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驛橋街區
- 位置:山東省濟寧市
- 類型:驛站
- 時期:明清時期
簡介,景區,
簡介
馬驛橋街區位於市中區阜橋街道境內,是明清時期的驛站,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稱馬驛橋街,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馬驛橋稱火焰街,1934年改稱河晏門街,1950年復稱馬驛橋街,1966年改稱群英街,1982年再次復稱馬驛橋街。
景區
浣筆泉位於馬驛橋橋東南處,亭院式建築,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年間寓居任城(今濟寧市區)時,曾在此泉浣筆,故稱“浣筆泉”。據《濟寧直隸州志>記載:“浣筆泉”原名“墨華亭”,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明萬曆六年(1578年),在池旁立一面碑,上書“浣筆泉”三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時,增建北堂三楹,西池用石欄環繞,浚泉鑿池並構方亭於泉上,名“墨華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時,鑿方圓二池,皆曰“浣筆”,自此,“墨華亭”或“墨華泉”名之為“浣筆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又建“二賢祠”,內塑李白、賀知章像。1938年,日軍侵占濟寧後均遭破壞。1981年修復。
浣筆泉歷經四百餘載,先後六次重修,漸成一座祠宇壯麗、規模宏偉,樓、堂、亭、池具備,風光綺麗幽雅恬靜,獨樹一幟的園林。
浣筆泉主要古建築二賢祠,坐北面南,殿室五楹,灰瓦蓋頂,白粉塗壁,前廈抱出,內祀李白、賀知章兩位唐代大詩人雕塑。四周牆壁,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詠頌浣筆泉的詩文刻石。祠堂西南,是石欄相護的一泓池水,原是幾眼奔突的泉眼,泉水潺湲,淙淙有聲,為詩仙當年揮毫作詩的浣筆之處。相傳,原泉水碧透,因李白常常在此浣筆,清泉墨染,成為黑色。池旁有一幢明萬曆六年(1578年)立的碑石,上有楷書“浣筆泉”三字書。泉池東南,是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墨華亭。