗突厥部。公元八世紀中葉,九姓韃靼又與八姓烏古斯聯合起來反抗回鶻部,其時的活動地域已擴展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東南部一帶。此後,韃靼族人逐漸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滲透。
唐文宗李昂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汗國滅亡和回鶻余民的西遷,為韃靼民族提供了更大規模地進入大漠南、北的機會,“達怛”之名開始出現在(公元842年)的漢文記載中,其後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等諸多譯稱。唐朝末期,漠南韃靼數萬之眾被李克用父子招募為軍,進入中原,參與了鎮壓各地農民起義的戰爭和權力角逐。同時,九姓韃靼則據有原回鶻汗國腹心地區鄂爾渾河流域。隨著韃靼族人取代突厥語族部落成為蒙古高原的主體居民,“韃靼”一名也漸演變為對蒙古高原各部,亦包括非蒙古語族部落遊牧民族的泛稱,後多指棲息於俄羅斯國境內、使用突厥語的各遊牧民族。醜驢,公元?~1425年待考,韃靼族人,答剌罕氏。醜驢是元朝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執政時期(公元1324~1328年在位)的太尉、醜驢·答剌罕(公元?~1328年待考)的後裔,其名突厥語作“Neuru Tarla-khan”,漢語簡譯音為niǔ lú(ㄋㄧㄡˇㄌㄨˊ),不可讀作chǒu lǘ(ㄔㄡˇㄌㄩˊ)。醜驢曾為元朝末期著名的工部尚書,精通蒙古語、漢語、突厥語、阿拉伯語、以及維吾爾語等。後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歸附大明王朝,當時明太祖朱元璋見到他後十分高興,命其出任司通,專職譯書,並賜其漢姓名為“李賢”,由於他儒學造詣頗高,後又特授燕府紀善(親王屬官名稱,掌講授之職),專侍燕王朱棣。醜驢一生對朱棣皆十分恭謹。朱棣“靖難”起兵之後,醜驢協助出謀劃策、安定前後諸方,大有勞績,累遷至都指揮同知。朱棣奪位為明成祖之後,凡是塞外諸邦的表奏及朝廷所降詔敕,皆命醜驢翻譯。醜驢對明成祖亦屢陳所見,明成祖皆盡採納之。後來朱高熾於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即位為明仁宗,念其舊勞,再晉升醜驢為後軍都督僉事,又進右都督,賜賚甚渥。醜驢患病之後,明仁宗還親自召見,憫其病,賜封忠勤伯,食祿加至一千一百石。不久病逝。醜驢的兄長也叫醜驢,為元朝末期的安陸府知府,在紅巾軍首領徐壽輝屬下大將魯法興率起義軍於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農曆1月攻陷安陸府時戰死。
在醜驢·答剌罕的後裔子孫中,絕大多數人皆以明太祖所賜之漢姓“李”為姓氏,但亦有庶支子孫以先祖原名的諧音漢字取氏者,分稱驢氏、醜氏、答氏、罕氏等,以凝記先祖,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醜驢·答剌罕。

遷徙分布

驢氏是一個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千位,在台灣省“內政部”民政總署在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人口普查時則沒有登記,多以北平、雲中、榮山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青島市榮成市,黑龍江省的佳木斯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伊寧市、塔城地區、阿勒泰市布爾津縣、準噶爾盆地奇台市、阿克蘇市,台灣省的台中市,新加坡等地,均有驢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北平郡:戰國時期燕國始置。秦國滅燕國後沿用,轄地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治所在薊縣,現在北京當時屬廣陽郡,與右北平之間隔著漁陽郡。西漢時期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居右北平”。三國時期北平屬燕國,右北平北部為東鮮卑(後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狹,漁陽不變。西晉時期,燕國並漁陽郡。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東晉十六國時三郡轄地多有變化,燕國時稱燕國時稱燕郡,漁陽時設時撤,北平較穩定。晉、魏時期,北平郡遷新昌(今河北盧龍)屬平州(州治在遼西郡),今地當時為燕郡,為幽州州治所在。漁陽屬幽州。隋朝時期,撤遼西郡,北平郡治不變。漁陽郡治還至現薊縣。今地屬涿郡,轄地廣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長城與突厥相接,郡治時稱薊縣。唐朝時期北平郡改為平州,唐開元二~天寶二年(公元714~743年)為安東都護府,漁陽分為薊州和檀州,北平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國時,北京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後唐依舊。晉朝時期割與契丹。遼國時期,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為南京析津府,屬平州。金國時期,亦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內蒙古赤峰南、寧城西,稱北京大定府。今北京為中都大興府。“北京”第一次出現。北平未出現,原地為平州。元朝時期,今北京為大都路,轄大約京津兩市。北平未出現,原地為永平路。北京未出現。明朝初期,北京稱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現。明成祖遷都前改北平為北京,實行兩京制,遷都後亦稱京師。“北京”出現,“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關,襲用明朝稱法。清帝遜位,袁世凱竊權,拒絕南下,國民政府被迫遷往北京,北京名稱不變,北平未出現。北洋政府倒台後,國民政府駐南京,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己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復改北平為北京,定都於此。“北平”之稱至此消失。
雲中郡:今稱托克托縣。“托克托”系蒙古族人名,意為“保住、傳宗接代”。雲中郡在戰國時期為趙國之地,《史記·趙世家》重記載:“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秦朝時期置雲中郡,統陰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懷仁、左雲、右玉以北、綏遠綏遠首各縣、蒙古鄂爾多斯左乙、喀爾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漢朝時期分雲中郡之東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為雲中郡,治雲中縣,即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亦即趙故城也,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廢黜了雲中郡。唐朝事情置雲州,後又改回稱雲中郡,旋復為雲州。宋朝時期為雲中府,遼國時期改為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縣治。《清一統志》重記載的古雲中,在陰山之南、黃河自西來折南流之處,即今歸化城以西托克托城地,漢時雲中郡治雲中縣,定襄郡治成樂縣,兩地東西相距止八十里,初不相混也,後漢始以成樂定襄等縣屬雲中,及後魏初都盛樂,號雲中,於是定襄有雲中之名,至隋以雲中置定襄郡大利縣,而雲中有定襄之名,然相去不遠,猶近故地,自唐以馬邑郡雲內之恆安鎮置雲州雲中郡及雲中縣,又於忻州置定襄郡定襄縣,於是雲中定襄之名,移於古雁門太原二郡,去故地始遠,今謂大同為雲中,又太原府有定襄縣,皆唐朝以後所名雲中郡。民國元年(丁丑,公元1912年)設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游分界處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至2000年,托克托縣轄三個鎮、八個鄉。
歸化城:即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舊城,是一座有四百三十餘年歷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陰山山脈大青山,可通北部豐美的草原;南臨波濤滾滾的黃河水,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東連連綿起伏的蠻汗山;西連河套,為西進甘寧之門戶。它坐落於黃河、大黑河沖積而成的平原上。這裡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地理上稱為前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史稱敕勒川豐州灘。明隆慶六年(壬申,公元1572年),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和妻子三娘子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史書記載說,庫庫和屯城進人施工階段後,三娘於是主要的主持者。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賜名為歸化城。在修建歸化城時,阿拉坦汗已經進入老年,並且疾病纏身。因此,三娘子積極輔佐丈夫處理各種事務。明萬曆九年(辛巳,公元1581年),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擴建歸化城,又修築了一座規模宏偉的外城。據方誌文獻《玉泉區志》的記載,明天啟七年(丁卯,公元1627年),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克歸化城,奪銀佛寺”。明崇禎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後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戰敗了林丹汗,一直追擊到歸化城後縱火燒城,唯獨對銀佛寺倍加保護。後來的歸化城是滿清王朝在歸化城的廢墟上又重新建立起來的,但是人們為了紀念三娘子,仍然將歸化城稱為“三娘子城”。歸化城坐落在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當時的歸化城是由青磚砌成的,遠望一片青色,當地蒙古族人民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庫庫和屯”,後漢譯為“呼和浩特”,漢義“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雲集,又稱“召城”。歸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舊城區的雛型。
榮山衛:即山東省的沿海城市榮成市。早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榮成地區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稱“朝舞之地”。在《孟子·正義》中,對其解釋為“朝日樂舞之地”,意思是說榮成風光優美,人煙阜盛,連朝陽都不願意離去,並為之且蹈且舞。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漢武帝都先後多次到榮成觀海祀日,以歌功頌德,留下了許多古蹟和傳說。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魏國公徐輝祖在榮成設衛戍邊,建立海軍,準備對高麗開戰,因而取名為成山衛。清朝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河東總督王士俊清理封疆,改成山衛為榮成縣,以後一直如此稱呼。1998年改稱榮成市。

堂號

北平堂:以望立堂。
雲中堂:以望立堂。
歸化堂:以望立堂,亦稱青城堂、召城堂、三娘子堂。
榮山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